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西口
文/秋水长天
也许是从小生长在黄土高坡,听惯了那耳熟能详的故事,
也许是那首民歌走西口的曲调过于缠绵哀怨,
离开三晋大地三十多年了,
可每次看到农民外出打工,
就会想到走西口,
曾经看过电视剧“闯关东”,
被里面的故事情节吸引,
为山东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鼓舞,
也曾看到过“走西口”,总感觉拍摄的不如闯关东那样荡气回肠。
山西人民在清末民初,去蒙古草原谋生,抛家舍业,背井离乡,举目无亲,辛勤耕耘,书写出了无数可歌可泣,肝肠寸断的故事,不是生活艰难,为了养家糊口,不至于在灾荒年间饿死,谁愿意去人迹罕至,狼群出没的地方,撇下年迈的爹娘,新婚的娇妻,哭啼的儿郎……
内蒙之所以繁荣稳定,与山西人民的走西口密不可分,汉民族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动了草原游牧民族的发展。
充满危险的古老关口——杀虎口,记录着衣衫褴褛,骨瘦如柴的流民,也见证过一次次衣锦还乡的幸福。
“哥哥你要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那哥哥的手,送你送到大门口,哥哥你出村口,小妹妹我有句话儿留,走路走那大路口,人马多来解忧愁,紧紧的拉住哥哥的袖,汪汪的泪水肚里流,虽有千言万语难叫你回头,只盼哥哥你早回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