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 蒜
尹春兰

国庆期间,我回到家乡,和父母一同体验了种蒜的艰辛。
回家当晚,我便投入了紧张的劳动中:剥蒜。说来,这是整个大蒜种植过程中最轻松的一步了。只需将蒜头分离,将大的蒜瓣剥出以备栽种,将中间的小蒜楔儿弃之一边他用。这还不是小菜一碟!我兴冲冲地投入了“战斗”。然而,千头蒜下来,竟是指甲折,指肚痛,眼发花,头发木。看着父亲母亲逡裂的手仍在不停地忙活,只得咬紧牙关,忍了下去……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们便已吃过早饭,来至田中。开始最麻烦的环节:载种。在整得平平的泥土中,按照行距,株距,一瓣瓣将蒜插入。看似轻松,实则苦累至极。这样一瓣瓣插入,要栽种八亩多地,其劳苦程度是可想而知的了。初始,争强好胜的我不甘落后,赶在了父母的前面。父母的“沉住气,这是功夫活,得慢慢干。”我是不屑一顾。但随着手的渐渐不听使唤,腰的麻木生疼,我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看着父母慢慢越我而过,我也只能是望地兴叹了。蹲着干一会儿,跪着干一会儿,再坐着干一会儿,再蹲起来干一会儿……哎,真不知前面已种过的10多天父母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终于捱到了中午。看我已挺不直的腰,挺不堪的模样,父母决定提前收工。虽已近中午十二点,但仍有许多人蹲在地里忙碌着,有许多还带上了干粮和水,一顿午饭在地里就解决了。我不禁惊异于人们种蒜的积极性。父亲告诉我:“现在只要勤劳就能致富。国家对农民的政策放宽了,不收公粮了。虽然种蒜很累,但大蒜的价格比较高,也比较稳,一亩地能收入三千元左右,比种麦子强多了。”父亲还给我算了一笔帐,他种了八亩地的蒜,抛去成本,一年能收入一两万呢。看着父亲饱经风霜的脸但满含喜悦的眼睛,我心里不禁也默默念叨:感谢党的富民好政策!
下午是继续栽蒜。然后晚上继续剥蒜。第三天,继续栽种。至天将全黑时,八亩地的蒜,前后历时12天,已经全部种完!终于可以歇歇了!那天晚上,我早早地便爬上了床,美美地进入了梦乡。
第四天,我早早地便起床了。今天要去铺膜。正奇怪一向早起的父亲为何睡懒觉时,母亲告诉我,父亲浇了一夜的蒜!
一会儿,我家又来了5个人,是我的叔叔大爷们,是父亲叫来帮我家铺膜的。我的任务是在家烧水做饭,因为今天的活儿我干不了。虽然我一再坚持,但父亲就是不同意,我也只得作罢。在家收拾好家务,我便来到了地里,看我干不了的活到底是怎样的。
经过一夜的大水漫灌,地里已成了泥巴潭。父母亲和叔叔婶子们,正高挽着裤腿,光着脚趟踩着没膝的泥巴铺膜。父亲在前面喷洒灭草剂,两位叔叔在拉着薄膜磙子铺,两位大爷在后面拿着轮子压膜,母亲和婶婶在最后面往膜上垛泥巴……脚拔起来,再探进去……一步步艰难地趟踩着。看着他们都笑着让我快回家,我眼里竟然酸酸的。我疾步回家,我要快回家给他们做顿好吃的!
铺膜持续了一天。第五天,在我的一再坚持下,父亲终于同意了我的请求,允许我压膜。任务是把昨天没压好的膜再找找,压好,以防风把膜掀开。虽然干得比父母笨拙得多,脚丫凉得难受,但我还是很卖力地直到和父母一起干完。结果是,晚上腹痛加腹泻。母亲疼得连连责怪我不听话。父亲后悔得肠子都要青了,直怪自己没制止住我。
由于时间有限,我没有参加第六步的工作。那就是抠膜。听母亲介绍,三五天后,小蒜苗儿刚冒芽时,要赶在很早很早的清晨,趁着芽坚硬,用大扫帚轻轻拍打,让其露出膜面。用扫帚拍不出的,再用手一棵棵抠出。要是错过了拍打的时机,芽长长了,只能是往外抠了,会麻烦得很。至此,蒜苗儿才会无拘无束地生长。
……
转眼,好多天过去了。琢磨父母的蒜也要种得差不多了,便打电话想叫父母出来散散心。这才得知,由于今年气温偏高,加之别人家浇地时水又跑到了我家铺了膜的地里,导致四亩大蒜腐烂变质,没有出芽,父母又重新种植!
听了这个消息,心里真是一阵绞痛。父母又该是怎样的劳累!听父母说,好多种蒜人家都出现了同样的问题。只能是卷土重来……!
谁会想到,这一头头大蒜,竟会埋着这许许多多的艰辛呢?!

【作者简介】尹春兰,女,山东济南人,小学教师,以“万物皆有灵”而敬畏自然,崇尚自然,闲暇之余喜欢读书,亲近经典,把心停泊于一处宁静的港湾,朝花夕拾而记录生活点滴,享受清贫而虔诚造句,力争用平白语言,雕镂平而不庸人生,以期触动灵魂,拥抱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