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与文化”再评
作者/三木秉凤

缘尘击沙,惟金自伐。如果站在万年文明历史的高度与宽度去观察人类社会文化现象,我则直言:文化载道,知识关术,文化若浪淘之金,知识似流浊之沙,文化万古传承青春如住,知识推陈出新滚滚朽逝。江山为谁曾折腰?偃武修文理自高,浪花知识多劫淘,难观沙砺非颠倒?
几千年来,世界各族人民各自为政,在宗教、哲学、科学等各方面各自发展,缺少统一的顶层思想设计,此为人类意识形态斗争的源根所在。而作为文化之共性!宗教、哲学、科学三者在宇宙的真理探索上却是永恒的一致。穷物致理以致于命,乃大学之道,故四书《大学》中先格究万物之理,后其道至。古今中外对于文化与知识的关系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邪正莫辨,鱼龙难分!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如果对事物没有自我辨别能力,没有自我心灵悟证能力,却又将传承千年以上的古今中外圣人之言予以扬弃,此人,此家,此族的信仰危机近矣,一种思想是否正确,必须经历千万年以上的历史检验,方为后人落实。人类如果没有对大千世界的持续性,超越性,深入性探索,并经亲身感悟,最终只剩迷茫之心。老子《道德经》第一章告诫我们“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即言在解读大道之理时,如果用语言文字来给道理下个定论,这个文字所载之道就不是宇宙恒常之道。文以载道,文化其实就是“道”的文字载体,我们用平常思维之心所感悟到的外界事物,仅仅是个表象,犹如人体着病,我们看到的是身体的外在显象,中医看到的是经络气血的内理运行。故人间正道是沧桑,道只能用心去领悟、感悟、体悟,而非依靠文字、思维、意识去认识它,把握它,因为“形而上”之道已经超越了物质的层面。人若只看到支配四体的大脑中枢,而看不到支配精神的心灵之枢,只看到阴,看不到阳,只看到物余,看不到心德,《易经》所言的“厚德载物”就成了一句空话,我们做事就易失本逐末。

如果我们不明了宇宙本体及其规律,只看到有形的星辰日月在运转不息,我们就会在迷信、迷惑、迷茫中迷失自我,钻入了物质世界的牛角,而难以自拨!在宇宙的世界里,灵魂与肉体,物质与精神,有形与无形,阳天与阴地,日月与虚空,圣人与凡夫,君子与小人,几乎所有对立的东西,都在矛盾变化之中又统一于太极之体。是故佛教言:色空不二;道教言:有无相生;儒家言:天人合一,皆为大同大通思想。

人生之高度,来自文化之悟,而非知识之博!文化是文明的灵魂,人生高度源于灵魂参悟宇宙本质及规律的高度,即悟道、修道、行道的层次。王安石言: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这也许就是大彻大悟之后的一种观世状态。古之得道行道传道之人,天有道则治世辅君,无道乱世则隐于深山密林之中,以诗章之美,嚼蜃楼梦幻,寓文鉴道,寓章存世。他们在虚实之间,言可天高海远,思可竹溪古今,不拘一格之风,不留名利青楼之情,故其言行思德与日月同辉,普天有睹,以负阴抱阳之极,阔土载舒。且以其为乐! 以朦胧意境,书尽虚怀腹华,待晚月归云,又黯入竹深,清榻神临,焉不得自在乎?太极圆融,世无二理。中外之圣所阐述的道理,只是同一道路的不同阶梯所言犹如小学、中学、大学之理。人类之迷茫就来自对真理实践的抛弃,重术轻道,重财轻义,重物质建设轻精神文明。 回忆几千年的世界探索中,涌现出大量的文化思想知识,对于人类己有能力,所有可接触的精神财富,我把它们简单分为两类,即道理与术数,道为文化,术为知识。道理反映的是大道之理,是宇宙人生的本原性问题,规律性问题,超越形而上的问题,它为人类揭示了宇宙永恒不变的东西,它解决的是精神的问题,是心性的问题,是自性的问题,是人类智慧上的问题,是人生战略性问题。而术数则解决的是纷繁琐杂的现象世界的存在状态的问题,是有形有象的东西,是人类的衣食住行的问题,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我问题,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问题,形而下的问题,属于聪明巧辩的问题,人生的战术性问题等等,凡是变化着的事物现象,都是术数的范畴。 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家,神学家,哲学家,科学家,心理学家,精神学家,他们对宇宙探索的方式方法只有三条,一是圣者从道入手,二是聪者从术入手,三是智者道术并进。不管从那个频道切人屏幕,只要志行于身,终皆在山巅会于一道。以道御术,然后返术归道,这是人类历史的必然,中国百年文化运动,我们打碎的不仅是祖传的文化信仰,还击中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命门,今人让知识变成了文化的主宰,以术御道?这才是时代价值观的乾隆颠倒!

文化与知识具体就体现在本质与现象、道与术、规律与实践、智慧与聪明、义与利、战略与战术等等的坐标与定位上,普通百姓可以不所在乎!但世界级的各色政客家一旦为了集团利益而故意黑白不分,那么整个人类社会也就因之迷失方向。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于2017年 2月以微信文化群的形式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文化队伍,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三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