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狮方醒 9
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
作者/三木秉凤

日本,是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唐宋时期中华文明对其影响甚大,因为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王道政治对周围的蛮昧民族及其建立的国家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华文明不仅仅传给日本,包括朝鲜,也包括通过丝绸之路中亚、西亚的诸国,也包括东南亚诸国。长期以来中国已被中华文明熏陶的非常温和,虽然当下欧美敌对势力鼓吹“中国威胁论”,但历史上中国绝对不是内法外兵的扩张性、殖民性、侵略性帝国,自古中国以卫国战争为主,北修长城以阻匈奴,沿海设防以拒倭寇,中国对少数民族实行的和亲政策,例如文成公主入藏、昭君出塞等就是温和外交的典范之笔。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除少数民族统治中国时期元、清时代的蒙古、满族形成的帝国主动扩张以外,五千年来炎黄子孙形成的王国几乎生生不息于黄河中下游流域!中国对于南越、西戎、北胡、东夷四方民族的侵扰,大都通过和亲、安抚、援助等睦邻友好的外交方式解决诉求!但日本大和民族却是个例外。

据说日本人从血缘关系上看属于秦人后裔,是秦人为秦始皇寻找长生不老之药东渡日本列岛与当地原始居民杂交而形成的大和民族,日本人从衣食住行到文化灵魂都流着中华文明的血脉。从秦、汉到唐、明及大清中期之前,日本人除了以海盗夷寇形式出现在东南沿海外,整个日本大和民族基本上尊重中华王国的政权与文化。
日本是个狭长的岛国,没有战略纵深与资源优势,日本人骨子里有种狭隘心理、扩张心理,且充斥着武士道精神,在以武士为骨干的日本幕府曾控制日本政权八百余年,直到明治维新时结束。近千年来,日本一直对将周边地区虎视眈眈,如琉球王国,台湾,朝鲜半岛及中国东北等地,妄图纳入其势力范围。明清时期我们无论是东南沿海打击日本海盗还是朝鲜战场打击日本侵略,中国皆取得胜利。中华文明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胸襟宽阔,德纳四方,通过诸葛孔明对西南少数民族的外交政策可见一斑,孟获的七擒七纵就是典范之笔。中国人以智慧、德行、外交、和亲等和平方式来安抚周边民族邦国,并以德服人令其归属中央政府。这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东方智慧选项。但对于日本大和民族,却上演了农夫与蛇的故事。

中日甲午战争之前,东亚及南亚都处在西方列强的瓜分之中,在中国进行“洋务运动”时,日本也开展“明治维新”变法,但日本无论如何“变法”,其人口、地域及装备还是远远落后中国。《孙子兵法》曰: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按照孙子兵法智则,国土面积、人口数量与装备优劣将决定战争的结果。1895年之前,日本海军的舰艇吨位还是军队数量弱于中国,但日本人却用四两拨动千斤,举全国之力用极小的代价消灭北洋海师,并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不仅割让台湾与辽东半岛,赔款之巨也震惊世界。日本从此加入列强狼群,祸害世界近五十年!

中日甲午战争,相对强大的中国为什么反而失败?技不如人还是器不如人,当时通过洋务运动,西方先进技术已经学到并开始实践,但中华民族深深反思着!甲午战争也宣布“洋务派”运动的彻底失败!一个工农业产值及人口不足于大清王朝十分之一的日本,却打败了大清王朝,从羔羊变成猛狼。日本明治维新其实走向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的老路,而甲午战争之后,中国要求维新变法的呼声不断高涨,此时以康有为为代表的改良派渐渐走向政治舞台的中心,并受到光绪帝的支持。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于2017年 2月以微信文化群的形式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文化队伍,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三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