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开看树色,江静听潮声”。沈力第二次来上海,出差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还有些流连忘返,特意赶到黄浦江畔,看着外白渡桥披上了夕阳下的彩衣,而东方明珠似这个繁华城市里的慧眼,此刻都褪去了白天的浮躁 。
听说外滩矗立着52幢风格迥异的古典复兴大楼,素有“外滩万国建筑博览群”之称,他没有细细地数过,但路旁的建筑果然刚健、雄浑而又雍容、华贵,的确是不可不看的一道上海风景线。
就这么静静地走一走,可以与心灵来一次对话吗?是啊,那个让他过目难忘的女生说她就在黄浦江畔的一所大学校园里读书呢!临行前,他有一个潜藏的愿望——可以再来一次邂逅吗?此般现代与古典相融合的环境倒是很适合那个气质典雅的女生学习和生活。可是,她叫什么?她有过哪些故事?她,在哪里呢?
时间回到两个月之前,在人流如潮的上海虹桥高铁站,沈力一手拖着行李箱,一手持着手机和车票,正排在从上海回北京的检票口的旅客队伍里。
无意间的一转头,发现候车大厅不远处站着一个穿着粉色A字连衣裙的20岁左右的女生正在看他,眼神中先是闪过一丝惊喜又很快黯淡下去,随即转过脸去了……沈力愣是没回过神来,从没见过那样一双灿若星辰的眼睛,秋波盈盈,竟似藏着悠长的星月童话。眼见那个披着长发的女孩即将消失,沈力不知哪儿来的勇气,挤出自己的队伍,跑到女孩旁边,“你好!我们认识吗?”
只见两片红云飞上了女孩的脸颊,“不好意思,刚刚我看到人群里有一张熟悉的面孔,以为是我初中的同学,本想打声招呼,仔细一看发现自己认错了。你和我那个同学从侧面看真的很像!”这世上还有这么容易脸红的女孩?沈力的心跳加快不少。
“那……这也算是一种缘份吧!能冒昧地请你留个手机号吗?我的手机号是158……”从没主动找过陌生的女孩搭话的沈力鼓起勇气问完这句话后,也觉得耳根有些发烫。
女孩微微地皱了下眉,果然不留情面地说:“我们还不算认识哦!抱歉!”说完,她没有犹豫地转身离去。沈力满怀惆怅地目送着她,一动不动地站在那儿……
让人意外的是,走出去十几米远的女孩又转过头来带着一抹促狭的笑容冲着他说:“我就在这申城的母亲河边读大学哦!”
沈力哭笑不得地回应:“好,我有空就去找你!””这情节怎么好似某偶像剧的剧情呢?对了,就是那句很火的台词“大明湖畔的夏雨荷”……
回忆起当时来,沈力自言自语道“去哪儿找你呢?”他斜靠着护栏,看夜色一点点地降临,看璀璨的灯光交互着出现,逶迤出数里的斑斓。看眼前三三两两的人群肩并肩地说笑,看年轻的父母携着年幼的孩子在悠闲地散步,看年青的情侣携着手喁喁私语,好一幅安然的生活场景!可是自己?轻叹一口气,再仰望一下星空,闪烁的星光里又滑过那双微转过的眼眸。
而黄浦江上的游船泛起动人的浪花,仿佛替他诉说着温柔的心事。她,就在这黄浦江畔呢!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眼前的水波在夜色下闪着明明灭灭的光,心事也在其中荡漾。罢了,见过的风景记在心中也好。
转身的刹那,迎面走来一对年青的女子,裙裾飘飘,步履缓慢,体态轻盈。很美!慢,沈力睁圆了眼睛看向其中的那个披着长肩发的女生,“千秋无绝色,悦目是佳人”,眼前的人不就是他正在思慕的她吗?
在这个繁华的都市,邂逅的瞬间,站在她的面前,他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作者简介】艾院,中华诗词学会和上海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上海朗诵协会会员,阳光诗品执行主编,大江文苑顾问。作品散见于《诗词中国》《新民晚报》《上海诗人》等,已出版个人诗集《艾草集》《蜜语》和中短篇小说集《诗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