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的不自爱,源于对角色缺乏神圣感
严新权
大家可能经常见到这样的人(甚至是一些很有身份的领导):本来是比较严肃的场合,他却非常散漫,在会场上吸烟、交头接耳、东倒西歪或鼓捣手机;总爱习惯性地“瘫”在椅子上、总爱在讲话时摇头晃脑故作姿态;我们也经常见到一些老师在学生面前口无遮拦想说啥说啥,甚至骂骂咧咧、像怨妇一样说一些消极阴暗俗不可耐的话;有很多家长不顾及孩子就在身边,总是随心所欲地说脏话、办错事,比如吸烟、酗酒、赌博、玩游戏;与不三不四的人交际、坑蒙拐骗损人利己;和老师公开叫板、教唆孩子和老师对立……
这些人为什么会这样?简单地说,是因为他们极不自爱。
这些人表现出种种不自爱,肯定有他自认为有道理的地方,比如觉得自己是官员,就该高人一等、就该趾高气扬目中无人、就该傲慢狂妄装腔作势;认为自己是腰缠万贯的老板或者是令人羡慕的社会名流,就该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就该粗鄙无礼不拘小节;认为自己是孩子的师长或者是孩子的家长,就不需要顾及孩子的感受、可以为所欲为。但这都暴露了他轻浮浅薄、不能自爱的缺点;都表现出他没有理解自己的那个社会角色的内涵,都显示出他不谦虚谨慎的极低的思想境界。归根结底,这些人在思想深处对自己的身份、对人生的使命缺乏荣耀感和神圣感,没有在思想深处认识应该爱惜和珍惜自己的社会身份从而提高修养低调做人、多把精力地用在为社会服务上!
拥有了政治身份和社会地位,被下属称作领导或被大家称之为“代表”“委员”,就意味着肩负了为民服务这一责任和使命,就该以身作则向社会展现正面的形象,一言一行都该成为群众的表率、成为向群众传播正能量的人;被学生们称呼老师,同样需要牢记自己的责任,恪守师德、为人师表,成为学生和家长敬重的楷模;家长亦是如此,从你成为孩子父母的那一刻起,你就有了无比的幸福、无尚的荣耀,同时也有了把孩子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作为的人这一光荣使命!这就意味着你应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你该时刻成为孩子学习的正面榜样,在孩子面前,我们不可信口开河、花天酒地肆意妄为!这一点不能有半点含糊!总之,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于公于私,你都该对得起你的身份、对得起良心,都该从心底该对你拥有的身份有一种神圣感!从政、从军、从教、从商、为工、为农、为学、为人父母、为人师长、为人子弟,都别忘了所从之事都有天职!既有天职在身,就要对自己有所约束、就要对“天职”有敬畏之心!
曾子曾一日三省其身,我们成年人可以不借鉴曾子的第三省,但无论公务员、教师,还是其他公职人员,无论军人、知识分子,还是工人、农民等等,也包括广大的家长们,都应该借鉴曾子的第一省和第二省:都要反思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反思我们有没有不务正业、工作时是不是心不在焉?反思是不是对得起那份薪酬和老百姓对你的信任?反思做没做到严于律己、为人处世有没有愧对社会愧对他人的地方?反思我们自己是否认真地履行了职责、我们的使命完成得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