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怕生错命(41)
文/梁测
梁忠梅抱着用包被裹得严严实实的婴儿,在堂屋的太阳光线下逗他玩。她这几日和三嫂同吃同住在一起,在她的开导下心情好多了,精神也渐爽。现在她逗着怀里的侄儿,眼睛眯起来开心地和他说话:"喂,宝宝,爸爸还没回来吃午饭呢?"婴儿闪着一对幼稚晶亮的大眼睛看着面前的老姑,小嘴动人地笑着。他从降生到这个世界上快满月的日子里,第一个最亲最熟的人,就是天天喂他奶,哄着他开心的妈妈,其次就是老姑了。老姑的脸笑起来像绽放的玫瑰,她抱着他还扭动着轻盈的脚步,心情洒脱开心。大侄儿梁子路站在老姑的身边,伸出一双手,仰起一张童真的笑脸,幼稚好笑地说:"老姑,我也要抱弟弟!"梁忠梅微笑着拍拍子路小头说:"小弟弟还小,等大大给你抱哦!"婴儿在她怀里"嗯,嗯 "的像是回答她的说话,逗得一旁的大嫂也开心地"咯,咯"地笑着。
从化肥厂回来休息的梁忠宝和梁忠实俩兄弟说着话到了院门口。今天是星期日,梁忠宝回家来主要是为了给亡母守个七期,老母亲的每个七期他不能按时在家祭奠,正好到了月头工资发下来了,家中弟媳妇做月子要钱用,他就送回家来,再给老母亲守个七期,尽一下大儿子的孝心。
梁忠宝看到妹妹忠梅抱着三兄弟的儿子开心地笑着,跨步走上前来抢过妹妹手中的婴儿,张着大牙笑着说:"还真像我们梁家的种!"他媳妇赵玉巧咧着嘴,笑着嗔道:"你瞧你说的什么话?不像你梁家的种,难道像别人家的种?"说得梁忠实也站在他们身边傻笑起来。梁忠实也伸出双臂要抱抱他,可是婴儿好象害怕他似的,"哇"地一声哭了起来。是的,他整天忙着集体的事,对婴儿关心的太少了,再加上他又不和婴儿住在一起,婴儿怎么能认识他呢?
张贤芬头上还扎着手巾,未满月的人怕染风寒,月子里是一定要保护好头的。她在房里一听到婴儿哭了,赶紧出来抱过婴儿,妩媚地对孩子又对丈夫说:"哦,乖乖,吃奶奶哦!你爸爸是个大忙人哦,孩子出生要有一个月了,名字还没起呢?"
一家人开心地团在桌上吃饭,杨素成来瞧梁忠梅,梁忠实给他让坐,叫他一道坐了下来吃饭。杨素成说:"你们吃迟了,我吃过了来看看小宝宝的。"梁忠梅朝他婉尔一笑。梁忠宝关切地问妹妹忠梅:"忠梅现在身体怎样了?"梁忠梅点头应诺:"好多了!"大哥接着说:"看你身体状况,等来年开春时,给你和素成完婚吧。"梁母过世之后,梁忠宝作为家中的长子,他有这个义务为妹妹的终生大事拿主张。梁忠梅"哦"的一声,算是谢过了大哥的一片热心。
下午,梁忠宝夫妻俩在房里说着悄悄话。赵玉巧在询问丈夫这几个月的工资,她嘟着嘴不高兴地听着丈夫向他汇报着工资的下落。梁忠宝坦诚地说:"以前的工资都交给娘了,娘在家庭中开支了,后两个月的工资,为娘办丧事用了,这个月的工资还没发呢!”
赵玉巧生气地对丈夫说:"你拿点工资全给人家用了,就一点不给自已留点花花。你在县城上班,我在家给你带孩子,你的心被狗吃了?"
梁忠宝知道自已的婆娘是个会精打细算的人,但一家子人在一起,钱在一起用,有什么计较的呢?!他今天心情好,不想和婆娘啰嗦,就哄着媳妇说:"等工资拿下来,我给你买瓶香搽搽。"
梁忠宝的温情反而激怒了妻子,赵玉巧屁股一蹶倒上了床,脸埋在被子里抽泣起来:"
你心里哪有我们母子俩啊?挣的钱我们一分看不到,我马上带着子路住到我妈家去,这个家我也不要了。
门外生产队保管员老田头在叫忠宝的名字,他是来会会好长时间不在一起拉呱的老队长了.老田头的保管员就是在梁忠宝当生产队队长时上任的,到现在梁忠实当队长已是两任生产队的保管员了。梁忠宝听到有人叫他的名字,把房门一带出来了。房里,赵玉巧气这个丈夫不听她的话,气的把被子摔到了地上,吓的儿子梁子路"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在仓库门前,梁忠宝和老田头亲切地交谈着。老田头和梁忠宝说:"你兄弟当队长比你那阵子烦心大,但是他能忍,没有私心,一心为大家着想,实在不容易啊!"梁忠宝握着老田头的手,嘱托他说:"我兄弟还年轻,我不在家,队里事家里的事样样要他,还望你们这些老人多多地帮助他啊!"老田头笑呵,呵地说:"那是自然的,家中事你放心。在厂子里你也要好好干,当工人多好啊。"他看着梁忠宝穿着一身工作服,人显得精神的样子,羡慕地直咂嘴。
傍晚时分,梁忠实乘着休息的工夫,来到荒滩上割野草。他穿着簿簿的衣服,在寒风中忙的满头大汗.手拿镰刀,从这边荒滩割到那边河坡,很快堆了一滩滩材草。他心想,如果社员们齐心合力能到外面的荒滩上割材草,把麦秸杆全部省下来,烧砖窑的草就够了。但是冬天到了,各家各户都要备些柴草过寒。让社员们都像他一样想的,为集体考虑,这也太不实际了,凭心而论,田不洼生产队的人心是齐的。就拿每年度的挑河扒沟,给杨素成家盖房子等,社员们哪次不是团结一条心,拧成一股绳,把队里的事情不折不扣地完成好。梁忠实想着这些,干活更加有劲了,他要多割一些柴草,为烧窑砖加把火。
"老三,你忙什么呢?"梁忠宝穿着一身工作服,找到了这里.他亲热地招呼着兄弟,把梁忠实脱在一堆柴草上的外衣拿在手里。
他狐疑地问:"我们家烧草不够吗?"
梁忠实回答:"烧草是有的,但是队上要烧窑砖就不够了。"
梁忠宝睁大着眼睛不解地问:"队上烧砖头干什么?"
梁忠实一边捆草,一边对哥哥说:"夹沟上的桥不修不行了,我想烧窑砖从河底向上砌桥墩。"
梁忠宝放下了手中的衣服,也帮兄弟捆起草来了。他"嗯"了一声说:"这个主意好是好,但搞资也会不小的。"烧砖头,要不少草呢!还要水泥,沙石,这资金哪里来呢?"
梁忠实欣喜地告诉哥哥说:"这水泥沙石的资金找到了,就是上窑烧砖头的草筹不起来,家家户户要备草过寒冬,稻草要省下来织草包打草帘子搓草绳用哩!"
梁忠宝抬起头来,大大咧咧地说:"那就到外面用不着草的大队买一些。"
梁忠实慎重地说:"我也想过,但队上没有一分钱存款,造桥肯定要不少经费,这钱我到哪儿想法子啊?"
梁忠宝把瞒着老婆的这个月的工资全部交给梁忠实,支持他把造桥这件事情办好。梁忠实不肯接受哥哥的馈赠,他宽厚地对哥哥说:"你交给嫂子吧,她们娘儿俩在家里哪能一分钱不花呢?"梁忠宝听兄弟这么一说,"张飞"的脾气又上来了。他翻起豹子眼耿直地说:"你差钱到哪儿找?婆娘们不能太娇惯了。"
梁忠实满脸羞愧地接过了哥哥手中的钱,他得赶紧去买草,烧窑砖把桥造起来。
作者简介:
梁邦华,又名梁测,曾用笔名丁河人,梁宸华,网名:枫林晚,爱生活,金玉良言等。1964年春生,江苏宝应黄塍人。自幼酷爱文学,虽经坎坷,但追求文学的理想绝不放弃。 2008年起开始在网上写作,以微型小说见长,出版发行了《梁邦华微型小说作品专辑》,有作品收录进《宝应微型小说25家》,多篇文学作品入编《中国当代作家作品精选》。长篇小说《不怕生错命》由中国团结出版社出版。有诗作散见于《诗中国杂志》,《故乡就是那红高粱》入选《中国当代诗歌大辞典》,《宝应乱针绣》上榜《当代华语诗歌精华》。
现为《当代先锋文学社》《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小说主编,起点中文网《悠悠岁月情》签约作家,中国作家网认证会员,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扬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宝应县作家协会会员,宝应县微型小说学会副主席。
审稿: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小说主编梁测
投稿邮箱:758774822@qq.com
联系微信:a13618258998
《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编委成员:
顾问:刘杰(与海子同时代的先锋诗人,著名诗人和策划家)、周瑟瑟(著名诗人与作家、卡丘杂志社长)、马俊华(暮雪诗刊执行主编)、廖望月(诗天子诗刊创始人)、倪进宝(龙盟诗社创始人)、罗晖(年度中国诗歌选主编,著名诗人)、晓渡(安徽诗歌主编)、晁一民(鲁南作家主编)、荒村(大平原诗刊主编,中国民间诗歌读本主编)
总策划:彭永征
总编:走出象征
小说主编:梁测
散文主编:禾之晓
诗歌主编:柳音
朗诵主编:柳音
特邀编委:
法律顾问:刘明
继续招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