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棵桔子树
文╱香港哥
五年前,妻买了几斤蜜桔放在家里,一阵阵泌人心脾的香味飘散在客厅内外,闻之欲食。
我禁不住拿了两个拨开桔黄澄亮的桔皮,六七瓣水汪汪、风轮般的澄黄瓣瓤抱团于其中,顿时,浓浓的桔香味扑鼻而来,用嘴一咬,香甜可口,还不时带来些许酸味儿,清爽润喉,吃了还想吃,食之其味,垂涎三尺,食欲一发不可控制。
最可爱的是蜜桔的籽儿,两头尖尖,中间饱满,外形圆润且稍扁,像颗颗珍珠,看着特别养眼。这种盛产蜜桔的桔子树大多生长于淮河以南,对于我这个生活于淮河以北的涡阳人来讲,感觉桔子树特稀罕。我忽发妙想:蜜桔这么香甜可口,何不用它的籽埋在土中,孕育幼苗,以期待桔子树成长,收获果实——蜜桔,自栽自享,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乎,我找了个花盆,添加些优质土和煤碴灰,把三颗桔子籽儿埋进了花盆内的土壤里。稍后的日子,每天我都在翘首期盼,盼望着桔子籽儿发芽,长出枝叶,盼望着,盼望着……,忽有一天早晨,我突然象在荒凉的沙漠中发现了一片绿草地一样,惊喜若狂,桔籽儿发芽了,它偷偷地从盆土里钻出来,三颗芽儿,嫩嫩的,青青的。我心里又象妻子刚生下我儿子时我那种无比喜悦的高兴劲儿,这三颗小小的桔芽儿就好象是我的孩子一样,我每天都小心翼翼地呵护着,生怕它渴着,给他浇水,帮他施肥,时不时把它搬到室外晒晒太阳。在我每天的精心呵护下,小桔树苗儿悄无声息地长粗了,长多了茎杆,叶子也悄悄地由青变绿,由绿变墨绿,小桔树苗儿欣欣然长大了,长成了小桔树;小桔树越长越大,枝叶已茂盛,枝杆越发的粗壮了,杆茎上还长出许多针状刺儿,叶片也更加肥大,叶色在阳光的照耀下,也越发显得更绿了,且油亮油亮的。三棵小桔树象赶趟儿似的,你追我赶的,竞相生长着,它们仨又象正在健康成长的娃儿,在悄悄地比着个头儿,争相成长着……

日复一日,年又一年,一晃五年时间过去了,现在这三棵桔树都已长高约有90cm左右,枝繁叶茂。可是,它们竟然没一棵开花结果。为什么呢?这不禁让我限入了沉思……
思虑良久,我又查阅了许多文献资料,一句春秋名言“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就了解桔子树的习性了。这句话出自《宴子春秋•内篇杂下第六》,春秋齐国宰相宴子使楚的真实典故,原文段略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这段话应释义为:桔子生长在淮南能成长为桔子,但是到了淮北生长,虽然枝叶相似,但他们的果实和味道就不一样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所生长的环境、水土不同,性质也就随之而改变了。它深刻地说明了一个道理:同样一件事物,由于环境的不同,其结果也可能迥然不同,对不同的事物我们要因地制宜,因人而施,不能违背事物的自然发展、成长规律。同时它也说明环境对人的影响之大。

我想,我这三棵养了五年而不开花结果的桔子树,或许就是这样既成事实吧!
由此,我对现在社会诸如此类现象想了好多。当今社会,教育如此。孩子的成长势必需要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浓厚的学习氛围,但教育孩子也必须考虑要因人施教的,不可盲目教之,特别是那些私立办学单位,不考虑孩子们心理上是否适应这样的死学,一个劲儿地没日没夜地学、学、学、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和环境,是否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否就能增强孩子的学习兴趣?是否就能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呢?工作也是如此,每个单位的每位员工,从上级到下级,他们各自的能力、文化水平都是有限的,要因人而用,你的能力不适合你在这个单位做这份工作,你再怎么努力也做不出成绩来,你的能力与所学专长适合其他单位的工作,那你在这个单位只要发挥所长肯定工作出色,成绩卓效。

当今社会如此种种现象,就恰似我那三棵养了五年而不能开花结果的桔子树,本应生长在淮河以南而结出惹人喜爱、香甜可口的蜜桔的,而如今生活在我们淮北平原却因不适宜环境、土壤而不能开花结果,只能委曲地被当作盆景欣赏罢了!

由此可见,任何事物都不可违背它的自然生长,发展规律,否则,真的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了。
——香港哥原创作品

作者简介:
香港哥,原名张国中,昵称小香港,热爱生活,热爱社会,喜欢读书,喜好写作,喜爱运动。曾在各大诗刊和文学编辑部发表有诗歌精华篇《老子庙赞》,《麦收五月》、《劝学诗》、《劝子歌》,《劝勉诗三首》,《劝君正言行诗三首》,《大美三桥》,《七夕观灯展结缘》,《面对高考分数线》,《同学情》,神话诗《涡河神思》,《昨夜我又梦见你》,《咱把天下女人夸》,《闹元宵》,《三伏的太阳》,《雨后盛夏》《春》,《秋》,《中秋思月》,《难忘恩师情》《钓鱼的乐趣》,《迎国庆70周年随感》和散文精华篇《老子故里,大美涡阳》,《三棵桔子树》,短篇小说《新上任的吕镇长》……
敬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都市头条》
—→《亳州头条》→→《中国书香文苑》
欢迎广大文学创作爱好者投稿,凡是诗
歌,散文,杂文,论文,小说均可。
《中国书香文苑》咨询热线——————
13956823062,✍ ✍ ✍ ✍ 微信投稿请
加微信13956823062,请注明“投稿”字
样。
主编:《中国书香文苑》
统筹:香港哥
文学顾问:玫瑰《中国世纪文学》
敬请关注《中国书香文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