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钩沉)蔡一鸣的诗路历程(七)
初读蔡一鸣于1942年左右写的《乌门纪事》诗,只能去表面化理解。当我深入了解他的历史后,重读这首诗,我才知道蔡一鸣先生当时在武义任县长时,一方面要组织抗日,另一方面要和国民党顽固派作斗争,为此受到过国民党当局的处分。
蔡一鸣在自传中曾经回忆
了几件事:“1943年的冬季,在丽水召开全省行政会议,我也前往参加。讨论的结果与我们武义有关的有三个问题。一、地方士绅不能留在沦陷区,为敌人所利用。武义对这个问题是做的比较彻底的。凡是稍为有一点社会威望的人士,我都早已请他们撤出,在我们所控制的乡村内居住,或把他们安排在县属各机关工作(注:当时武义有名望的王树堂、王融治、何葆仁、何玉聪、童乐埙、徐可权、王柳村等都被邀请到岭上乡驻地,叶一苇等被安排在县府工作)。二、沦陷区也要实行征兵。这个问题我是不赞成的,理由是沦陷区一经实行征兵,会使适龄的壮丁都逃往敌区里去,对农村劳动是有损失的。但这一意见被黄绍竑(时任浙江省省长)所批评。(由于我征兵不力,1944年年底,省军管以我不能完成派额任务,受申戒一次。)三、为了响应乡镇生产的号召,要求以乡镇生产所得来达到维持自己的经费,曾召开全县乡镇会议,商讨办法。还通过一户一鸡运动,由乡镇发每户一只小鸡代养,养大后交公。后被村民误认为鸡捐,最后宣布这一办法作废。”
蔡一鸣在另一次回忆中说:“大约是在1944年间,曾奉省会要各县举行党政联席会议,这是个‘防止异党’活动的会议,而且要限期呈复。我在武义县曾召开过一次会,出席的有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何如圭,三青团书记程汝台,临时参议会议长蒋卓南,县政府是指定民政科长叶蓁主办的。开会时我问他们关于本县共产党活动情况,何如圭发言说:‘民国廾十八九年间武义共产党活动是很利害的,四乡都是共产党,当时县长xxx把共产党员的头杀下来挂在城楼上,以后杀的杀,死的死,逃跑的逃跑,近这几年来,就再没有共产党的活动,仅双坑乡有个共产党员已出门十多年,没回来。’因此我在会上说,对这个工作没有资料可汇报,以后不再召开会议,问大家意见,都表示同意。于是把这次会议情况报告了省府。当时我知道,何如圭的女儿是共产党员,有一次出门回家,父女俩吵了一架。蒋卓南与我较接近,说他的儿子到延安去了,近十年没有音讯。另外倪云腾也是共产党员,我已委任他在白阳区署任指导员。何如圭是一个恶霸,反动至极,对武义任何事件,都要操纵把持,我曾想暗杀了他,可惜没有机会,一九四八年被应飞枪杀了(注: 何如圭于1948年4月28日,被陶建的武工队处决在城郊的白溪村。)”
蔡一鸣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展开工作的,因此他在诗中说:“频驚风鹤际,捧缴到乌门。吏已东西散,兵惟老弱存。宜先整图籍,力劝事田园。生聚筹恢复,相期共细论。”
2019.8.23.夜
古梁,原名邬浩良,江苏无锡人,生于1947年。1954年随父母全家迁入武义县,武义成了第二故乡。一生经历坎坷,当过学生、农民、工人、也从过政。从学生时代起,就爱好写作,喜读书,阅读广泛。1994年版《武义萤石志〉为编辑; 2010年版《武义县志( 1985~2005)》为副编审;2015年版的《武义财政税务志》为编审;2017年版《武义交通志》为顾问; 2011年至2016年与人合作,创作了(寻访武义古村落》三册,近100多万字;2014年出版专集《武义历史钩沉》; 201 6年出版诗文集《你好,我的蓝天白云》;2018年,出版《古梁诗文集》。民间历史学者,现任中华明招文化学术委员会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