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意蜀河情
文/穆萨
三月初的一天,只是为了抛开世俗的喧嚣,只是为了一探传说中的陕南“小汉口”,我与三俩友人从安康自驾四个小时来到古镇蜀河。
车停蜀河,映入眼帘的依然是一番众生蓬勃的生活气息。追今抚昔,可以想象明清乃至民国时期这里商贾云集、软红十丈的喧闹景象。
步行到蜀河大桥,我看见对岸山上翠绿的树木和透着微微紫色的不知名植物掩映山脚下的一些屋宇,相亲相爱的睦邻而居。山像是一个从远古走来的老者、屋宇像是生活在今天的后生,山慈祥地抚摸着屋宇,屋宇紧紧挽着身边的山,似乎在听群山讲述蜀河过去的江湖故事。
依着桥栏俯瞰蜀河,我看见清澈的河水似乎见了我害羞似的悄悄流向前方,就在不远处它以及优雅的姿势与汉江挽手迤逦前行,将巴楚人民的真切情谊无怨无悔地送入丹江,送给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
我们只在桥上小停一会,便去追寻曾经默默无闻,如今省内人皆尽知的残存遗迹:黄州馆、三义庙、清真寺等等古迹。
踏着老街的青石板,默念着戴望舒的《雨巷》,用双脚丈量着蜀河老街的长度;来一碗酸菜面或是羊肉泡,用味蕾来感受蜀河老城的温度;参观了不同的古迹遗建,用思想来感悟蜀河曾经斑斓的风度!
我是回族,本想大快朵颐蜀河古镇有名的清真大菜“八大件”、但由于时间及其他因素,未能如愿,只好期待着下次再品尝吧!
我不是诗人,然而当我斜倚在古镇老城的西门门洞里,看着那用青石板铺就的八街九陌,又恰逢一个留着山羊胡子戴一顶斗笠、哼着汉剧小调的老者从我身边悠闲而过,此时此刻我却真想酝酿浓浓的感情,对着蜀河的老街款款深情地吟诵:“是你,是花,是梦,打这儿过,此刻像风在摇动着我。”
我更不是画家,然而当我游完将归,再次站在蜀河大桥上留恋难舍的时候,我终究想擎一支墨笔,将这一幅现世的《桃花源》绘制下来。我突然在想: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典藏的那一幅世界闻名中国画《桃花源图》,莫不准就是仇英当年来过蜀河后得到了灵感,方一挥而就的吧?
明清民初,船渡繁忙、人流如蚁的蜀河古镇在经历了民国后期战乱频仍和文革十年浩劫之后一度变成了默默无闻的深山闺秀。如今却因逢上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一来自中南海的和煦春风,蜀河古镇必将从“养在深山无人识”的窘境,如凤凰涅槃般地秀美成“一枝红杏出墙来”。不久的将来,她势必成为镶嵌在大巴山腹地的一颗耀眼明珠!
当我们往驻车地步行走去的时候,一家幼儿园里传出了孩子们的朗朗笑声,那笑声似乎除了感染到我们这些游客之外,还感染到古镇头顶的蓝天。就好像是孩子们用他们纯真无邪的清亮笑声,洗净了古镇头顶的天空,洗白了天空上的云朵。
古镇用她博大的胸怀,包容着这片神奇土地上发生过的一切;也用她温情的双手托举着今天孩子们的笑声和希望。我在想:古镇一定会在未来的日子定带给人我们更大的惊喜和惊艳吧。
我们的车子重新发动了,我坐在后排望着渐落身后的古镇,仿佛感觉我就要合上一本卷帙浩繁,有着厚重历史、透着古韵幽香又散发着时代朝气的大部头史书;又好像要掩上一幅出自黄公望之手,笔精墨妙的水墨丹青画卷。
我是那样不忍离去,我是那样深情眷恋,我是那样频频回首!
然而飞驰的车轮冷漠到一点不解人意,一如既往地滚滚向前。而我只好回转过已经扭酸的脖颈,将头靠在车椅背上,在心里默默背诵徐志摩的诗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
作者简介:
张克:笔名穆萨、大唐戏子、汉川草民等,《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起点中文网注册作者、《河南诗人》注册诗人,回族。河南邓州人,曾就职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现工作在湛江江吴川。热爱文学,喜欢思索。一生致力于用文字依偎着思想遨游千里,用读书吸取精神养分而将正能量回馈给人间。信奉:用诚善之心待人接物,揣求索之念行人生旅途!有诗歌、小小说、散文等散见地市级报纸、《中国诗歌网》及《九滴海水》、《灵秀师苑风》、《作家故事》、《世界园林作家》、《环球纵横文艺》、《当代大作家》、《晶莹美刊》、《华都美刊之声》、《墨海腾龙》、《神州文学家园》、《暮雪诗刊》、《情感文学》、《永言原创工作室》等微平台,有散文和诗歌入围《华语诗歌》文集、“仓央嘉措国际诗歌大奖赛”。现为《顺德城市网》博客博主。
审稿: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散文主编禾之晓
投稿邮箱:758774822@qq.com
联系微信:a13618258998
《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编委成员:
顾问:刘杰(与海子同时代的先锋诗人,著名诗人和策划家)、周瑟瑟(著名诗人与作家、卡丘杂志社长)、马俊华(暮雪诗刊执行主编)、廖望月(诗天子诗刊创始人)、倪进宝(龙盟诗社创始人)、罗晖(年度中国诗歌选主编,著名诗人)、晓渡(安徽诗歌主编)、晁一民(鲁南作家主编)、荒村(大平原诗刊主编,中国民间诗歌读本主编)
总策划:彭永征
总编:走出象征
小说主编:梁测
散文主编:禾之晓
诗歌主编:柳音
朗诵主编:柳音
特邀编委:
法律顾问:刘明
继续招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