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三毛"
文/杨岸森
看重庆新闻频道《这里是重庆》,从金庸的辞世谈到三毛,三毛的书看过几本,她的流浪文学与荷西的爱情是那年代无法忘记的。
节目中谈到她的故事与诗文,仍然难过得流泪。三毛性格勇敢豪爽率真,出生于战火纷飞年代的重庆南岸区黄桷垭,父亲给她取名陈懋平,她嫌"懋”字麻烦不好写,就直接取名陈平,于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旁听,没毕业,后来去西班牙留学。 天才伟大的作家的生命里总伴随着亲人的生离死别,在台湾的第一次情感里,德国男友因心脏病猝死于她的怀里,她哭得死去活来,吞服了大量安眠药,后被抢救回来。
后来她又游学西班牙撒哈拉沙漠,与真爱荷西结婚,生活6年后,荷西潜水意外死于海底,三毛的情感依靠彻底消失了。她姐姐说妹妹从此纯粹为父母而活,否则当年就随荷西而去了。她画家好友说,三毛抱住她,号啕大哭,说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下油锅,她都愿意换回荷西,哪怕换回他一年一天一小时一刻的时间她都愿意,那是怎样的爱情和心境,悲情的三毛从此生活在抑郁、失眠、焦虑中。
有些女子的心柔弱如水,最易受伤。心灵的敏感常常令她思考生的意义及死亡是什么,思绪容易在生死之间无障碍穿越。后来三毛回过重庆,在出生地黄桷垭一个人默默伫立很久,不愿离去,然后乘船经三峡去武汉返台湾,3个月后于台湾荣总医院用丝袜自尽。
从此,世界再无三毛足迹,她去找她的荷西去了,留给我们《三毛全集》等文字,读她的小说,跟随她的文字去感知她的爱与对家人友人的不舍。
作者简介:杨岸森笔名松月,男,四川盐亭人。爱好读书、写作,涉猎中医、文、史、哲、诗歌及宗教文化等,诗歌、散文、随笔、评论、杂文等多次发表于《大西北诗人》、《诗歌艺术》、《江南文萃》、《南部文化》、《香港视界》、《西蜀茶庄》、《文艺星空》、《仓央嘉措诗社》、《国际联合报》、《天天快报》等纸媒及网络文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