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连载‖小品评说系列(三)
文/任福忠
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赏析
赵大娘的儿子在关键的时刻挺身而出,与坏人进行了英勇的搏斗,将坏人逮住,立下大功。他的母亲一夜之间就成了英雄的母亲。电视台的导演扛着摄像机前来采访,给赵大娘拍个专题片,片名就是《英雄母亲的一天》。通过这个片拍出英雄母亲的光辉形象;反映出八十年代妇女的精神面貌;要反映出这个英雄成长的足迹;还有反映出中国妇女在美学方面的追求。导演真是精心策划,可谓是“高”而“大”,“大”而“全”。具体的拍摄内容导演是这样设计的:赵大娘注重身体健康和保养,每天早晨打打太极拳,跳跳老年迪斯科;赵大娘喜欢唱歌,时常唱一些有意义的歌曲;赵大娘从商店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回来,以显示家庭生活富足幸福;赵大娘重视第三代的教育。导演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可赵大娘一心想着买豆腐,要么“不配合”实话实说,要么风马牛不相及,要么怎么教都学不会。结果每个片段都拍砸了,导演只能空忙一场,徒劳而归。
赵丽蓉是个伟大的艺术家。她的艺术天才不仅挥洒在小品园地,在评剧的表演中也有很深的造诣。她表演的这个小品不仅具备了优秀小品的一切特点和要素,还有她自己独到的表演特点和风格,那就是她表演得小品都有点“傻”,这种傻是装出来的傻,夸张的傻。虽然是装出来的,是夸张的,但是人们依然觉得她憨态可掬、憨态可笑、憨态可爱,人们在心里已经真正接受了她这种“傻”。
《英雄母亲的一天》中的导演扛着摄像机来到赵大娘家,“哎哟,来就来吧,还给我买东西,”说着就去拿导演肩上的摄像机,吓得导演急忙躲避。
赵大娘本来是要去买豆腐,被导演堵了个正着,心里一直想着豆腐,对于导演说得话心不在焉,把导演说成了倒爷,还问倒豆腐吗?导演要跟她讲讲构思,结果她听成了豆腐丝。导演讲《英雄母亲的一天》,她说“不中,不中,一天可不中啊,没那功夫呀,你说那豆腐上午不买,下午就没了。”导演说拍你一天当中的几块,她说“三口人,有六块就够了。”真是“装装傻傻”惹人笑。
导演要拍赵大娘早晨起来做得第一件事,反复启发,希望赵大娘能说点有意义的事,例如早晨起来打打太极拳,跳跳老年迪斯科。赵大娘就是启而不发,把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上厕所”搬了出来。把晚上就想躺那睡觉也扔了出来。至于打打太极拳,跳跳老年迪斯科都没兴趣,而且也不会。还说太极拳和迪斯科都不如警察指挥交通的动作。说着说着就比划上交通指挥。导演只得大声喊停,吓得大娘心跳有点过速。还告诉导演,你说你停了车就堵塞了。赵大娘还真把自己当成了交警。讲到体育锻炼大娘就跟导演甩手,瞎甩引一气。整得导演无可奈何。那就拍拍大娘唱唱有意义的歌曲吧。大娘的《昨夜星辰》唱得还真是不赖,唱腔优美,有板有眼。但是唱着唱着就变了味,跑了调,跑到评剧上去了。导演只能长长地叹口气。
拍赵大娘买东西回来是导演预先策划好的片段。道具也准备好了。导演提示,你买了一兜好东西,鸡鸭鱼肉,什么都有,你高高兴兴,这东西好吃,今天把它都吃了,明天再买。反正是拍电视怎么想都成。这一席话听得赵大娘气不打一处来:买这么多东西我就得借钱,不然下半月就要挨饿。拍电视是拍你的一天还是拍我的一天,拍我的一天我没有这样过过。导演说这都是虚构的。我明白了,就是懵人。观众们开怀一笑。在这里小品向文艺工作者提出了如何正确对待“虚构”这一严肃的问题。同时也抨击了当时虚假成风的社会风气。至于赵大娘怎样进屋,先迈左腿还是先迈右腿,两个人忙活了半天也没整明白,后来赵大娘就单腿横着进了屋,遭到导演的批评。赵大娘要导演把摄像机搁下再拍。把导演搞得哭笑不得。如何走进屋里,在生活中再简单不过,赵大娘就给你整不明白,就给你来个错上加错。这一个片段又让赵大娘给搅黄了。导演的美好愿望又化成了泡影。只好拍下一个单元,听说拍下一个单元,大娘起身就往外跑,“下一个单元姓张,我给你叫他去。”大娘把拍片和住户混淆在一起了。
以上几个片段全部化为乌有,导演只能寄希望拍好最后一个片段,如何教育第三代。一听教育孙子,大娘马上来了劲头:只要孙子一闹就说,你还闹,一会儿老妖精捉你来了。而且就会讲古代故事,牛郎织女天河配啊,阎王爷跟猪八戒打起来啦,小鬼扛着招魂牌啊。听得导演大吃一惊,让大娘赶紧打住。启发大娘能不能讲点有意义的古代故事。然后导演就教起了“司马光砸缸”。光、缸、光,缸、光、缸,赵大娘葫芦搅茄子,把自己搅了个稀里糊涂,把导演搅了个稀里哗啦,把观众搅了个嘻嘻哈哈。教育第三代在“咣当”一声中不了了之。
《英雄母亲的一天》在结构上是两条线索并进。导演的这条线索就是要把英雄母亲拍得伟大、高尚、神圣。赵大娘这条线索就是普通、实在、平凡。两条线索矛盾着、对抗着,推动着小品的情节往前发展。从而衍生出更多喜剧的因素,幽默的色彩,滑稽的格调,让人开怀畅笑。两条线索斗争的结果就是小品的必然结局,导演只能半途而废,空手而归。小品的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以赵大娘去买豆腐开始,又以赵大娘去买豆腐结束。小品用滑稽可笑的表演无情地嘲弄了假、大、空。从反面告诉人们要讲真话、讲实话、做实事。
《英雄母亲的一天》是赵丽蓉老师的早期作品,距今已有二十五年之久。时光的尘封遮不住小品的掠日华彩,长年累月的赏析更加彰显了赵丽蓉老师喜剧表演的深厚功底。《英雄母亲的一天》想把赵大娘塑造成伟大、崇高的圣人,面对赵大娘的质朴、诚实,导演的美好策划只能是空中楼阁。而现实中的赵大娘用自己的表演天赋,用自己的执着,用自己的坚强,用自己的真实,用自己的坦诚,谱写了自己伟大光辉的一生。伟大的艺术家永远植根于人们的心中。
写于2013.10修改于2019.8
作者简介:1952.6出生,辽宁省庄河市小学退休教师。热爱文学,喜欢思考,高兴把所看所思所想变成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