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 失 的 庄 园
王青兰

在济南东南二十多公里彩石镇,有一个叫捎近的小山村,捎近村位于彩石镇西南方向的深山老峪石泉山谷内.不到山前不见村。汽车经过狼猫山水库西岸,沿沟谷新建不久的盘山公路蜿蜒而行,几经峰回路转,方到捎近。阳光明媚,山间原野格外亮丽,空气通透,弥漫着些甜滋滋的成熟的草香,让人不由自主地昂首闭目张臂转圈深深呼 吸拥抱这里的一切。
捎近村由外捎近、西捎近、东捎近三个自然村组成。明清时期,此地为鲁中地区去泰山进香的近路,故名捎近。捎近村名还有一说,因此处山叫稍金山,又名稍金。清朝《章丘县志》记载:“考巨合源,出章丘县西南百里长城之拔朔泉,流经塔窝南,折而西北流至两岔河西南,会稍金山、康泉、南泉、东泉、泽科诸峪之水。”
据有关人士考证和当地流传,清朝中期,章丘西关大户高即霞因助僧格林沁“剿捻”有功受皇封“世袭云起蔚”,得到丰厚赏赐,并获“金山”一座,即现在的稍金山。高氏随在此大兴土木,修路、建桥,营造庄园,起名“石泉山庄”。山庄为古典园林建筑,设东、西两院,既仿高家在章丘西关居所,建有楼台亭榭,过厅厢房,高堂大屋,高墙大院;库房马舍,磨坊柴房;名花贵木,极其奢华。又有山地城堡建筑特色。东院四周皆有岗楼,设有炮台,防御战乱 ;东院北面为楼房,青砖灰瓦,高不能攀。楼下设有青石雕砌的密室暗道,为藏金银珠宝之用;大门建有双层防护防盗;就连砖砌的墙缝,也颇为讲究,建筑上称为“钱缝”,即一枚钱厚.主家在墙两头放上钱,泥瓦工匠拉上线,泥灰均匀和钱一样厚,主家只要验住工,两边的钱即为工匠所有。如此等等不一赘述,这在当时堪为豪门庄园。
追溯高家历史,能建起豪门庄园便不以为然。明洪武年间,高氏由河北迁居章丘明水,历三世迁绣惠,又历七世移居西关。高家四世时就已是名门望族,与当时的旧军孟家齐名并联姻。晚清时期,在章丘就流传“西关高,旧军孟,两个大财主,谁人不相知。”由此可见高家的富贵名气。
我们一行在捎近外口停车驻足,四棵高大的千年古柏傲立村口,闯入视野,像四位饱经沧桑的老人迎接我们。沿路往前南行一千多米,便来到石泉山庄即现在的西捎近。
西捎近三面环山,晚秋时节,满山红叶翠柏,景色怡人。这里大约住着十来户人家,房舍大都是高高的红瓦房顶,青色的厚厚的高高的水泥院墙,油漆的红红的铁大门,无不充满着现代山村农家的气息。在乡村旅游盛行的今天,远离闹市的山村不再是被遗忘的角落,这里也一样,早已被山外的游人常常踏足,充斥着一股较强的“农家乐”味道:住户的大门前,或院里院外,挂着或酒家或饭庄的色彩斑斓的农家乐的宣传板牌,有的挂着一串串红灯笼,有的紧挨房舍搭起简易的钢筋玻璃钢瓦棚舍,内放几张供游客吃饭的小方桌,小方桌周围放着几把杌撑子,有的门前还摆着果菜篮子或鸡蛋筐子待卖。
在红砖瓦舍之间,凸显几处残墙断壁、破败不堪的院落,倾诉着世事的变迁,这就是现代仅存的当年豪门山庄的遗迹:历经上百年风雨的侵蚀,一块块精凿细刻的大青石雕砌的墙基依然稳固,水磨青方砖砌垒的墙面有的斑斑驳驳,有的依然平整平滑,砖缝依然笔直如线,还有腐败了的雕花窗棱,随处散落着的精美瓦砾,无不诉说着庄园当年的气派。
在破败院落的西南方,有七眼长满绿苔的古井,按北斗七星方位排列建造,很让人觉得有些神秘,也是当地一个未解之谜。七眼水井,皆青石砌成,雕着古拙,一块巨石中间或两石中间凿出井口,井沿上雕刻着吉祥的图案。据说当年每眼井均配有辘轳、石桩、渡槽、石槽等,甚是讲究, 单就古井建造及周边铺就的青石,皆石匠精心斧凿,可见当年庄主的土豪之气。只可惜现在这七眼井都没了当年富贵齐整的装束,裸露着上体承受着随便的践踏。
在东南山半,我们看到有一株古树挺拔在那里,其外围三面被村里用块石垒了高墙保护,建了平台供游人瞻仰。而远远望去,护树的这堵石墙像座岗楼,又像座炮台,树身周遭围了铁栅栏让人亲近不得。古树现在高有丈余,身粗有成人一大搂抱,树皮粗糙,满身有很多伤疤,却依然枝繁叶茂。每到春天开满流苏样白花,彰显着生命的顽强。此树名为流苏,当地人冠以美名“降龙木”,俗名“牛筋树”,并笃信其树能“解毒辟邪” 神奇功效。树龄据说已有上千年,先高家庄园扎根在此,春来秋去,岁月已赋予它灵性与仙气,让人崇拜和敬仰。 或许,它已是高家庄园从兴盛到衰落的唯一见证。
漫步石泉山庄,一路看到的古树、古井、石槽、石碾、石磨、石墙等昔日高家庄园的痕迹,感慨颇多。星转斗移,高家庄园早已废弃消失。昔日高家庄园所用,早已随庄园作古。当年的庄主走了,留守庄园的佃户却成了今天的庄主。高家庄园再豪气,也没有现代捎近人滋润。你看现在的捎近人, 村村户户通了硬化路、通了自来水、通了有线电视,通了网络。家家住着宽敞明亮的大房子,有的还买了小汽车。登山有了步道,稍金山顶已建起了高档会所。村里的土地已全部流转,捎近人跳“农”门出“山”门,脱了“农”装换“工”装成了产业主人。多少用度可是当年高家庄园所能有的?!
从高家庄园的兴衰想到,那个时代有钱的城里人到山里建庄园,是为躲仇人、避战乱,防贼防盗,藏宝藏富。现在很多城里人时尚地追逐“原始”、回归自然,为避酷暑、防雾霾,养生休闲,趋之若鹜到农村到深山造别墅建山庄,试想,百年后焉然不是又一个消失的高家庄园。一个庄园消失了,另一个庄园建起了。如同有些城里人想进山一样,很多山里人做梦也很想进城、已进城。传统的乡村文化渐渐远去,很多村庄都消失了,一个庄园的消失又算得了什么?!

【作者简介】王青兰,女,济南市历城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其文学作品小小说《山村牛仔裤》、《婆婆是个老来俏》、《醒着的梦》、《春光图》,散文《初冬的小河》、《网》、《栗花飘香》、《哥哥》、《消失的庄园》,诗歌《春雨》、《夏日的荫凉》、《眷恋》、《天之井》等在诸多知名文学刊物或报纸副刊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