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爱》
作者/王青霞
早晨和煦的阳光,照在我家纸糊的窗棂上,那时候的窗户都是用砖砌成的,上面的六块砖横着砌,下面的十块要竖着砌,再下面又是六块砖横着砌,就这样依次类推三排横的三排竖着的,再下面就是房子的主体墙了。天冷了,妈妈就会用纸把窗户糊上,那是怕寒风吹进来。本来窗户就不太透光,这下屋子里更加黑暗了。

每当早上睁开惺忪的眼睛,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挂在窗户旁边的那串新鞋,这是妈妈起早打晚为我们做的,到了春节才让我们穿的新鞋。我们家的孩子不算太多,就我们姐弟四个,我有两个姐姐,有一个弟弟。可妈妈从来没有把弟弟视若珍宝地宠过。倒是善良大姐老是护着他。
记得有一次大姐从田里掰回了三个嫩玉米,妈妈放到灶洞里烤熟了。看着烤熟了的散发着浓郁香味的金黄金黄的玉米,把我几个馋得很不得马上吃到嘴里,大姐把最大的一个给了弟弟,按理说他应该高兴地去吃了,可是,他还嚷嚷着再要一个,不管大姐怎么哄就是不行。这时候妈妈过来了,什么也没说,把弟弟手中最大的玉米一掰两截,给了我和二姐,稍大的玉米给了大姐,最小的给了弟弟,弟弟这下傻眼了,站那儿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委屈巴巴眼泪掉下来了,大姐看到满眼都是心疼的走过来,抱起弟弟就出去了。我知道大姐一个玉米粒也没吃,把她自己的让给了弟弟。
那时候的农村生活条件很不好,一天到晚总是看到妈妈忙碌的身影,每天天不亮就坐在被窝里,凭借昏暗油灯的亮光做针线活,天刚亮还要到田里工作,为的是能挣到工分,多分一些粮食好养活我们几个。到了晚上等我们几个睡了,她就坐下纺棉花,在纺车“吱扭吱扭”的催眠声中,我酣然入梦。我睡醒一觉了,还能听到纺车那吱扭吱扭的声音,大姐心疼地说:"妈睡吧。”妈妈说:"就睡。”然后纺车那“吱扭吱扭”的声音并没有停下来。我们家人春夏秋冬的衣服,是那吱抝吱抝的纺车纺成的,床上的床单被褥是那吱抝吱抝的纺车纺成的,吱抝吱抝的纺声,纺出了我们家的油盐酱醋,纺出了我们姊妹几个的学杂费,纺过了我们的童年,把我们一个个纺大成人。

有一天我们几个放学回家,没有看到妈妈做针线,没听到纺车吱抝吱抝声响,也没有看到她做饭,我们都很纳闷母亲呢。做事聪明干练的二姐急忙到床上寻找,床上躺着一个人,我们过去一看是妈妈,大姐关切地问:"妈你怎么啦?"妈妈说:"没事儿,就是累,休息休息就好了。”自打那天以后,妈妈身体越来越不行了,脸色也越来越苍白。
那时候父亲在镇上工厂里上班,好多天才回家一次,住一晚上就又走了。直到有一天妈妈实在撑不住了才让父亲回来。父亲带妈妈到医院一检查,医生说妈妈是长期劳累过度,再加上饮食营养不够,积劳成疾造成的。父亲这时候看看年幼懵懂的我们,从来没有流过泪的父亲泪流满面。妈妈反倒安慰我们说:"别听他们瞎胡说,没那么严重,多休息几天就好了。"当时我们还小,听得一脸茫然,但自打那以后父亲就经常回家。
大姐是一个特别懂事善良的人,从此她就承担了料理家务的重任,把家里一切事情打理得井井有条,也让妈妈参加田里的劳动,一直在家静养。
一九八零年,我和弟弟一起考上了留光高中,每天早上起来,要骑十多里的自行车才能到学校。爸爸为了我们俩不来回跑,在原来参加工作的工厂里找了两间房子,让我们住了下来。房子虽然破旧,但比起其他同学,这已经是最好的条件了,不用每天起早贪黑来回跑了,每周回家一次。这时候的妈妈病情好像也有了好转,她每周为我们蒸馍,让我们带到学校吃。她老怕我们吃不好,总会把馍蒸成咸卷,里面卷一些盐和葱花,再抹一些猪油,很好吃。这时候的农村生活条件已经有所提高了,人们不会再为吃的发愁了。
在上高中两年里,我和弟弟也没吃多少苦,和其他同学相比还是比较好的。可是,妈妈老是觉得我们受屈,每当我们礼拜天回家,她就会给我们做好吃的,她自己就吃一点儿,总说自己不爱吃,我心里明白,她是想让我们多吃一些。这是所有母亲一贯的谎言。两年的高中毕业了,我和弟弟都没有考上大学,妈妈的希望破灭了,可她一句也没说我们,越是这样我们就越觉得对不起她。

毕业后我哪儿也没去,就在家帮妈妈打点家务和干点农活。妈妈的针线活是村里出了名的好,她还会用缝纫机,还会裁衣服,我们村的大姑娘小媳妇都爱让她裁衣服。每到年关,谁家要嫁姑娘都要做好几件缎子面的棉袄。这个时候妈妈是最忙的,东家做完了西家做,她也很乐意帮别人做这些。冬天没农活了,妈妈就会教我做针线活,在妈妈耐心的教导下,我也学会了做鞋子,学会了绣花,我做的花鞋垫绣的蚊帐帘,左临右舍都夸做得好呢。
可恨的病魔并没有放过妈妈,那年冬天,妈妈的脚肿得连鞋子也穿不进去了,后来发现她的肚子也大了。父亲带她去郑州医院一检查,医生说是肝癌晚期,当我们听到这四个字,犹如晴天霹雳,父亲一下子瘫坐在椅子上。我泪如雨下,怎么也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为我们操劳了一生的母亲,还没有真正地享一天的福,怎么能就这样离开我们呢?我心痛得无法呼吸。这时候我才发现,妈妈贴身的棉袄,在肝脏的位置有一个核桃大的洞,这是她肝部疼痛的时候,用一根手指头使劲地按,天长日久就把棉袄按了一个洞,看到这个洞我恨不得杀了自己,我怎么就那么粗心呢?妈妈这个动做我不止一次看到,问她:“怎么啦?”她总说:“岔气了,一会儿就好了。”
在妈妈弥留之际,她眼含热泪地说:"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你弟弟,你们以后要多照顾他。”妈妈说完就两眼直直地看着我,我说:"妈!您放心有我们三个姐姐呢,不会让他为难……”不管我们说什么,她总是那么直直地看着我们。我就感到不对劲,把手放到她鼻子下面,妈妈已经没有呼吸了。“妈妈,妈妈........”千呼万唤也留不住妈妈离去的脚步,泪流成河也换不回妈妈一寸气息。妈妈您苦了一辈子,累了一辈子,为我们操碎了心,妈妈您就这样离开我们了。那满眼的不舍与牵挂,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脑海里。
妈妈走的那年才五十二岁,妈妈的离世一下子把我的心掏空了,感觉整个世界都变了,心中有着无比的恐惧,从前做事情的那份自信没有了,感觉是那样的无助;心中对母亲的那份思念,并没有随着时间流逝而减弱;我为没能让母亲过上幸福的生活而愧疚,这遗憾将伴我一生。

几十年过去了,心中的那份痛始终无法释怀。每当看到我们同龄人和妈妈一起走在街上,心中就会隐隐作痛,妈在家在,妈不在了那个地方也就成了我的故乡;遥望故乡,心中感慨万千,“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请好好珍惜你身边的亲人吧,别让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