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这些“精英”的毒计暴露,
他们让外资控制国企,搞垮国企灭亡中国
以中国空军和航空工业为例:1936年国民党以蒋介石50大寿为由发起“献机祝寿”活动,筹集了一笔钱。当时负责航空事宜的宋美龄却把这笔钱放到美国银行里吃利息,理由:中国自己制造的飞机达不到外国的水平,飞机更新换代速度太快,向外国买飞机没多久就过时。结论:造不如买,早买不如晚买——把钱放在银行里生利息、等需要时再买最先进的最合算,最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战争一爆发,军火价格暴涨;国际一封锁,中国有钱买不到;好容易买到一点还运不到——原先最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如意算盘结果却是最吃亏。
毛泽东时代之前,中国航空工业为零。坦克工业为零。潜艇工业为零。导弹工业为零。大口径火炮工业为零。雷达工业为零。汽车工业为零。精密机床工业为零……凡涉及高、大、精、尖(高级、大型、精密、尖端)的工业几乎全为零,完全称得上“国防工业的沙漠”、“不毛之地”——抗日战争时,中国军队面对日军性能其实很低劣的坦克都只能靠人拿集束手榴弹去拼——没有反坦克炮。毛泽东时代结束时,那些“零”全部不复存在。中国从无到有建立起了系统完整、门类齐全的现代化国防工业体系和一切要害工业体系(全部是国营企业)。毛泽东时代中国的工厂不是一个一个地建,而是一个工业系统一个工业系统地成套全面建设。尤其象中国“一五”期间那样整个工业成体系地大规模成套引进建设,世界历史上似乎没见过,今后也未必再有——世界上恐怕不会再有哪个国家会如此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向别人复制转让自己主要的工业体系。苏联当时肯这样做,关键的关键是抗美援朝——中国抗美援朝的回报,也是包括毛岸英在内的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历史性独一无二的特殊优惠(那些歪曲诅咒抗美援朝、污蔑诽谤毛泽东“闭关锁国”的文匪“精英”们当然永远不肯承认这些)。
更关键的是,中国在毛泽东时代几乎从零开始教育培训锻炼出一支完整的国防科技人才和技术工人大军。看成就,固然要看“硬件”,但更要看“软件”。没有“软件”,“硬件”等于废铁。没有合格的国防科技人才和产业技术工人大军,即便得到先进的技术、买到现成的工厂也造不出先进的产品。涉及国家安全的要害产品、核心技术,这种工人技术养成上的差距就是致命的差距。而这是绝对不可能引进的。人家决不会卖,即使卖也学不来。要克服这种差距没别的办法,只能也坚持不懈,也靠几代人慢慢积淀。
中国在毛泽东时代开始时文盲充斥,高精尖技术力量几乎为零,国防工业的“硬件”是沙漠,“软件”也是沙漠。毛泽东把无数文盲变成了技术精湛、纪律严明、管理严格的产业技术工人大军和科研生产技术队伍,这才使中国从而既具备了迅速消化引进的先进技术的能力,又具备了独立研发新产品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中国引进苏联的米格—21,便消化制造出歼—7,进而又发展出歼—8、FC—1(枭龙);引进苏联的图—16,便消化制造出轰—6;引进俄罗斯的苏—27,便消化制造出歼—11;引进法国的SA321“超黄蜂”,便消化制造出直—8K、直—8KA;引进法国的海豚直升机,便消化制造出直—9WZ。不仅引进,还自行开发研制出运十、歼—10、歼轰-7(飞豹)和教—8。毛泽东就这样硬是把中国从“国防工业的沙漠”改造成可以栽种能“长”出各种先进武器的“果实之树”的国防工业的“良田沃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