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钩沉)蔡一鸣的诗路历程(十二)
1942年6月,蔡一鸣临危受命任武义县长。甫到武义,他便感到,身边缺少得力助手,因此他在回忆录中说:“武义本来是个小县,共只有24个乡镇。经日寇流窜后,自己可以控制的只有八个乡镇,县城及大部分乡镇都沦陷于敌区,或成为阴阳界(注:指日军的窜扰区)。由于上级的指示,要我设法建立敌后政权,这是一次艰巨的任务,我考虑了多日,正在物色适当的人选中。适吕师扬(注:吕公望长子,永康人)来,我就与他交换意见,他就介绍一位永康人夏清泉,是浙江警官学校毕业的,可以放他到敌后工作,并说如遇敌人扫荡,暂时退向永康方向,夏清泉也是人地熟悉,可以胜任的。因此,我就派夏清泉为白阳区区长,叫他去部署成立区署,以便开展工作。此时夏清泉推荐倪云腾为区署指导员。倪云腾是共产党员,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何如圭向我提出了意见,不同意用倪云腾这样的共产党员。我提出敌后工作是艰巨的,只要他能够站住脚,不分任何党派都可以委任,终于何如圭无法阻扰,倪云腾得以委任。敌后区署建立后,主要的任务是:釆集敌后军情,收集情报,宣扬政府法令,推行抗战政策。夏清泉还成立了一个特务队,深入沦陷区展开活动,征收捐税,推销胜利公债等,也做了一些工作。也经常有报告给县政府取得联系。然而夏清泉在敌后的活动中,利用职权,为非作歹,敲诈勒索,欺压人民。我当时在敌后,没有及时察觉夏清泉的劣行。我离任时,白阳区还在沦陷区,他何时离开白阳区我就不清楚了。抗战胜利后,夏清泉还担任过两县的警察局长,解放初我在杭州,他还来看过我一次,说是在城站开设一山货行。1951年我在华北革大学习,接到武义县农工党成员钱元昌同志的来信,才知道夏清泉在镇反运动中,被永康县政府镇压了。”

而蔡一鸣委任的倪云腾,到任后,蔡一鸣同意他组建了抗日武装队伍。1942年7月28日,蔡一鸣以县长的名义委任倪云腾为阳山区办事区副主任,同时写信要倪云腾效仿明朝的张篁言、戚继光而抗日。倪云腾等组织了一支60多人的“武义抗日游击中队”,倪云腾任中队长,从此积极开展了抗日活动。
蔡一鸣在《岭上草堂唱和集》的序中说:“寇陷武邑,迁治岭上乡新宅。之明年癸未于东山之麓(建了)岭上草堂。”并带头作了《岭上草堂书感》诗4首,这4首诗正是反映他当年主政武义的初期的感慨,也是他用人深入敌陷区开展敌后工作的写照。他在诗中说:“青峰余脉起层峦,乘乱时登岭上山。迁地原为版籍计,置身仍在画图间。离怀枨触人千里,扰梦潺湲水一湾。极目四郊正多壘,未容归去掩柴扉。”他满怀信心地说:“商略凯旋会有期,图存敢道此开基”,“满地兵戈时变幻,一当风雨策机宜。军前报捷人方散,鼓角声哀起赋诗。”
可见蔡一鸣甫到任,为了抗日大计,费尽了心力。
2019.8.29.夜

古梁,原名邬浩良,江苏无锡人,生于1947年。1954年随父母全家迁入武义县,武义成了第二故乡。一生经历坎坷,当过学生、农民、工人、也从过政。从学生时代起,就爱好写作,喜读书,阅读广泛。1994年版《武义萤石志〉为编辑; 2010年版《武义县志( 1985~2005)》为副编审;2015年版的《武义财政税务志》为编审;2017年版《武义交通志》为顾问; 2011年至2016年与人合作,创作了(寻访武义古村落》三册,近100多万字;2014年出版专集《武义历史钩沉》; 201 6年出版诗文集《你好,我的蓝天白云》;2018年,出版《古梁诗文集》。民间历史学者,现任中华明招文化学术委员会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