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没有精神的依处,即便物质条件样样具足,我们的心也很可能会像乞丐一样,到处漂泊、流浪,一点也不自在。
寻寻觅觅,安全感
笙离在《爱你,是我做过最好的事》这部作品中有一句话最入人心:人生最好的时候不是早,也不是晚,有些人你穷其一生也不会爱,有些人你一眼就爱上,恰好那个人也爱上你,那就是最好的时候,最巧的时候。是的,只是轻轻的靠近,不经意间,彼此走进了彼此的生命,百转千回里,倾尽了一世的柔情!不在身边,却真真实实的感觉到彼此的存在,两个实实在在的生命,心挽着心,在彼此温柔里永如初见,守一段深情无边温暖!
每个人都需要皈依处,很多人找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妻子,这实际上就是生活当中的皈依处。同样,医生是病人的皈依处、老师是学生的皈依处、父母是孩子的皈依处,这些都是世间的、外在的皈依。

精神上的依靠,就是我们的信仰。包括智慧、慈悲、道德观,乃至做人的基本原则等等。如果没有精神的依处,即便物质条件样样具足,我们的心也很可能会像乞丐一样,到处漂泊、流浪,一点也不自在。
皈依其实是寻找一种安全感。现在很多人都没有安全感,生活、感情、工作、事业,始终处在担忧和忐忑中,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寻找一个可靠的依处,会想各种各样的办法,找对这个皈依处。
雪小禅说,寂寂深爱,到最后都是无色,透明而绝美。是的,爱,是隐形的,是心底的一份柔软,是一种不能言说的心灵的期待,是一种无论何种滋味,都会甘心情愿的境界!有人说,不管为谁流泪,每滴泪水都是清澈的、纯粹的。因为:没有心动就不会有泪,没有感触就不会泪流。“我们拥抱着就能取暖,我们依偎着就能生存。”无意间看到这句话,只这一句,深情的,温暖的,真挚的,就让我忍不住直想哭……
那我们的心灵皈依谁呢?佛法僧三宝。
皈依三宝以后,能遣除我们的罪障。就像一间屋子,在一千年中不见天日,突然点亮的一盏灯光,就能遣除千年的黑暗一样。无始以来,我们的心里也有许许多多障碍,通过皈依,通过这种智慧的力量,也能很快得以遣除。
芝麻开门,靠信心
若要开启皈依之门,必须依赖于信心。信心就像门票,没有它的话,在门口就卡住了,无法进入电影院,观看到三宝的精彩影片。
因此,在皈依之初,我们生起稳固的信心非常重要。没有信心的话,尽管三宝的功德无量无边,你也不可能得到利益;而一旦有了信心,这些自然就可以获得,所以信心是一切的根本。诚如《入行论》所言:“佛说一切善,根本为信解。”《心地观经》也说:“入佛法海,信为根本;渡生死河,戒为船筏。”
三宝的悲心与加持虽不可思议,但若想使之融入相续,唯一还要依赖信心和恭敬心。如果你具有上等的信心与恭敬心,那所得到上师三宝的悲悯与加持也是上等的;倘若具有中等的信心与恭敬心,所得到的悲悯与加持也是中等的;假如仅仅具备下等的信心与恭敬心,就只能获得少许的加持与悲悯;若是根本没有信心和恭敬心,那绝不可能得到上师三宝的悲悯与加持。

不是所有生命,都有善始善终的爱情,所有注入了灵魂的爱情,一定会有善始善终的生命。
一直喜欢懂得这个词,犹如我喜欢温暖、相逢之类的词语。人总有脆弱的时候,若有个人能懂你浅处的快乐、深处的忧伤,就是一种凄美中的柔和,沉郁中的温暖。世间最幸福的莫过于,朝朝暮暮的牵挂中总有一份懂得相随在天涯,给你全身心的抚慰,那么的妥帖,让每一次的心灵相聚都变成顺理成章的缠绵不休。世间最珍贵的,不是得不到,也不是已失去,而是现在能够把握到的幸福。前边的路还很远,拥有也许就是终点。那么,轻握一份懂得,且行且惜,相依相暖。
世间总有一种籍口,可以轮回成不悔的守候。若,声声的呼唤,最终有温暖的回应;若,苦苦的等待,最终有不离不弃的相依;若,所有的委屈,最终有爱作为补偿。若有爱,若值得爱。那么,即便最终只是一场寂寞,又有什么关系?你的轻怜与不舍,是我唇边最柔软的笑意;你的柔情与懂得,如春风轻轻划过心扉,那迢遥而至的暖,抵过世间千万的寒!这,就是我生命所需、心灵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