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三瘦”
文/陈欣
摄影/陈欣
到了济南,前来趵突泉北的漱玉泉李清照纪念堂看望李清照。却原来,只知李清照词中的“三瘦”,殊不知一代词人的汉白玉雕像也可称得上“三瘦”。颈瘦、腰瘦、身瘦。
雅称别号“李三瘦”。 这个雅号是较为奇特且不好理解的。
为什么人送雅称别号“李三瘦”给李清照呢?要说“三瘦”必须从李清照的词说起。之所以“三瘦”,是因为在李清照的词里以“瘦”字入词,来形容花容人貌,并创作了三个因“瘦”而名传千古的动人词句。
捧读《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里面的“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之句,让大清文人陈廷焯读的如痴如醉,叹之为绝妙,评价为“婉转曲折,煞是妙绝”;当代词学大师唐圭璋也无不感慨地说:“‘新来瘦’三句,申言别苦。较病酒悲秋为尤苦。”
词主要描写伤春怨别和闺阁生活的题材,特别是表现了女词人李清照善感多情的个性。如《如梦令》描写惜春怜花的感情: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就是这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使得黄蓼园在他的《寥园词选》中情不自禁的说:“‘绿肥红瘦’,无限凄婉,却又妙在含蓄,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

李清照在丈夫赵明诚外出时因相思而作的怨别词《醉花阴》,更是情深意挚,一格别具。《醉花阴》以新颖的构思,高雅的意趣,描写了李清照在「佳节又重阳」时,倍感孤寂内心情感,于是自喻黄花道: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这不是一般男女词人的代言体怨词就能比得了的。传说,李清照写好《醉花阴》一词后,给分居两地的丈夫赵明诚寄去,“明诚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便闭门三昼夜苦心写作,得十五阕,与李清照的词混在一起请来友人陆德夫赏鉴。德夫品读再三之后说:“只有‘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绝佳。”
瞻仰李清照汉白玉雕像,回味李清照“三瘦”词《凤凰台上忆吹箫》、《如梦令》、《醉花阴》,字字句句,情切切意长长,怎是一个“瘦”字了得,真可谓人“瘦”字“瘦”情不“瘦”。“李三瘦”你让我饱览了你的情不“瘦”。
作者简介:
陈欣,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华夏精短文学学会副会长、华北分会会长、签约作家。《精短小说》杂志绿版河北采编站主任,《作家文苑》报执行主编。
1993年参加上海复旦大学作家预备班学习,1994年7月被录取为上海复旦大学作家班正式学员。
曾为《南国诗报》专栏作家;《芳草》国企文学杂志主编、唐山“首佳”老年大学首任校长。
著有《陈欣作品选》《岁月回响》《新春文稿集》《梦回唐朝》《携一抹阳光》等文学专著。
审稿: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散文主编禾之晓
投稿邮箱:758774822@qq.com
联系微信:a13618258998
《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编委成员:
顾问:刘杰(与海子同时代的先锋诗人,著名诗人和策划家)、周瑟瑟(著名诗人与作家、卡丘杂志社长)、马俊华(暮雪诗刊执行主编)、廖望月(诗天子诗刊创始人)、倪进宝(龙盟诗社创始人)、罗晖(年度中国诗歌选主编,著名诗人)、晓渡(安徽诗歌主编)、晁一民(鲁南作家主编)、荒村(大平原诗刊主编,中国民间诗歌读本主编)
总策划:彭永征
总编:走出象征
小说主编:梁测
散文主编:禾之晓
诗歌主编:柳音
朗诵主编:柳音
特邀编委:
法律顾问:刘明
继续招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