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粗中带甘的鹅肉
文/罗里宁
小时候常听大人说,鹅肉、马肉一类的食物,热气、有毒性,非迫不得已,不要去吃它。
稍大了以后,有了一点常识,才知道鹅肉是可以吃的,并且还是一种美味呢。因为鹅肉肉粗,我们平时在各种宴席上难得一见,更不用说能够经常吃了。

周作人在《吃鹅肉》里说,鹅肉,“因为肉粗,平常新年请客或较好的忌日酒桌上都不使用,在饭馆里也不预备这一套菜,有的只是鸡鸭。我却就是喜欢它的粗里带有甘(并不是甜)味,所以觉得比鸡鸭还可取。”我对于此,颇有同感。

第一次吃鹅肉,就被它那种粗中带甘的味道所吸引。鹅肉筋道,有嚼头,慢慢咀嚼,甘味就会跟着出来。鹅肉的做法,我们这边,通常都是白水煮,做成白斩。吃白斩鹅,最讲究用于蘸点鹅肉的那个酱料,酱料调好了,鹅肉的味道就会得到提升。

广东人喜欢吃烤鹅。我在广州吃过烤鹅,感到皮脆肉香,还夹带着用于烧制烤鹅的木料的香味,吃起来熏香可口。顺德的烤鹅,在吃法上又有别于广州。广州的烤鹅,是夹了鹅块蘸点着酱料吃,而在顺德,则是把酱料直接淋在切好的烤鹅上。这样吃,又是别样的风味了。
近年来,我们这里也有烤鹅上市,在许多卖烧鸭熟料的摊子上,都可看见一个牌子,上面写着“今日有烤鹅”,可见烤鹅也是颇有市场的。

烤鹅好吃,但多吃会油腻肚子,特别是凉了以后,那皮脆肉香的口感就会减去不少。
我最喜爱的,还是客家的砂锅鹅肉。有次路经广东河源,受到诗人郁林君私款的盛情款待,有幸吃了一回客家砂锅鹅肉,十分难忘。它是把砍切好的鹅肉放进砂锅里,配上客家大料,焖好以后连锅一起端上桌,打开锅盖,香气扑鼻而来,即刻让人垂涎欲滴。这一锅鹅肉,把它那个粗中带甘的特点,表现出独有的味道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