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My诗刊】第20期『馨楼诗话』
1. 陶发美评析刘合军《不要给我那么大江山,我不能弯腰清扫》
不要给我那么大江山
我不能弯腰清扫
文/刘合军
江山多,庙也多
也就要更多的灯火和香油,更多的尼姑
向泥胎的神交出自己的心
这几年我少拜庙了
不是见不到僧人和尼姑化缘
而是对神的微笑不可意会
我是个自私的人
不能接受
他对每个人都许以江山
有诗意就有江山
文/陶发美
刘合军这诗的题目有点长:《不要给我那么大江山,我不能弯腰清扫》,除了标点,有十六个字。一个题目刚好抵上一首古诗《十六字令》的字数。这个题目透出的重要信息,就是作者的信念、气节和立场。这里的“江山”也似给了一个消极的定义。它或与皇权、神权、威权连在一起了。
这诗的第一情绪是什么,是什么事情的触发,我不妄断。毕竟,诗的字面行动可以把我带向一片广大。“江山多,庙也多”,这个开头有一种世俗的震荡感。这里的诗意则在于人与神的关联。
说到人与神,这话题有些远了。最远的要说到希腊诸神。作为一个域外人,我一直觉得那个地方有很多神秘的舞台,舞台上人神共舞,很刺激,叫人惊心动魄。为什么希腊的神那么多?那么栩栩如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荷马那样伟大的诗人,他们造神,信神,也传播神。当然,代表诗歌的神是决不会少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化身为神的也多。在希腊,确有一些英雄人物一路演变成了神。
说到人与神,就不能不说到江山。一种是争江山把人争到神的位置上了;一种是争江山一旦有了大功劳,就可能把自己争到庙里去了。我们的一些皇帝就喜好修庙。皇帝们以为,修庙可以安稳江山。他们除了江山情结,还有不甘心。他们有了功劳不甘心,有了思想、有了理想、有了意识形态也会不甘心。不甘心又是什么呢?那就是人性的一个问题了。一个皇权的利益最大化就是得江山,还有不少得美人的,暂且不说。他们人死了,也要做一回神,皇权转化为神权了,皇位转化为神位了。人都不在了,还要倚靠江山来接受供奉。从一个意义上说,所谓庙,它还是皇权下的江山的一个泡影。
杜牧说,“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有说,南朝寺庙还远远不止这么多。看这两句诗,好像也不只是什么寺庙、什么楼台多不多的事。从这诗里,我们恍然看到了一幅大厦将倾,江山飘摇的画面。要说起来,什么神、什么庙、什么皇权、神权、威权,还真的都与什么江山脱不了干系。
我们这个民族也真有意思,皇帝因江山造神造庙,普通百姓也因江山造神造庙。如乡村里的土地庙,它们矮矮的身姿,蹲守在村头一角,显得鬼气十足“土可生万物,地可发千祥”。在老百姓这里,土地就是江山,失了土地就是失了江山。要守土地、守江山,单靠人力不行,就想着要造个神来帮忙。
现在,刘合军说:“江山多,庙也多”。庙多了,心思多了,欲望多了,香火就多了。此话不假。他说,“这几年我少拜庙了”,这里是不是还有什么特定的情绪和寓意,依然的,我还是不好说。我只想说,他是站在人的位置,对神施以考问;反过来说,他也是站在神的位置,对人施以考问:
“这几年我少拜庙了
不是见不到僧人和尼姑化缘
而是对神的微笑不可意会
我是个自私的人
不能接受
他对每个人都许以江山“
这两种考问的交织,是这首诗的一个妙趣。神都把人看透了、摸透了;人想什么,要什么,神就会给什么。诗里说,“对神的微笑不可意会”。这是正话反说,人之于神,肯定能意会的。神在那儿一副自有心机的样子。看着你们浅陋的人类,它焉能不笑?神摸透了人,看透了人。而人也看透了神,也摸透了神。人一面造神,一面把人性的桎梏给神套上。而最终,神也不是吃素的,像是现代的人工智能,它还会把桎梏还了回来。什么江山啊?江山就是一最大的桎梏。
刘合军说,“我是个自私的人”。什么神也太媚俗了,见人就许愿,许的还不是一般愿,而是许以江山。这诗的讽刺味道十足。作者是在代表人性在说话,是在代表桎梏里的人性说话。
在文章的开头我就说了。诗题里的江山已是有了一个定义,作者把自我价值观的东西放进去了,它与皇权、神权、威权脱不了干系。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我现在不关心范先生的思想境界,而只关心“庙堂”二字。庙堂本是朝廷议政的地方。但在我的想象中,皇帝依庙堂而居的那个派头,就是一个拥有江山的派头。庙堂之高,确实能看到江山的某种影像。
我以为,刘合军在诗里说的江山,再放大一点看,就是一个虚化的人性大截图。作为诗人,他就是要一把揭开这个大截图。看来,那个大截图上的江山不是我们喜欢的,也不是我们要膜拜的。
因而,只有在这样一个大截图上,我们才看到了人性的懈怠和丑陋。也就是在这样一个大截图面前,我们才看到了一个诗人的俨然和凛然。
至此,一首诗的赏析结束了吗?我还不想结束。刘合军代表人性在说,他有不喜欢的“江山”。那么,必然的,他应有自己喜欢的“江山”。我想着,如果把“江山”放到人的观念里,或心灵里,它是有多个表现的。
本来,在我们的汉语里,江山是很有气度、很有尊严的一个词,也是我们必须以信念和生命来守护的一个词。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们可不要忘了,就是这个清初的赵翼,他给了历代诗人们最好的一个赞美;也就是他,第一个把最美好的“江山”二字送给了诗人。
哦,有诗意就有江山。
这个江山,才是傲视一切皇权、一切神权和一切威权的江山;这个江山,才是从一个人性的大截图里跳出来的江山;这个江山,才是今日华夏诗人们所祈盼,所致敬,所祝福的江山!
…………………………………………
2.春不风度评析淑文《高脚杯》
高脚杯
文/淑文(新西兰)
丰满的胸,高挺
华尔兹抛出红色弧线
提起脚跟,足音清脆,果断
一曲初见,一段离歌
让一个夜晚出现断层
让一个举杯的人
满怀惆怅
【春不风度评析】
物象与意象的链接,作者对物体内外特性的挖掘,以及事件的展开,将情感融入文字,很是靓丽佳作!
物体流线,与人体的美结合,语言精新,华尔兹抛出红色的弧线,将人,物,景,情,巧妙融进诗意,诗的内涵丰富,充满想象空间很大,欣赏!
意境延伸,扩展内涵,入一个动人的故事,由杯喻人,有歌有舞,饱满的文字与情意绵绵,一幅优美的环境,把人物内心刻画出来!
小诗语言凝练,新颖,想象新奇,抓住事与物的内涵,借酒浇愁愁更愁的意境,完美呈现……
……………………………………
3.千古一醉 评析陈金茂《空酒瓶》
空酒瓶
文/陈金茂(美国)
站在窗台上,苍茫
暮色,如一袭披风落下
心里早就没有一滴酒
空荡荡的,正好
用来装盛许多心事
甚至能装得下
这欲明未明的满天星辰
哦,谁是
可以倾其所有的杯?
——不必是
精致绝伦的琥珀夜光杯
也不必是
贵气四溢的高脚鎏金杯
只需一个能容下
所有呓语的器皿
一个粗瓷大碗,足矣!
蔚蓝色的火焰
总在沉醉与清醒之间
闪烁其词,欲言又止
一阵风走过
空酒瓶发出自嘲的 唿哨
在漫漫长夜里
留下了一阙 绝响
【千古一醉评析】
意象是诗歌的本体,一个好的意象就是把一个富有意蕴和意境的世界完全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暮色苍茫”中的我,就是那只空酒瓶,就是那只可以盛满许多心事,又可以盛满“满天星辰”的空酒瓶。然而,我要把这一切倾诉给谁呢?我要求的并不高,我只要求一个”粗瓷大碗”,然而,在这茫茫人海之中,在这包罗万象的宇宙之中,谁又是我可以倾诉的对象呢?这一连串的意象的描绘,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孤独的,迷惘的,忧郁的人生感,让读者完全沉浸在人生悲歌的感动里。人的一生,就是在这个半醉半醒的旅途上,在一阵清风里,留下了“自嘲的呼哨”、“一阙 绝响”。赞而荐之。
……………………………………
4.眺 望 评析曹红雨《我的镰刀》
我的镰刀
文/红雨(美国)
我的镰刀 能认很多北美的杂草
狗尾巴草 野苜蓿 马齿笕
当镰刀收获大堆肥嫩的野草
我就想起故乡黄土高坡上
那群低头觅食的牛羊
我的镰刀,能认出很多北美野菜
荠荠菜 灰灰菜 酸酸菜
当我的镰刀收获这些野菜
我就想起每年夏收后的饭桌上
新麦面的油饼在炊烟里飘香
我的镰刀 也能认出很多北美草药
柴胡 连翘 蒲公英 车前子
当我的镰刀收获一把草药
我就想起每年秋收过后
把秋天咳嗽得红彤彤的爹娘
我的镰刀 却无缘结识北美的庄稼
它熟悉的大麦小麦 玉米高粱
只生长在梦中故国的土地上
漫长的冬夜啊 它就倚挂在墙
盯着壁炉的火焰想风雪里的故乡
[眺望荐评]
此诗立意清晰,构思巧妙委婉,一把镰刀收获了游子的思乡痛,这种切割干净利落。最后一节,以“大麦小麦 玉米高梁”寻根找源。“盯着壁炉的火焰想风雪里的故乡”以浪漫冰冷的笔触把思乡之情发挥到极致,残缺中的自我完整,一种境的抵达。
……………………………………
5. 静 好 评析胡金全《煅》
煅
一一回首复旦往事随感
文/胡金全
昨夜与奥地利国家剧院吴教授聊到复旦大学,让我想起在上海国定路附近的日子,一夜不能平静,睡梦中真的清晰的吟出了几行诗歌(其实,当时我是想起来记录,太自信起床后一定可以记起),但是起床后怎么也想不起来……源于此,吟诗一首:
梦里几行诗
梦醒却忘词
定要捏把风
向那卧着的宁静,掷
让涟漪领路
找回青春时
找回火一一
点亮模糊
烘干横竖撇捺的潮湿
直到燃烧成的文字,放声尖叫
狂舞,狂舞成雄鹰展翅
【静好(英国)评析】
诗题一字《煅》,精简有力,令人联想到煅字原义:放在火里烧。诗人以煅字为题,是想煅什么呢?引发读者阅读欲望,引人入胜。副标题解释了一切:回首复旦往事随感,诗人回首那炽热的青春,想煅人生。诗人以“梦里几行诗,梦醒却忘词”起句,定下了全诗基调,回忆往事,如梦如幻。“定要捏把风,向那卧着的宁静,掷”掷字用得传神,用得妙,如气功大师,看似轻巧,实则却掷得有力,掷地有声,掷出熊熊火焰,抒发了诗人不愿过平静无波澜如睡着的平庸生活,要找回青青期的活力,找回青春期的勇气、冲劲,找回火,“直到燃烧成的文字,放声尖叫,狂舞,狂舞成雄鹰展翅”壮观大气,抒发了诗人追求卓越、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以雄鹰展翅结尾,大气磅礴,豪气冲天,引发读者无穷想象,佳作。


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编委会名单
佛教总顾问
照圆(智华)老上师
文化总顾问
傅天琳女士
法律顾问
徐延爽律师(女)
文化顾问
任立
大卫
刘枫
张富英
李成虎
宋彩霞女士
昳岚(张华)女士
金铃子(蒋信琳)女士
梅依然女士
路军锋
白恩杰
文殊
刘志成
王平华女士
石天
大枪
王永纯
名誉总编辑
子磊
高彩梅女士
罗晓红女士
高巧玲女士
原野
田诗范
总 编辑
释圣静
执行总编
琚 雪女士
常务副总编
郭淑萍女士
副 总 编
沙从兵
名誉主编
德肋撒.李女士
付海平女士
主 编
杨琀
常务副主编
石头汤女士
副 主 编
张新锐, 向思治
佛教文化国际交流部
主任:王磊( 宛城卧龙)
副主任:邹中海,陈金茂
责任编辑:柴义叶女士(一念花开)
简介
释圣静:俗名叶小兵。1971年生,现为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重庆市作家协会会员。‘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总编辑。已出版诗集《月印无心》《乐道》。
曾在上照下圆恩师座下修习礼法;曾礼山西省长治市郊区同兴寺住持上觉下空为授业恩师;在山西太原崇善寺住持上法下海恩师座下剃度出家。

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
由月印无心QQ空间、月印无心直播间,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微博,月印无心微信公众号,以及《妙笔生花文化网一一月印无心佛教文化专栏》,都市头条‘太原头条.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共同组成。 作为《作家报》《长河诗歌》,《天涯诗刊》的编辑巜追梦》杂志主编和大家文学网管理员的圣静师父,有向《作家报》《长河诗歌》巜追梦》杂志等合同作单位组稿和初审稿件,以及向《天涯诗刊》等刊物与网选发刊用文学作品的职责和义务!(无稿费,投稿视作同意使用)。
版权声明:本平台的图片和音频,以及视频等,除了注明作者名称的外,其它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经作者授权发布,作者文责自负,与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无关!
温馨提示:本平台及释圣静所推荐的所有平台,为佛教文化或者文化公益平台。(本平合作单位有:《作家报》《天涯诗刊》杂志社,《长河诗歌》杂志社,《追梦》杂志,大家文学网,等均无稿费!凡投稿者视为同意本规则!
转载请注明来源: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及作者!报刊杂志(选集)等选用,请联系作者和月印无心佛教文化平台,违反上述声明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总编联系QQ邮箱:2649203026@qq.com
微信号:q18100347582
微信新号:q13389616903
QQ:2649203026
博客地址是:http://blog.sina.com.cn/u/6823737399
中国诗歌网主页地址:http://www.zgshige.com/c/2017-08-07/39816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