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刚过,一只七星瓢虫出蛰了。它从过冬藏身之地爬到庭院里,懒洋洋地好似还没有睡够。过了一会,它定了定神,机灵地转动两只小眼睛,欣赏着自己,看自己在这个冬天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它仔细观察发现,大肚子,小脑袋,双触须,三对步足,橘红色的鞘翅上整齐对称地排列着三对黑斑,在小头后方双翅结合部有一颗大的黑斑。身体完好无损,只是饿了一冬,瘦弱多啦。
于是,它转动小脑袋,晃动触角,弹弹步足,鼓起身子,试着扇动双翅,详细检查自己身体的各种功能是否还灵活。经过反复试验,证明一切照旧,它完全放心了,打算飞向田野,开始工作。寻找食物填饱肚子,它蜇了一个冬春,真的有点饿了。
它展开双翅飞上高空,在空中飞舞,尽情地享受着清新的空气和晚春的阳光。它俯视着大地,观察自己应去什么地方。果树上的花朵向它招手,飞舞的小蜜蜂向它问好。这时,一片绿油油的麦田映入眼际。它决定回到麦田去,完成它去年没完成的工作。瓢虫欣然地向麦田飞去,最终消失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

这时麦子已经开始拔节。在麦杆和麦叶上有它最爱吃的蚜虫。它太饿了,急切地捕捉美食,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真是津津有味。它要一饱口福。
一天一天过去了,自己也吃得撑的慌,可麦田里的蚜虫却还是很多。于是,它想起自己应该生育后代了,使自己的家族兴旺起来,子孙齐心协力共同完成消灭蚜虫的任务。
它找到配偶,经过交配后在麦叶背面产下一片片黄色的小卵。几天后有蚂蚁般的小幼虫从卵中爬出,一出生就开始捕食蚜虫,慢慢长大。幼虫同瓢虫一点也不象,难看极了。柔弱灰黑色的小虫,身上布满蓝、绿、红或黑色的斑纹,样子怪吓人的。瓢虫的幼虫经过三次蜕皮就变成了蛹,附着在麦叶或麦杆上,一动也不动。一周后一只漂亮的七星瓢虫破蛹而出,嫩黄微红,俊俏好看,喜人悦目。一共四周时间,瓢虫就繁育了一代。因此,一年内能生育数代共同担当消灭蚜虫的重任。它的繁育周期有三个四,即四龄蜕变,四周时间,卵、幼虫、蛹、成虫四步完全变态的小昆虫。

当今的科学证明瓢虫还有一种特异功能,它能预知数月后的气候变化。深秋它就能预知当年的冬季是否寒冷。如果是暖冬,它就在田野里过冬。如果是寒冬,它们就成群结队地飞到农舍,躲藏在屋子的角落里过冬。因此,有很长时间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的广告里就用有七星瓢虫的图像。
瓢虫是一个大家族,其颜色、体态大小各异。提醒大家注意,不能笼统地说瓢虫是益虫。只能说大多数是益虫,而土灰色的番茄瓢虫和大红色的柑橘瓢虫就专吃植物的幼苗、幼果,祸害人们,危害极大。这些害人精使瓢虫大家族蒙羞。
由于农药滥用,造成七星瓢虫的数量锐减,农田虫害反而加重。于是,人们在掌握了瓢虫的生活习性和生育规律后,开始人工饲养繁育七星瓢虫。人工繁育出大量的七星瓢虫再放回田间,消灭害虫。这叫生物防治,也是绿色农业的一项重要举措。

作者简介:张便玲,女,1949年腊月生。网名迎春花,洛宁县城郊乡在礼村人,中教一级教师,已退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