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连载‖小品评说系列(五)
文/任福忠
小品《拜年》 赏 析
《拜年》中赵老蔫老夫老妻不在家中过年,拿了两个王八到范乡长家中拜年。真正的目的是想继续承包村里的鱼塘。因为范乡长的小舅子到赵家闹过,要承包村里的鱼塘。夫妻俩心里忐忑无底,要为承包鱼塘做最后的一搏。想一想让人可怜,让人酸楚。这就是农村小老百姓的写照。
夫妻二人定好了策略:多用语言沟通,猛劲给乡长戴高帽,多说几句拜年嗑,承包鱼塘兴许还有点希望。赵说让我玩语言好有一比“瞎么杵子上南极根本找不着北,脑血栓练下叉根本劈不开腿,大马猴穿旗袍根本看不出美,你让潘长江去吻郑海霞根本就够不着嘴。”一套顺口溜抖出了第一个脆生生的包袱。形象的比喻,诙谐幽默的语言赢得了满堂彩。高说:多给乡长戴高帽,戴高帽人就乐,别说是乡长,就是大总统给他戴高帽他都乐,戴高乐么。利用名人名字的字面意思,高在这个小品中也甩出了第一个包袱。真是郎才女貌,比翼双飞。
高自报家门是范乡长的老姑。咱俩原来是一个堡子的,父老乡亲,小米饭把你养大,胡子里长满故事,想没想起来。范乡长愣是没想起来。高又开始启发:你上中学那天姑去送你,你回头跟乡亲们一摆手,老姑的心那,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赵老蔫紧紧跟上。这都是哪跟哪啊。范乡长说歌词是想起来了,老姑还是没想起来。可贺的是赵老蔫却捡来了一个“老姑夫”。差辈儿是赵本山时常用的包袱。
范乡长升任乡长,高却说“上哪说理去”,赵老蔫说范乡长是雷劈出来的。高挺明事理,赶紧出来圆场“哎呀乡长他可不是那个意思,他的意思是说:霹雳一声震天响,来了小范当乡长,领导农友闹革命——”。赵老蔫“啊恩恩哼恩恩哼”给老婆伴起奏来。把范乡长整得蒙头转向,一头雾水。接着二人就给范乡长戴开了高帽:乡长你给咱们全乡办了多少好事,从普及科学种田,到开发粮食项目,你今天去银行,明天跑科委,你真是操碎了心,磨破了嘴,身板差点没累毁。“还给寡妇挑过水”赵老蔫冷不丁又来了一句。大事一年干老了,香港回归,三峽治水,十五大召开,江主席访美,这一年把你忙的——。我们衷心祝愿乡长,年年健康,岁岁平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赵老蔫愣头愣脑又来了一句。把范乡长夸得哭笑不得。
赵老蔫夫妻二人转了一大圈,终于回到了主题上:你小舅子给我们下了最后通谍,说啥也不让我们俩养鳖,说这事要不答应,就把我们那王八捞出来挨个放血。他俩希望范乡长能管管他小舅子,不要无法无天,胡作非为。还把鱼塘承包给他俩。范乡长说:承包鱼塘的事由下一任乡长通知你们,我已经不是乡长了。在此伏下一笔。这一笔既让赵老蔫夫妻俩认为范乡长下台了,又体现了范乡长是个好领导好干部,也体现出范乡长作为一个普通人的人之常情。
听说范乡长下台了,夫妻二人是又要水又要烟又上炕又要酒。还说谁不知道你和你小舅俩合伙承包鱼塘;还说得罪人的事让下届领导说,你里外装好人;还说你就是给我喝云南白药也无法弥补我们心灵上的创伤;赵老蔫还创造了一套犯了错误就改,改了再犯,犯了再改的逻辑;赵老蔫又挤眉又弄眼又噥嘴,把高老婆子好一顿剋,终于当了一会顶得住,说了算的男子汉;范乡长一句“喝酒”,赵老蔫误认为给王八喝酒,闹出了笑话。当知道产房传喜讯,人家升县长时,赵老蔫一下从炕上掉了下来,高老婆子也吓得直说鱼塘我们不包了,真的不包了。夫妻俩的对话偶然与范乡长在电话里的通话对上了号,更是把俩人吓得战战兢兢。把中国人怕官、崇官、敬官的现象形象深刻地揭示出来。这一现象的产生是由于官员的权力过于集中。一切事情必须由领导点头拍板,否则一事无成。也不乏个别领导私心严重,打击报复。也由于人们缺乏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如果人们不怕官,只是崇官和敬官,那么就是领导真正服务于人民,整个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范乡长告诉赵老蔫夫妻二人,下一期鱼塘还由你们继续承包。照应了伏笔。他们俩真是很幸运,遇上了范乡长这样的好领导。范乡长清楚地知道他小舅子干啥啥不行,喝点酒就知道闹腾,鱼塘绝不能承包给这号人。没有直接告诉鱼塘还由你们承包,是因为“我也忙了一年了,我也想过个消停年呐”。体现了一个普通人的人之常情,也道出了领导者的酸甜苦辣,也道出了领导者的不容易。
小品《拜年》在反映现实生活中有深度、有广度、有高度。在欢笑之余,给人们很多的启迪和感悟。
高秀敏与赵本山合作的小品中,高秀敏大多数表演的是配角。在《拜年》中高秀敏与赵本山基本上是平分秋色,高秀敏的戏份略多一点。是很靓丽的主角。憨憨的外表,高门大嗓,夸张的肢体动作,诙谐幽默的语言,准确精到的表演,收到了很好的喜剧效果。高秀敏的“傻“是憨憨的傻,直直的傻。如戴高帽他就乐,戴高乐么;,你都当乡长了,上哪儿说理去;父老乡亲,小米饭把你养大,胡子里长满故事;默默无语两眼泪;霹雳一声震天响,来了小范当乡长,领导农友闹革命;你就是给我喝云南白药也无法弥补我们心灵上的创伤;赵老蔫喊范乡长老姑父时高老婆子傻笑一气;高老婆子要乡长进屋坐时又傻笑一气;三胖子,给你撸下来就算对了。高秀敏不管如何“傻”,观众在心里都真正接受了她这种“傻”。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高秀敏给观众带来的欢乐。
写于2013.10修改于2019.8
作者简介:1952.6出生,辽宁省庄河市小学退休教师。热爱文学,喜欢思考,高兴把所看所思所想变成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