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罐饭、爷爷和妹妹
文/杨岸森
我的童年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小山村度过,记忆最深的是爷爷给妹妹煮的罐罐饭,那味道那香气如远去的童年一样飘渺悠远,如梦如烟
婆婆去得早,脑海中没有她的影子,也没有相片留下来让我去追忆她的气息。爷爷就是家中的长者,印象中从小就跟他住在一起,非常的慈祥。我晚上睡觉的时候总是睡在他伸脚的那端,他说小孩子火气重,可以给他煨脚,于是爷爷干瘦的大脚和他那浓重的汗味就是我最好的安眠曲。大概我6岁那年的某天,一觉醒来,哭得非常的伤心,当时突然想到要是爷爷哪天离开了我,我该有多难受啊,年幼柔嫩的心灵无法承受将来某天的生离死别。
妹妹比我小两岁多一点,从小乖巧聪慧,爷爷非常喜欢她,带妹妹的任务他很乐意地接受下来。乡村烧饭都用柴火,泥土砌成的土灶上方挖出一个小孔,刚好可以放上个陶土罐罐,罐罐里放一小把自己种的稻谷出的米,再加上适量的山泉水,在煮一家人的粗粮饭,多数时候是玉米糊糊的同时,那小罐罐里冒出的天然香气胜过这些年来吃过的最好的山珍。于是盼望妹妹吃剩的那口罐罐饭,就成了我童年最大的享受。我们一起陪爷爷到山上去放牛,当太阳西下的时候,一般就是妹妹饿了要吃饭的时候,爷爷就会拿出那随身带着的罐罐饭,一勺一勺地喂她,我的目光就随着那个小瓢在罐罐和妹妹的嘴间移动,偶尔爷爷会给我吃一口,浓浓的亲情就在这天地自然、老黄牛、一老两少间流淌......
蓝天作证,川北的那个有我太多童年幻想的小山村作证。
妹妹很好,她总悄悄地对我说:“我等会儿给你留点罐罐饭,还想吃的时候我给爷爷说我不想吃了,专门留给你好,二哥。”这是爷爷永远不知道的我们两兄妹的秘密。
在我上初二的那年,爷爷永远离开了我们,那时候大多数的人勉强温饱,国家的繁荣和儿孙的发达带来的一切他都没有赶上。
这些年在喧嚣的城市,吃过了太多的美味,惟独没有忘记妹妹有意留给我的爷爷做的罐罐饭。
作者简介:杨岸森笔名松月,男,四川盐亭人。爱好读书、写作,涉猎中医、文、史、哲、诗歌及宗教文化等,诗歌、散文、随笔、评论、杂文等多次发表于《大西北诗人》、《诗歌艺术》、《江南文萃》、《南部文化》、《香港视界》、《西蜀茶庄》、《文艺星空》、《国际联合报》等纸媒及网络文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