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赤湾左炮台
文/邓流沙
8月10日参观了位于蛇口的赤湾古炮台和林则徐铜像。已修复的左炮台挺立于鹰嘴山头,炮台城基用大块花岗岩修砌,全高约3米多,炮台虽小,但气势雄伟,其魂浩然激荡。今赋60行长诗以念之!
1
这里是鹰嘴山
峭壁里藏着一双鹰眼
刺痛过睡梦中的内伶仃洋
这里是赤湾港
赤色的潮,滚动硝烟
闻到了出发时枪炮的号令
这里的粗石擦掌
一层一层,组成海防前哨
这里的树根坚韧
一排一排,筑成傲岸长城
这里山林威严
这里海崖高耸
三百多年的铁铸英魂
时刻都在警醒
2
午后,一只飞翔的鹰
在赤湾码头上空逡巡
阴醫的树林在提醒
这里来过值得纪念的先人
悲欢与荣辱
堆成山脊,又埋于地下
那么沉,又那么轻
最后被风吹雨打
在沙粒中过滤为清纯的水
养育出茂密的梧桐
每一片守护于此的树叶
都有了不羁的魂灵
每一声面对历史的朗读
都能掀起滔天巨浪
3
炮口,正对着入海口
随时能喷出火
海风,烈烈而来
擦洗着已经受伤的身躯
不堪回首啊
那些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在旧时代里
缄默代替了语言
哭泣代替了抗争
三百多年过去了
小小的炮口依然有火光冲天
那些忍让和叹息
那些惨遭分割的肉体
那些血的泪泪的血
在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刻
统统被雪耻
今天,当贴近炮口
我浑身都灼热起来
那些远去的兵马,仿佛重现
紫色炮台,宛若厚重的书卷
留存着英雄的浩然正气
4
晚霞飘过
整个山林分外清静
即将到来的满天星斗
有一种纯粹的美
可以推测
文明的手掌挥向哪里
海面上一定有波涛的诉说
2019-8-11
【作者简介】邓流沙,湖南邵阳人,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深圳。先后在《散文》《中国诗人》《天津诗人》《山东诗人》《诗歌月刊》《山花》《青年文学》等报刊发表散文诗、诗歌800余首,诗作收录于《当代精美短诗百首赏析》《2015中国诗选》《百年新诗精品选读》《2107中国诗人年度诗歌选集》《2018年湖南诗歌年选》和中国加拿大十三人诗选《一根线的早晨》(中英文对照)等文本,出版诗歌专著《时光的沙粒》《月光流年》、诗歌合著《纯诗九人行》《资江流韵》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