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对于在市区新兴东路与中原路交会处租地培育荷花的孙少华来说,是一个非常繁忙的季节。一粒莲子“沉睡”千年,在合适的条件下依然可以“苏醒”,而在50多岁的孙少华的手中,莲子醒来的时间被缩短为几天。孙少华如何成为培育盆景荷花的高手?在培育荷花的过程中有哪些故事?今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育荷故事。



剪开莲子的“屁股”,四五天就能发芽
一般情况下,人们栽植莲藕多取其块茎埋入泥水中,让被誉为植物界“长寿种子”的莲子在自然条件下快速发芽并非易事。20世纪中期,我国科学家曾在辽宁省发现千年古莲子,将其浸泡20个月之久,却久不发芽。 想要其快速发芽,就必须借助人工力量。
“用剪刀将莲子的‘屁股’剪开,放入25℃至30℃的清水中,四五天就能发芽,7至10天就能长出嫩叶来!”6月17日,在东城区邓庄街道办事处塔东社区,50多岁的孙少华站在自家荷池前说。
孙少华是一位培育盆栽荷花的高手,他所说的莲子“屁股”指的是莲子的“大头”。据其介绍,将莲子外壳剪开时要小心,不可伤及莲芯,否则就发不出芽来。发出芽的莲子要经常换清水,否则会像泡久了的豆芽一样腐臭而亡。经过45天到60天的精心养护,嫩荷就会开出漂亮的花儿来。那时,荷池内,千姿百态的荷花招蜂引蝶,清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
盆栽荷花扮靓美景,立体养殖带来好效益
孙少华有10余亩育荷基地,每个荷池长30米、宽8米。记者看到,有的荷池已经铺满了碧绿的荷叶,有的碗莲已经绽放出美丽的花儿。有的荷池内摆放着一盆盆新长出来的嫩荷。
“我已经与荷花打了10年交道!”孙少华说,2009年,他开始承包土地栽植食用莲藕,后来才改种观赏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爱花人会在自家阳台或小院种植盆栽荷花,不出家门就能观赏荷花的四季变化。有的小区或者单位会在景观水系旁摆放一些荷花盆栽,美化环境。2015年,孙少华开始试种盆景荷花。他发现室外温度太高,嫩荷花会枯萎死亡;移栽过早,荷花同样缺乏生气……爱钻研的他多方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盆景荷花的种植技巧,渐渐摸透了盆栽荷花的“脾气”。
俗话说:“七月荷花八月莲蓬。”为了控制荷花的开花期,孙少华还曾在一个池内铺设了“水暖”,安装了水温计。通过控制水温,这里的荷花5月份就能盛开。为了收到更好效益,孙少华还在池塘内养起了锦鲤、泥鳅,在周边的空地上养了鸡、鸭、鹅。





见证莲子生命“旅程”,荷文化融入生活
许昌素有“莲城”美誉,荷文化生生不息,寄托着许昌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不懈追求。每天和荷花打交道,孙少华爱上了这种水生植物。在育荷基地其居住的简易房子前,悬挂着许昌一位知名书法家书写的“韶华荷韵”4个大字。
孙少华见证着一粒粒莲子的生命“旅程”,精心培植的盆栽荷花通过市区花卉市场等悄然“走进”单位或市民的家中。夏日足不出户,人们便能欣赏“清水出芙蓉”的盆栽美景。荷花凋零之后,一个个莲蓬便会呈现在人们面前。而到了秋冬时节,面对一盆残荷,人们亦能感悟时光的流逝和生命轮回。
培育盆栽荷花非常辛苦,孙少华经常头顶烈日,赤脚跳进池塘,俯下身子观察荷花的长势,还要忍受蚊虫叮咬。但他觉得,相比美丽的荷花与辛劳之后的回报,一切艰辛都是值得的。
“每到荷花盛开的时候,看到不错的荷花,我总会用手机拍下来。”孙少华说,自己的手机内存放着大量有关荷花的图片,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如牡丹一样美丽。终日相伴,荷文化已与这位育荷高手的生活紧密融在了一起。(牛志勇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