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泉乡”洪范行
陶玉山

提起平阴,我们大家首当其冲的往往先会联想起玫瑰。其实,除了家喻户晓的玫瑰之外,平阴的泉也是很多、很有特色的。而济南十大泉群之一、以名泉洪范池命名的“齐鲁泉乡”就是洪范池镇的别名,有“山中小泉城”、“山中小江南”的美誉。这儿的山不甚高而奇,水不甚深而清。山水相映,美不胜收。得天独厚,地杰人灵。让人流连忘返,回味无穷。洪范池镇境内众泉喷涌的大大小小的泉眼多达34处,最为出名的有九处,其中洪范池、东流泉、扈泉、日月泉等还被列入“济南市新七十二泉”之列。
丁泉
丁泉村位于洪范池镇镇政府东7.5公里,是以“灵魂”丁泉的泉水为龙头,打造成泉水文化民俗旅游基地的著名景区。现在有种说法,就是“游平阴不去丁泉村不成游”。由此不难看出丁泉村独有的魅力。丁泉,位于丁泉村东首,华盖山西脚下,又名“丁兰泉”。相传此处为古代二十四孝之一、“刻木事亲”的丁兰故里, 故而得名。丁泉池水极为澄明,池底绿藻清晰可见。该泉水势很好,久旱不涸,可供全村人饮用、洗浣。丰水时日涌水量约1400立方米。由大小两个泉池组成,上下两个出水口,下口连小池,龙头形式,大口悬于泉溪水沟上方。泉池以青石砌垒,石栏北侧嵌清乾隆七年(1742)《重修丁泉池碑记》碑。碑载:“此池不知浚自何代,元至正年间已重修。”泉溪为土沟,从泉池径直向西,中段有2011年新修石桥,沟至村入口开阔地变为暗沟。泉水叮咚,绿水青山,在凸显历史地域特点的基础上又融入现代化设施,在日夜流淌不息的丁泉泉畔,依山傍水,建造了多幢古朴大气、栉次鳞比的民宿群,远远望去,非常壮观气魄。以丁泉为龙头,开发多项农家乐旅游的丁泉村已经成为魅力独有的旅游村。
洪范池
洪范池位于平阴县城西南约三十公里处的洪范区政府所在地,是“洪范九泉”之首。
“洪范”本为《尚书》的篇名,洪是大的意思,范是法则、规范。以此名泉,大概是取其“大而有常”的意思。而当地人则称洪范池为“龙池”。
洪范池为石砌方池,每边长为7.1米,面积约50平方米,深6.3米,水深4米,在平阴诸多名泉中是比较大的泉。只见清澈的泉水从龙池南面一个昂首怒目的青石龙头里汩汩而出,跃入两米见方的水池中,泉水绕泉池一周。泉水流经的石渠叫月河,上有月河桥连通龙池和龙祠。洪范池最大的特点是,池底及四壁散泉缓缓浸溢而出,不显喷涌之状,池中水面平静得如同明镜面一般,而水量又春夏秋冬四季始终保持一致,池水"不以旱涝而消长,不以冬夏而变温"。也许,这就是所谓的“有常”吧。清道光年间平阴县令杨士元曽题一联非常形象贴切地概括了洪范池这一奇特特点:
常将池影映天地,不易消长随春秋。
由于泉水上涌而富有浮力,将硬币投放水面上,久久不会下沉,"洪范浮金"便成为当地著名的景观之一。洪范池四周筑有封闭性护池石栏杆,望柱上雕狮子头或盖钮等装饰;池子周边有石渠环绕,含有“内方外圆”之寓意;池南面向大门的外壁雕有龙头,水从龙头流出,龙头上方有“龙池”两个遒劲醒目的红字,如同招牌一样吸引游客注意。此处流出的泉水,循石渠月河环池一周后淌入小溪,然后潺潺东流,汇注不远处的水库之中……

皇帝的老师于慎行
于慎行(1545年-1607年)字可远,又字无垢,明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太子太保兼东阁大学士,故此当地人称之为于阁老。死后赠太子太保,谥“文定”。是平阴乃至济南历史上非常有名气的人物。 于慎行为人正直。万历年间,时任首铺张居正掌握朝廷实权,对“博洽多闻,淹贯古今”的于慎行十分赏识,委以重任。后来御使刘台上书弹劾张居正,被捕下牢入狱。朝官无不畏惧张居正权势,避之唯恐不及,而于慎行却独自到狱中去看望刘台,后来,还与同僚一起上书批评张居正。张居正得知后,非常生气,厉声质问他:“我对你这么器重信任,你怎么还这么公开和我作对反对我?”于慎行坦然回答:“正因为首辅喜欢我,我才更得批评你做得不对的事情。”为此惹恼了这位如日中天的首辅,免官归里。直到张居正死后,才被重新起用。 万历中期,宫中出现了一场激烈的权力之争。当朝皇帝明神宗长子朱常洛当立为太子,以后继承皇位。但神宗宠爱郑妃,郑妃生朱常洵,欲立常洵为储君。朝臣请立朱常洛为太子,这就是所谓的“争国本”。当时就任礼部尚书的于慎行,多次上书极谏,请立朱常洛为太子,让神宗极为不快,又被罢官,回归乡居十余年。 于慎行天赋异禀,学问渊博,明习典制,曾参与撰修《穆宗实录》,朝廷大礼也多由他裁定。史称其“文学为一时之冠”。 于慎行墓地在平阴洪范区赭村西。为明万历皇帝勅建。据史料记载,当时墓地占地面积40多万平米,有牌坊两座,一曰“帝赐玄卢”,一曰“责难陈善”。是万历皇帝御书。整座墓地“龙沙恢廓,松桧郁丛”,“中有享堂、翁仲”,“规模宏峻,典礼辉煌”,苍松翠柏,遮天蔽日。甬道两侧有石虎、石羊、石马,翁仲相对。可惜后被人毁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墓道夹道而栽种的白皮松,是万历皇帝特批运来的,原有百余株,现存四十株,历时四百余年,还生机盎然。白皮松是我国特产,原分布与山西、河南、河北等地。这是一种松科常绿乔木,高可达30米,树干挺直,通体银白,经阳光照射,闪烁有光,五彩斑斓。奇特的是,它的树皮片状脱落,露出白色内皮,树姿十分优美,壮观。是一种观赏性极强的树木。据说,当地园林部门曾经试培育过,但苗长到寸余即枯死。令人难解。
此时,午后的阳光透过四百多年的白皮松,洒下疏密斑驳的树影。置身在于慎行的墓地甬道,一种说不出的思绪涌在心头,不由地想起了陈子昂的不朽诗句:“感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 令人欣喜的是,洪范池镇的泉大都生在古村落旁,泉水形成的溪水绕古村流淌,虽然“泉水流觞”的景致如今难寻,但当地世世代代依泉而居的村民喝水、浇菜、洗衣,将泉水的功能发挥到极致。那种人泉相依、曲水环村的风情格外醉人。当地政府已经将乡村美化列为提升旅游环境的重要项目,把农产品采摘作为乡村旅游的拉动点,以此促进文化旅游、农业旅游、餐饮旅游融合发展。假以时日,顺着泉水串起来的线路,到这里走上一走、看上一看,手掬一捧泉水,再吃上一口农家饭,相信你会对“齐鲁泉乡”的美誉印象深刻,绝不虚此行;更会坚信洪范池的明天会更美丽,更绚丽多姿,成为一处“来平阴不到洪范池不叫平阴游”的旅游胜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