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尝试列出一张“高危伴侣清单”,供女孩们参考。
——人生观消极悲观,习惯以负面视角看问题,遇到挫折和困难就流露出寻死觅活的意思。朱晓东就是这样,他被发现与异性暧昧后,给妻子写过保证书,里面有一句特别可怕的话“如有违反,就烧炭,一起死。”轻易把“死”挂在嘴上,而且明明是自己的错,却要抓老婆来垫背,很难解释为什么这一点竟没有引起杨俪萍的警觉。
——情绪起伏大,喜怒无常,心情好时风和日丽、风度翩翩,心情坏时像个火药桶一点就着,甚至做出过激举动。这样的人,就算他不直接伤害你,你也很可能因为他的不计后果而被牵连。我有个同学,就因为老公失业心情烦躁,开车时失控撞了围栏,失去了结婚五年好容易怀上的孩子,而且至今也没能再怀上。
——“一根筋”,自己想做的事,不管条件是不是具备、别人是不是同意、时机是不是合适、代价是不是很大,就非要做。有个远房表姐,她老公明明没什么经商头脑,却偏偏要辞掉稳定的公职去创业,谁劝都不听,结果不但赔光了夫妻两人的全部积蓄,还欠了上百万的外债,她气得跳楼的心都有了,生生弄出了抑郁症。
——控制欲极强,把伴侣当成自己的附属品,时时限制另一半的社交、消费、职业发展、兴趣爱好,甚至连伴侣的喜怒哀乐都要求与自己保持一致。和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会让人从精神上窒息,进而身心共轭、在身体上病痛,最终身心俱毁。
——思维偏执,极度自我,处事方式具有伤害性,一旦两人发生分歧,总能让对方感觉到是她错了,明明有理也变成无理。这种高危表现有时挺隐蔽性,但是伤害性非常大,说它可以活活把人逼疯都不为过。我有个朋友,有一次她奶奶过80大寿,子女亲戚们筹办寿宴,她随口和老公说起准备给个一千的红包,没想到老公劈头扔过来一句:“那我奶奶怎么办,你考虑过吗!”朋友莫名其妙地愣在那里,一口气憋着半天出不来,这都哪跟哪啊!我哪里错了?你要是觉得红包数目不合适,也可以好好说啊,干嘛一句话把人呛倒?这样的事情多了,朋友再也无法忍受,果断“休夫”。
——为了取悦对方而自虐自伤的。我健身时认识一个小妹,她老公当初为了追求她无所不用其极,只要她表露出任何不满,他马上会以自虐的方式去“改正”。比如小妹随口说了句你有点胖,没有任何运动基础的他就大冬天穿个裤衩去跑步,冻感冒了又不休息,连续陪小妹逛街,差点发展成心肌炎。恋爱一年多见小妹还是犹豫不决,男生忍不住了,跑到小妹楼下跪着,拿把小刀在自己手臂上生生划出了一个心形。那一幕也许彻底感动到了小妹,她终于嫁了。然而不到一年又离婚了,因为男生婚后非常专横强势,一言不合就掀桌子砸东西,好几次差点伤到她。她想不通,男人是不是都这样,把女生追到手就变脸了。其实她不知道,根本不是她老公变脸,那就是他本来的面目。为了取悦对方而自虐自伤的人,是非常可怕的人,他们为了达到目的可以用极端的方式对待自己,也就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人。而且正因为来之不易、付出太多,内心会有扭曲,想要得到加倍的补偿。
——沉迷于“非常规癖好”的。如果一个人有着明显偏离正常生活轨道的癖好,而且非常沉迷,就要引起警惕了,因为这些癖好往往反映了内心世界的某种症结,某种不为外人所知的暗面。
——家暴。无数事实证明,家暴只要有一次,就会有N次,对家暴持零容忍态度是必须的。能对朝夕相处的枕边人下狠手的,和他一起生活的风险不言自明
女孩,一旦发现你的另一半有上面这些表现之一,基本上就能断定,你遇到了高危伴侣。
旁人看得再清楚,也无法代替你做决定。女孩,这样的情况下,唯愿你要有一个清醒而坚定的自我。你的人生那么美好,有那么多有意义的事要去做,如果因为一个危险伴侣被耽误甚至毁灭,多么让人痛惜,也是多么不值得啊!
千万千万,不要抱有幻想,不要割舍不下曾经的情意,也不要纠结于已经付出的,麻溜地走人,是你保全自己最好的办法。
婚姻有危险吗?答案是肯定的。我们现在所处社会的复杂程度、人性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了父母辈,尤其对单纯善良、阅历简单的乖乖女们来说,在婚姻中怎样正确选人、规避风险确实是个挑战。
但也不能因为有危险,咱就都不结了是吧。因噎废食不是成年人理性的生活态度。少数恶魔、渣男的存在,也并不该让婚姻本身来背锅。
关键还在于婚姻当事人的把握和取舍。具备自由意志、自我足够强大的女性,是无惧婚姻,也无惧人生道路上的任何未知与挑战的。
这个时代的女性,在婚恋中最高级的态度应该是:有,很好,没有,无妨;有勇气走进来,也有底气退出去;事前尽量选对人,事后发现没选对有办法保自己周全。

女孩,你要坚信,
没有一个人、一桩婚姻值得你放弃自己。
有着本科学历和体面职业,本该前程锦绣、生活无忧、幸福感满满的杨俪萍,却在这桩婚姻中,被恶魔朱晓东一步步毁掉,直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实在是令人万分唏嘘。
从为了满足朱晓东与收入水平不相符的高消费、替他还债,把自己的生活质量一降再降,到被控制欲极强的朱晓东屏蔽了昔日的朋友圈,直到最后听信朱晓东赴港工作的谎言而辞职,她一步一步地放弃了自己立身处世的资本。
遇人不淑固然是主因,然而谁又能否认,她自我阵地的一再失守,不是促成悲剧的重要原因呢?
从杨俪萍在这场婚姻中的表现来看,她的自我明显是不够强大的。
自我不够强大、自身价值感不高的女性,一般都会表现出在亲密关系中“矮化”自己、委屈求全。比如,为了迎合对方心目中理想伴侣的标准,从生活习惯、审美标准、处事方式甚至职业、朋友圈等方方面面改造自己;为了满足对方的需要,不惜付出所有,甚至掏空家底、危及健康;明明错在对方,却一再原谅忍让,把对方踩在自己头上的脚惯得越来越肆无忌惮;明知对方的性格或人品有严重的问题,仍下不了决心抽身……
案件之外,生活中我还见过很多在婚姻中低姿态的女孩子。

女孩,你要明白,
自由不仅是选择的权利,也是放弃的智慧。
案件中曝光出来的杨、朱两人婚姻生活的许多细节,都让人觉得大惑不解、匪夷所思——成长过程顺利、各方面条件优秀的杨俪萍,为什么会选择了这么个处处不如自己、个性还有严重缺陷的恶魔做老公,以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按照通常的逻辑,人一般会按照自己认同的价值观去选择另一半,杨俪萍选择一个同样人品端正、勤奋上进的伴侣才是正解。朱晓东身上那么多的负面表现,花言巧语、好吃懒做、控制欲强、与异性暧昧等等,她难道看不出来吗?其实并不是。
很多生活轨迹平顺、一直以乖乖女形象示人的女孩子,会在恋爱婚姻中表现出与以往经历不同甚至反差极大的“叛逆”行为,非要选择一个父母、亲友都不看好的伴侣。
杨俪萍就是这样的典型案例。她从小被父母当作掌上明珠,衣食无忧,一帆风顺,毕业后当了小学老师,三十年来的活动区域基本上就是家和学校,接触的人不外乎亲友、同事和学生,经历单纯透明得如同一杯蒸馏水。而她微博里的一段话,也印证了她对以往生活过于平淡心有不甘的情绪:“三十了,过得还算循规蹈矩,也没做过什么重大抉择。”配图中她肩部有一片纹身,这纹身出现在一个以“文静、内向、安分”著称的女孩子身上显得很有违和感,这其实反映了她和朱晓东在一起后,内心被激起的某种渴望。
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究,杨俪萍那样的女孩选择朱晓东那样的伴侣,是在寻找潜意识里渴望和期待的东西,她们要通过在如此重要的事情上的反抗,来激活以往缺失的“自由”,同时也证明自己不按常理出牌也能活得很好。
没错,自由非常可贵,也是人生幸福感的最主要来源。正如法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卢梭所说:“孩子和成年人之所以幸福,完全在于他们能够运用他们的自由。”
遗憾的是,她们所理解的“自由”,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真正的自由,是指人在符合一个时代、一个社会基本秩序的前提下,充分发展自己、掌握自己人生主动权的能力,也就是“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的能力。
这是一种高级的人生智慧,意味着一个人既能昂首阔步、甩开膀子去追求自己想要的、适合自己的,又能理智清醒、立场坚定地规避自己不能要的、不适合自己的。如此,TA的人生才不会因为一个别的什么人的牵制和破坏就万劫不复,TA的人生之舟才能始终把握正确的航向,向着想要抵达的彼岸,中流击水,乘风破浪。
我一直觉得,择偶成家,是一个人继走上社会独立谋生之后,又一次极为重要的自我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与一个将要长久生活在一起的异性相处,并且推动自己的婚恋观乃至整个人生观日趋成熟和坚定,明白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想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确定自己能够接受什么、必须放弃和远离什么。
或者,通过这个过程,我们认识到自己并不适合婚姻,或者婚姻对自己来说不是多么重要的人生选项,决定做个单身贵族,那也是完成了自我成长。
怕就怕带着未完成自我成长的稚嫩,却心怀对自由的强烈渴望走进婚姻。这种情况下,遇到危险和麻烦的概率就会比较大。
所以,女孩们,美好的婚姻需要自由意志的主导,但是“自由”不能简单地定义为“我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我要的”,而应当同时具备另外一个方面——“我有能力规避和放弃不好的、不适合我的。”
我部门里有位“牛爸”,女儿名牌大学毕业后又出国留学。有同事打趣他,这下管不到了,当心小妞带个不靠谱的女婿回来!他淡定地笑着说:“我不会干涉我家姑娘选择的人,因为她压根不会选那些歪瓜劣枣的!”
这份自信来自哪里呢?“牛爸”说,他女儿一直是个自由的人,想要的东西通过努力基本上都实现了。大学时不仅奖学金拿到手软,而且活跃在各种社团活动中。至于恋爱,也没落下,但是接触了两个自身条件很好、为人却乖张自私的追求者以后,她坚决地放弃了。
这样一个灵魂自由、有主心骨,既能从容获取、又能果断放弃的女孩子,还需要家长操什么心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