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怕生错命(34)
文/梁测
梁母也看出了三媳妇有了身孕,她心里那份喜悦之情,无以言表。三媳妇进门不久就有了喜,不像大媳妇让她等了几年才怀孕。她想给三媳妇增加点营养,但是平时过日子粗茶淡饭的,她实在拿不出什么好吃的东西给孕妇补身子。这天早晨,她起了个早,到鸡圈里找了两个蛋,在粥锅里炖好,准备端给三媳妇吃。张贤芬还没起床,梁忠实劝她有孕在身多睡会儿。大媳妇赵玉巧刚起床走她房门里出来,看见了婆母端蛋送给三娘吃,嘴一鼓,随即从房里抱出儿子子路,叫子路向奶奶要蛋吃。子路就叫:“奶奶,我要吃蛋蛋。”梁母朝大媳妇瞪了一眼,然后低着头哄孙子说:子路乖乖,这蛋是给三婶吃的,奶奶再给子路找蛋蛋啊!”
张贤芬刚在床上坐起来,听到了他们祖孙的对话,执意不肯接受婆母端给她的鸡蛋。大媳妇在堂屋,阴阳怪气地说:“哎唷,婆婆亲自给你开小锅,你就不要拒理了啊。”张贤芬知道大嫂话里有话,但她镇静地对婆母讲:“老姑,从医院才回家应该补补身子,您端给老姑吃吧!”梁母拿出一副上辈尊严的态度,掷地有声地说:“我说给谁吃,就给谁吃,这个家我还在呢!”张贤芬看着婆母慈悲又尊严的态度,感激而顺从地接过了婆母手中的鸡蛋碗---
梁家一大家子在吃早饭时,张贤芬的母亲提着一小蓝子鸡蛋跨进了门。她一进门就笑呵呵地叫忠梅:“忠梅丫头好些了吧!”梁忠梅正在桌上端着粥碗吃饭,见到三嫂母亲风尘仆仆地来他们家慰问她,赶紧放下粥碗来迎老人。梁忠实和张贤芬也赶忙放下饭碗来一起叫“妈妈。”梁母看着亲家母小蓝子装了几十个鸡蛋,就向亲家母嗔到:“您老也不留几个蛋自家吃吃,我家有呢!”张母拉着忠梅的手,左看看又看看这个丫头,不住地感叹说:“真是个好姑娘,我听小芬说过,她的小姑子,人又俊俏又能干,今天看来真不假!”把个忠梅说的脸红彤彤的。张母又笑呵呵地对忠梅讲:“你这次身体不好,大娘没有给你买什么,就是把家中鸡子生的蛋带来,给你补补身子。”梁忠梅嗫嚅着嘴巴,感激地对张母说:“真是谢谢您的这份心意!这鸡蛋还是给三嫂吃吧,听老娘讲,三嫂怀孕了。”张母听说闺女有喜了,老眼朝闺女看时好象放光似的。但她很快镇定着对忠梅说:“这鸡蛋是给你补身子的,你三嫂要补身子,等鸡子再下蛋给她吃,好吧!”梁忠实一边扶岳母坐下,一边答应着说:“好,好的,妹妹一定不会辜负您的这份心意!”
张母今天来,还有一个重大的喜事要告诉女儿,她说上级落实了她爸爸的工作,还让他到大队当支书;又说他们大队医疗室还想让张贤芬回去工作。这真是双喜临门的大好事啊!梁家一家人听到这个从天而降的喜讯,都为三媳妇张贤芬感到高兴。但是梁忠实的心里,在听到媳妇可以再回他们大队医疗室的消息后,心中有了另一番打算。
梁忠实心想的是:女知青小慧已经到了田不洼小学教学,他算是了了一头心事。现在女知青小明工作还没落实,他正在四处找关系,就是没有个头绪。田不洼大队医疗室原本就有两个老医生在里面,后来支书家的闺女吴二朵也进去了。现在大队会计孙必达的侄女初中毕业没事做,孙会计硬要把她朝里塞,还在僵局中。他设想着能否让女知青小明代替张贤芬到张家庄大队当医生呢?他暗暗地在心头盘算着,但这种吃里扒外的事情怎么开口和家中人讲呢?和妻子讲呢?和妻子的娘家人讲呢?讲出来了后果会怎样呢?他对得起妻子吗?这可是妻子一生的前途大事啊!他习惯性地来到了河塘边,注视着水中小船儿泛起的涟漪,点着了一支纸烟,陷入了深深地思虑中。
张贤芬在听到母亲说她们大队还让她回到医疗室工作,心头的高兴劲儿不亚于怀孕之喜,但她很快皱起了眉头。一是她现在出嫁了,两个大队隔着那么远;二是她现在又有了身孕。如果每天上下班回到这个家,路程遥远的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住到娘家吧,那夫妻就要分开,最主要的是现在怀孕了,小肚子会渐渐地鼓起来.那上班来回的走动多不方便啊.她思前想后,拿不定主张。
张母在女儿的房里,看着女儿微微隆起的小腹,胸有成竹地对女儿说:"你怀的肯定是个男娃!"张贤芬害差地说:"妈,隔着十八层肚皮哩,您怎么就知道?!"张母老成世故的说:"你瞧这肚脐下有一条细细的红线,这肚子又是尖尖的,保准错不了!"说得女儿扑哧笑出声来.张母也跟着有趣地笑了起来.
张母又说:"大队医疗室通知你明天就去上班,他们那里调走了一个医生到公社医院去了,现在正缺人手.一开始你爸不同意你再回到医疗室上班.他说他不想领这个情,他下台时,闺女也跟着下台,现在恢复工作了,闺女也跟着恢复工作.这叫什么?是我不同意你爸的看法,既然他们让你再恢复工作,我们为什么不干?!"
张贤芬听着母亲说的这番话,也明白了她爸爸的一番苦心.她想,假如父亲再干个几年工作退休了,她再被当权者赶家来,那多没有面子啊,还不如在家劳动,图个安稳.再说丈夫对她很好,这夫妻假如分居两地,那多不好啊!她把心中的想法和母亲一说,张母想想也是这个理儿,就依闺女的想法.她叮咛了女儿一句:"去不去,这个主张你自已拿,这世上可没有卖后悔药的啊!"张母坐在床头,女儿温顺地伏在母亲的怀里,母子俩人似有数年不见了似地亲热地拉着家常。
梁家一家子人都以为三媳妇要回到他们大队再做医生去了,连梁忠实都这么认为。谁知到了晚上熄灯后,张贤芬突然抱住丈夫,嗲声嗲气地问他"我回去再做医生好不好?"梁忠实憨厚地一笑:"当然好了,比在田里劳动强多了,又不被风吹又不被雨淋的."张贤芬突然说:"我不想去了。"梁忠实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地问:"多好的机会啊,为什么不想去呢?"张贤芬反诘道:"你想我们夫妻分居啊?"梁忠实听着妻子的一番肺腑之言,感激的紧紧地抱着她。
作者简介:
梁邦华,又名梁测,曾用笔名丁河人,梁宸华,网名:枫林晚,爱生活,金玉良言等。1964年春生,江苏宝应黄塍人。自幼酷爱文学,虽经坎坷,但追求文学的理想绝不放弃。 2008年起开始在网上写作,以微型小说见长,出版发行了《梁邦华微型小说作品专辑》,有作品收录进《宝应微型小说25家》,多篇文学作品入编《中国当代作家作品精选》。长篇小说《不怕生错命》由中国团结出版社出版。有诗作散见于《诗中国杂志》,《故乡就是那红高粱》入选《中国当代诗歌大辞典》,《宝应乱针绣》上榜《当代华语诗歌精华》。
现为《当代先锋文学社》《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小说主编,起点中文网《悠悠岁月情》签约作家,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扬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宝应县作家协会会员,宝应县微型小说学会副主席。
审稿: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小说主编梁测
投稿邮箱:758774822@qq.com
联系微信:a13618258998
《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编委成员:
顾问:刘杰(与海子同时代的先锋诗人,著名诗人和策划家)、周瑟瑟(著名诗人与作家、卡丘杂志社长)、马俊华(暮雪诗刊执行主编)、廖望月(诗天子诗刊创始人)、倪进宝(龙盟诗社创始人)、罗晖(年度中国诗歌选主编,著名诗人)、晓渡(安徽诗歌主编)、晁一民(鲁南作家主编)、荒村(大平原诗刊主编,中国民间诗歌读本主编)
总策划:彭永征
总编:走出象征
小说主编:梁测
散文主编:禾之晓
诗歌主编:柳音
朗诵主编:柳音
特邀编委:
法律顾问:刘明
继续招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