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歌作品
柳歌,原名刘兴永,男,河南永城人;作品散见于《诗刊》、《星星诗刊》、《解放军报》、《中国诗歌》、《河南作家》等报刊;诗作入选《中学生朗诵诗100首》、《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11-2017连续7年)、《照亮中国》等多种出版物;多次参加中国作协、中国诗歌学会、《诗刊》社以及多个省市级单位等举办的全国性诗歌大赛并分别获得大奖;诗歌作品曾在北京地铁四号线以及南京地铁二号线公开展示并获大奖;出版诗集两部;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协会员及河南省诗歌学会理事、商丘市诗歌学会会长。
通联: 河南省永城市新城区光明中路河南神火光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刘兴永;

大风吹过芒砀山
文\柳歌
致芒砀山
其实,你应该再高一点儿的
起码可以再绵延一些,哪怕百里也行
你目前的样子让我感到为难
不好意思向别人提起什么
但是,当一个王朝巨大的侧影斜逸而出
漫过你身体的时候,却使得你
——立马高大了起来
从地理上看,你我相距不足
从地理上看,你我相距不足十里
共饮着一条小河的流水
只是我住河之头,君在河之尾
对不起,这不是我的错
人生总是有太多的无奈
----没能比刘邦早来一步
让我一直耿耿于怀,抱憾两千多年
还有,无论是地理还是血缘
那个人,都比我更像一个异乡人
这也越发显得你不论亲疏,把机会
给了一个从没有准备的人
有许多条白蛇从我的眼皮子下蜿蜒而过
我无动于衷。白白错过了两千年
那是多么好的时光啊。可以斩蛇、起事
一瞬间成就了大业
我错失良机,只能凭吊,伤怀,唏嘘不已
大不了,再写几首小诗
事实上,有许多时候
评价一座山,是不能仅看高度的
就像评价一个人,尤其是英雄
成败,也不会是唯一的标准
譬如项羽,在更多人的心目中(官方除外)
似乎要比刘邦站得更直一些
可以允许一座山不够高大
再高大,能高过一个王朝的背影么
甚至允许你长得再矮一些
连封石也可以借给你的
至于哪儿住梁王,哪儿住夫人,那条黄泉路
能否走得通,这
——你我说了都不算
在官方的文件里,如今
在官方的文件里,如今
芒砀山,只剩下了芒山,孤零零的
另一半去了哪里
看来生活中人们喜欢如此
往往叫着叫着就省略了一些东西
一些史官就精于高度概括
常常把上百年的岁月,简称为一个世纪
而把成千上万人的名字,只喊成百姓
或者庶民
以史为镜,我绝不敢再奢求什么
芒砀山,几个小小山丘早就挤满了神仙
至于我的肉身在哪儿栖息
——你无能为力
身后居于何处,也不是我的事情
我只想迎着山风到处走走
然后读书、写字,喝点儿小酒
误入花丛
大风吹过芒砀
途经芒砀山下,一阵大风
忽然从长安刮来。把我的胸襟吹开
仿佛是我在威加海内、衣锦荣归
四十岁前,你比我落魄。堂堂泗水亭长
为一盘狗肉折腰。仿佛英雄
不再是英雄了
可你长袖善舞,便有大风从胸中生成
将偌大一个帝国推倒在白蛇的血泊里
转瞬间被风吹散,说没就没了
你起于小沛,我生于永城。区区百十公里
我用了大半生的光阴追你,不敢稍有懈怠
至今望尘莫及
看来,我晚了不止一步。你已经
占据了芒砀高峰。除了脚下是你我的交集
我们再无雷同的地方
对了,我们都姓刘。这是我常常
引以为荣的事情。还有,你开创汉朝,
我世袭汉族而且,同为男性
两千年岁月已过,你大功告成
我仍在虚度光阴。像山下的那棵杏树,摇晃不定
——却不是你的《大风》刮的
◆紫气岩◆
紫气岩
进,你可以蟒袍玉带,坐拥长安
退,你可以躲进深山、紫气岩里隐身
——这,是我向往已久的
身居荒山也充满诗意。一道紫气
震的大秦接连晃了几下;还为你招来一位
如花似玉的佳人
是英雄,末路时也有壮举
能在冰冷的石洞里孵育出一个王朝,这奇迹
——打死我,也是做不来的
你先有小沛,后有长安,半道上
钻进了紫气岩。我东奔西走,蹉跎半生。至今
没有给心灵找准一个位置
千年之后,我走进了这石洞,却
再也不想走出来了。洞外三尺让我心生恐惧
看似日朗风清,实则杀机四伏
◆斩蛇碑影
我来时,天色已晚。月色与星光
早被刘邦用旧,不甚明亮
两千多年了,空气依然有点儿潮湿
混合着一个王朝夭折后的血腥
酝酿了许久,也找不到壮怀激烈的豪情
连翻涌的酒意也被山风强按了下去
只有两个身影在我眼前时隐时现
让我顿悟:想要看清两千年前的大汉
——是一件多么艰难的事情
江山易改,连夜色也不再纯正
而陛下与娘娘却健在:居然能活得好好的
权且在一通石碑里寄居,能屈能伸
——只是,再也刮不动大风了
天渐渐的黑了下来。刘邦手按的宝剑
又一次发出犀利的啸声
山道上的吕雉袅袅而来,送来可口的酒食
而我,还没有看见一条白蛇的影子
◆向一块石头致敬
向一块石头致敬,以手加额
顶礼膜拜,并喊他万岁
(要知道,梁王才仅仅是个千岁啊)
而他面色冷峻,默不作声。威严的
仿佛就是一块石头。许久
也没有向我喊一声:免礼平身
匆匆赶来,就是为了晋见一块石头
而梁王本人我是见不到了
他的万里江山呢,还有三千美人
去了何处?三百里的梁园
连同他做梦也没得到的长安,如今
——被岁月赐给我了
在时间面前他成了项羽
在一个狭小的石室内,蜷缩一隅
目光诚惶诚恐。我也小心翼翼
生怕碰断了玉棺上的那根蛛丝
时至今日,只有它
还在维系着与大汉的联系
◆芒砀钟声
来到钟楼,仍显稚气的女儿
撞响了大钟,让一种两千年前的回响
又一次在我的胸中,激荡不止
产生共鸣
仅凭听觉,你绝对无法感觉出
这一声钟鸣的厚重
你必须用心,反复而仔细的称量
毕竟,两千年前的大汉
沉淀下来的事物,仅用一声钟鸣
是载不动的
我的思绪随着钟声飘向远方
孤军走进一阵楚汉烟云的深处,陷入
四面埋伏。究竟是项羽
还是刘邦,都已不再重要
立于芒砀之巅,同样也可以在胸中
刮起一阵大风
又一声浑厚的钟声响起
只是过于悦耳,全无杀伐之音
这钟声,苍凉而悠远
确定能够抵达长安。不能确定的是
除我以外,还能否抵达
更多的人心
◆相思道
——芒砀山梁孝王夫人李王后墓里有一条长53米的通道,是从李王后的地宫通向梁孝王的地宫的。
据说李王后为了能在身后与丈夫相聚,让工匠们日夜不止,奋力挖掘;谁知未及挖通,李王后仙逝,于是这条道就成了著名的“相思道”。
走在相思道上,一滴热泪
从心底突然涌出。在眼角久久的
盘桓,迟迟不肯滑落
道路的尽头,有盈盈一汪碧水
拦住了娘娘轻盈的莲步;千年之间
有多少次失望而归,泪水
越积越深
如今热泪已冷。相思道至今未通
抱恨的不只是他们。这一条短短的甬道
成了许多人心中的一道暗伤
时时发作,经久不愈
山里的黄泉与山外的尘世
只是病得程度不同:人物与情节没变
只是换一个场地,继续

责编:芬芳•那样年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