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缘分
文/杨岸森
在我读大学的上世纪80年代末,正是气功在中国大地很热的时候。对于象我初进大学的学生来说,一切都显得很新奇,于是非常虔诚地跟随高年级的师兄学习气功。由气功入手,然后接触宗教,主要是道教和佛教,然后入门到修炼。
在大二的时候偶然认识了老道长柏宗仁老师,80多岁,道德高深。和他非常有缘,他也愿意把我作为弟子来指导,我们有几次书信往来,假期我曾经两次到他位于江油含增镇山顶的道场金光洞看望他,而且小住数日,他来青羊宫办事会友亦会差人通知我会面喝茶聊天,和他交往如故去的爷爷一样亲切自然。那时候把我的将来灵性上的悟和觉以及生命的最终归处都交给他去打理,内心非常放松和宁静。
九十年代中期,我大学毕业,到了另一个城市为了我这“载道之器”的名、利、生存俗事而忙于红尘,和他离得远了,因为他的住处是大山高处,那时还不通电,更没有电话,除了偶有书信,无缘相见。一直到98年底,我有机会到九寨沟旅游,途经成都青羊宫小息,马上向宫中道士打听老师近况,却得知老师于1年前已经羽化乘鹤仙去。我当时就悲痛得泪水长流,仅从其俗家弟子处请得老师生前德相和高山上没有墓碑的孤坟照片各一张拿回家珍藏。
他不是答应教我了脱大道吗?为什么事情就这么怪?带着这些疑问我又走了这些年,前方的路只有我一人去摸索……
仅以此文记念和怀念我的老师,冥冥中我们的缘还在继续……
作者简介:杨岸森笔名松月,男,四川盐亭人。爱好读书、写作,涉猎中医、文、史、哲、诗歌及宗教文化等,诗歌、散文、随笔、评论、杂文等多次发表于《大西北诗人》、《诗歌艺术》、《江南文萃》、《南部文化》、《香港视界》、《西蜀茶庄》、《文艺星空》、《仓央嘉措诗社》、《国际联合报》、《天天快报》等纸媒及网络文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