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早不梦(小说)
文/陈天林(黄土老城)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后生叫李有信。他生性聪明,思路敏捷,做事干净利落。他有时还能出奇制胜,因此他家的小日子过得挺舒坦。也不知啥原因,只是每次媳妇水仙要去娘家时,他总要找些理由搪塞过去。这年岳父生日,他实在没有借口推脱,就答应和水仙一起去给老丈人拜寿。谁知刚走出大门,正当他锁门的时候,他灵机一动,说又要回去看看。媳妇见他今天陪着自己一同回娘家,心里乐滋滋的,也没问他又要干什么去。等李有信第二次出门,他们就正式上路了。大概能走二里地许,李有信突然对媳妇说:“唉呀大事不好!得回去看看”。媳妇说:“好好的,回去有看的啥?”这时李有信一本正经地说:“我险些忘了,昨晚我做了个梦,梦见今天咱家后院起火了…………”。“你别大白天说梦话了,好好的后院怎么会起火呢?”媳妇水仙还没等李有信说完就向他嚷道。李有信煞有介事地说:“管你信不信,我还得回去看看,要不万一再着了房,咱们住哪儿!”说罢转身就往回走去。水仙见他那严肃的表情,也只好跟着往回走。
走到村外,就见村里浓烟滚滚,烟波雾罩。小两口急忙跑回家。果真是后院草垛起了火。幸亏众邻居帮忙,草垛也不大,没有多大工夫就把火 熄灭了。草垛离房屋远,也没有什么损失。等熄完火,众人散去,水仙老纳闷自己的男人的梦还真灵,也不敢再提去给爹拜寿的事。这时李有信却发了言:“时候还早,还是你一个人去吧。家里有我,不会再有什么事的。”水仙听罢也没再说什么,整理了一下服饰 又上了路。
李有信一个人在家里为自己的巧妙安排窃喜。
水仙到了娘家,父母又在众姊妹和女婿面前问起有信为何没来的事情。水仙就把他们在半路上有信因梦回家和回家救火的事情说了一遍。听得众人目瞪口呆,小女婿直夸二姐夫是諸葛孔明,未过先知。看来做梦也是一门学问。大姐夫赵班头在县衙当差,也竖起拇指赞道:“二妹夫这一手绝活,说不定哪天能派上大用场”。老丈人听罢大小二女婿之言,乐呵呵地说:“二位快婿所言极是,要知他这依梦預事是否可靠,仅凭这一次还不足使人信服。偶尔巧合也是有之。若是再能应验,方能辩别真伪。恰巧昨天老翁家走失一头母猪,昨晚我和你娘,东觅西寻,还是没有下落。今天大喜之日,本不想提起此事,以免扫了大家的兴。话说到这里,既然二女婿有这本领,水仙回去可让有信做上一梦,看可知母猪下落。猪虽不值多少钱,若能找见,拾一个手巾总比丢一截布强多了。”小女婿言快:“这有何难,二姐回去告诉二姐夫,保证没有问题。”水仙听罢,面有难色,不过还是点头答应了。
水仙回到家里,晚上便把在娘家的一席话细细说了一遍。有信听罢,惊慌说道:“这如何使得!我信口所言,如何靠得住?”水仙却不以为然:“这有何不可,你今晚一觉,做上一梦,明天不就有了结果。”有信大呼:“这却难煞我也!你说的倒轻巧。到时候无有结果,岂不丢人现眼!”
水仙再也无话。有信輾转反侧,怎么能够入睡!心里直想着怎么可把猪找回。他躺在炕上,细细地分析丈人家母猪可能的去向……他家独居一处,方圆四五里无有人家,……那天丈人夫妇双双都上大街置办生日用品。……若是盗贼进家,比猪值钱的东西多的是,若是偷猪,连拉带拽,猪则大声嚎啕,岂不坏了大事……那有这等笨賊……肯定是二老回家晚了,母猪因觅食跳栏而出……荒山野岭,穷山恶水 ,有什么可以充饥?……猪嗅觉特别灵,它闻到气味…………。李有信想到这里,悄悄地下了炕,出了屋,把门反锁上,直奔丈人家后的荒山坡而去。原来他忽然想起上次去丈人家,因拉肚子,家里的厕所不方便,他从后门出去,发现一处长有很高的蒿草,他刚一进去,险些掉了下去,原是一塌陷的墓穴,就跳了下去,上来时挺费劲的。说不定这母猪就在那里。因家里没人,母猪觅食吃才跑了出来,找到食物可吃,便跳了下去。李有信来到这荒山坡,果然发现母猪在那坑里。他并不去告诉丈人家,却又回到家里睡觉了。
天还没有亮,水仙挤到李有信身边,细细地问道:“做梦了没有?有结果了吗?”这时有信故作神态地说:“梦是做了,也梦到猪的去处,但不知是否可靠。”水仙说:“既然梦到了,就一定可靠。等天大亮,我就回去告诉爹妈。你说到底在哪里?”说着就挤到有信的怀里。
谁料一觉起来,太阳已经老高了。水仙赶忙爬出被窝。要和有信一起去娘家。有信说:还是你一个人去吧。万一睡梦不灵,你让我咋么回来?水仙一听也对,就急急忙忙地吃了早饭,直奔娘家而去。
水仙一路迈着轻盈的步子,大步流星地赶路。本来就不太远的路程好象比以往远了许多。她风风火火的刚一进门,就看到姐夫赵班头:“姐夫你早!你怎么今天……是来帮忙找猪的吧?”赵班头满脸乌云密布:“找什么猪?是这么回事,昨天刚回到县衙,老爷发脾气官印没有了!让我们出来找。”水仙说:“姐夫,这老爷好糊涂,官印丢了,官印又不会走路,怎么能到外面找呀?”赵班头应道:“对呀!你说的对!还是小姨子聪明。老爷又没外出,官印怎么会丢在外面呢?”这时水仙妈刚进屋就接上话茬:“不丢在外面,还能在家里不成?一头大活猪还能静静地卧在哪里?”赵班头说:“妈,我说的是老爷的官印,不是你家的大母猪。”水仙妈说:“县老爷丢了印,真是可笑,。俗话说 ,虎凭山,官凭印。没印了,看他这官怎么坐?我还得去找猪。”水仙说:“妈,猪不用找了,你宝贝女婿给梦着了。”水仙领着爹妈和赵班头赶回了猪。老俩口喜不胜喜,喋喋不休地的直夸女婿这一手真行。这时赵班头灵机一动,对水仙说:“大妹子,我二乔子够厉害的,你快回去告诉他,为县老爷也梦一梦。若能找回官印,那能少了咱们的好处。”水仙一听,心想这倒也是。但却故意推辞:“这怕不行吧。若还梦不中,老爷怪罪下来,那可吃罪不起。”水仙妈说:“这有什么不行的。这么大的猪都梦到,那颗小印岂不更容易些。”“不行不行!和这当官的打交道可不是闹着玩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穷些没有什么,别惹事生非了。平为福,平为福。”水仙爹坚决反对。“这有什么,有我在,就真的梦不到,老爷能给你定个啥罪?”赵班头很自信地说。说罢就告辞了。水仙心里高兴,也不愿久留,赶紧回家,给男人报信去了。
水仙回到家里,见有信还蒙头大睡。就说:“还不赶快起来,猪是找到了。可大姐夫赵班头却想让你为县老爷梦找官印。”有信一听,急忙坐了起来:“找什么官印?”水仙就把见到赵班头为老爷找官印的事说了一遍。有信听罢,平身倒下:“这下完了,这下完了!”“什么完了?”水仙莫明其妙。有信又反弹似地坐了起来:“真是乱弹琴,饱汉不知饿汉饥!你以为就是这么好梦的么?…………”还不等李有信说完,就听到院内有人喊道:“有请梦先生!有请梦先生!”水仙出门一看,原来是两位差人已到家中,后面跟了一大群看热闹的左邻右舍。差人对水仙说:“我 俩奉县老爷之命,来请梦先生到县衙议事。快请先生上马。”水仙朝大门外望去,见一匹枣红大马栓在门外的树上。这时李有信也出了屋:“两位官人,使不得!使不得!实在使不得,小人不敢…………”。“使得使不得,到了县衙后你对老爷说去,我们只是奉命行事。一差人还不等李有信说完就嚷开了。李有信还想分辩,另一个差人又说:“梦先生,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老爷让我们用高头大马来请你,你不去?非得等我们用铐子铐你才去?”水仙一听,心里已经害怕了,但一看门外那匹大马,并想起赵班头的话来,壮着胆子说:“这位官人说的那里话?县老爷还用高头大马来请梦先生,你们却讲出这等无理的话来!等给老爷找回官印,有你们好果子吃!”两位差人听罢蔫了 许多,只是说好话,请
李有信跟他们走。水仙对李有信说:“走就走,有赵班头在,怕什么!是老爷请你,又不是老爷抓你。”李有信身不由己的被两位差人扶上了马。
一路上李有信闷闷不乐,心里的苦楚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心里猜测着这官印究竟是谁偷走的?他言不由衷的自语道:“这不是张三就是李四!”谁知这话刚一出口,两个差人扑通跪在了马前。李有信先是一楞 ,接着厉声问道:“你们这是干什么?有事好商量,快起来说话。”两位差人不住地瞌头:“老先生果真名不虚传,白天不睡觉也能作梦。您老人家不答应放过我们,我们就长跪不起”。原来这两个差人,一个叫张三,一个叫李四。接着就说出了他们为何偷印,放在何处。并答应他们每个愿出十两银子,请李有信放过他们。这对李有信来说,简直是瞌睡遇到了枕头,何乐而不为呢。他们三个人如此这般商量好对策回到了县衙。就这样李有信不费吹灰之力为县老爷找回了官印,并得到了一份丰厚的酬金,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也为赵班头添了不少光彩。

真是无巧不成书。就在这之前,波斯国给朝廷进贡,其中有一颗夜明珠。据他们讲,这颗宝贝放在女人床帏之内,能抗衰荣颜,延年益寿。皇上本想赐给了自己偏宠的西宫娘娘。谁知却让皇后娘娘知道了,抢先拿了过去。皇上也不好再说什么了。但西宫娘娘凭着皇上对自己的偏宠就差自己的心腹偷了过来。这皇后娘娘没有了这宝贝,整天唠叨不休,要皇上为自己找回。皇上大为不悦:“近期外夷进犯,战事连连败退。后宫又这般乌烟瘴气,你让朕如何是好?”皇后见找回夜明珠无望,乱使淫威,无端 赐死两名 侍女 ,弄得大内人心慌慌。谁知这消息不胫而走,沸沸扬扬,传遍内外。李有信所在县的老爷知道了这事,暗暗窃喜,以为自己发财的机会来了。就把李有信推举给皇后娘娘宫中的太监。这皇后娘娘派人把李有信接进宫来。准备为自己梦寻夜明珠。这皇宫大内一有风吹草动,便是草木皆兵。李有信刚一进宫,西宫娘娘也就知道了。但李有信心里明白,这次确是凶多吉少 ,以梦寻物,本是自欺欺人。自己由小到大,以至混到皇上身边。找不到夜明珠,岂不是欺君之罪,身首异处,必死无疑。李有信无可奈何地躺在客房的床上,思考着如何脱身,等待死神的召唤。第二天清晨,一个宫女打扮的妇人突然来到李有信的床前,伸手让李有信梦手里攥着什么,李有信头也没回地说:“清早不梦!”妇人听罢,急速地退了出去。
原来这宫女打扮的妇人就是西宫娘娘。她为了验证李有信做梦是否灵验可靠,天刚亮趁行人稀少,着装微服,从后院来到李有信的住处,伸手在后院的枣树上摘了一颗青枣攥在手里。那知李有信歪打正着:“清早不梦。”被西宫娘娘理解为“青枣不梦。”这青枣还用梦吗!西宫娘娘信服了。为了不使事情败露,接着在给皇后娘娘请安时顺手就把夜明珠放在了皇后娘娘的床底下。皇后娘娘在自己的宫内,珠宝失而复得,不便再扩大事态,以免皇上责怪。也为了自己的面子上过得去,下谕传来李有信:“听说你梦做得灵验,那你现在梦一梦,你的媳妇现在是在你家,还是在她娘家?”李有信听罢,实出意外,不知如何对答。又听皇后娘娘说道:“说不准吧,还不快滚回去看看!”李信傻跪着,只听太监呼喊:“还不把他撵出宫去……”
作者简介:陈天林,陕西省扶风县法门镇宝塔村人。扶风县诗联学会,作家协会会员,宝鸡楹联学会会员,陕西毛泽东诗词研究会理事。1994年开始发表作品在《农民日报》《宝鸡日报》《传奇文学选刊》。有作品被毕林飞先生选入《扶风年俗》,被马婷女士选入《西府名人》。《西安头条》认证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