原创:随笔
作者 :道之
我认为,拼搏是青年人必须有的精神,更是中年人必备的精神气质。
人生下来先是哭,宣告自己的存在,还有是脱离母体后对突然见到的这个陌生未知世界的恐惧感,以哭来表现他的张惶失措。
半岁时学会爬,天生好奇的行动力,一岁学步时经常栽跟头,习惯了跌倒爬起的反复无常。
一个人的幼儿成长期也在感知艰难和痛苦。
从少年时开始学知识,视野随着求知欲逐渐开阔。

青年时面对一个复杂多变的社会,欲望的愿景和理想的目标驱动他产生强烈的求胜的勇气,便有了爱拼搏的血气方刚。
拼搏虽然不能终其一生,但在中年肯定是延续的,到老年可能会放慢脚步。
尤其在现在一个科技发展快速,技术更新加快新陈代谢,手机网络2345G的递升式的改进,时代倒逼着中年人不能停滞或放慢脚步,因为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和义务要承担,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改变,所以他必须以拼搏之力支撑着他作为一家之主的强大,来巩固一家老少的幸福安稳。
这样的现实,他怎能放弃拼搏的心,而提前进入老年期安享晚年,如果他放弃拼搏,有可能就是堕落的开始,作为中年人不能创造价值,就是废人一个。

具有拼搏精神的中年人更有人格魅力和形象魅力,老话说的好“爱拼才会赢”,拼搏推进人生抵达彼岸,渐至佳境。
认为拼搏只是年轻人的事情那是平庸人的想法。
我相信每一个有思想有斗志的中年人还在展望未来,还想在未来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从青春期走过来的,年轻时的拼搏只是打了基础,而中年人更要拼搏进取。
如果我们把年轻人的拼搏比做爬山,他只见到半山腰的风景,那中年人的拼搏就是接下来继续往上登攀,能见到巅峰上的更奇特的风景,更高更大的视野,拼搏精神能验证他的毅力和智慧,所以想有所作为的中年人必须要继续保持拼搏的品格。
因为已经有了相对的条件基础,更容易在某一领域获得成就,中年时的拼搏容易势在必得。
年轻人在青年时期只是求知识和积累经验,到中年以后条件成熟,更有拼搏之力的跳板,成功的机率相对把握大一些。

为何说中年有拼搏的必要性,拿一个画家来说,他到中年绘画的技巧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他不画了,这是不是太可惜了。
如果齐白石五十岁不拼搏了,回到乡下干他的木匠活謀生计,那就等不到他的六十岁的时来运转和千古留名。
记得某一著名作家教导他的子女说,三十岁以前写作,只是练笔,写的东西都不成熟,三十岁以后才能写出好文章,因为经历的多了,见识有了,才华形成了,青年时的练笔也积累了技巧,这时就会写出好作品。他说所谓的神童和天才毕竟是凤毛麟角,大多数还是要靠后天的勤奋好学,努力奋斗才能成为自己希望的那一个更好的自己。
所以无论青年还是中年都要保持一颗继续上进的爱拼搏的心走向未来。

作者简介:周道芝,笔名:道之,网络昵称:道之轶事,爱好:阅读经典,看老电影,旅游,写作(体裁很杂,诗,散文,杂文,小说,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