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的反思
作者/三木秉凤
构筑世界文明的基本骨架是什么?当然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其中物质文明解决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问题,而精神文明解决了人类的思想意志与道德和谐问题。然而回顾人类近万年的文明历史,我们又能留下多少“文明的果实”值得后人承继!宇宙是由阴阳二气构筑的太极,而人类亦是由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构筑的太极,太极动态的本质要求是阴阳和谐,人类太极的基本要求当然亦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同步与和谐!然而人类逐渐放弃精神家园而以“物质文明”建设作为终极目标时,一条腿支撑的“文明大厦”到底还能支撑多久呢?在我们这个小小的星球上,也许除了风力资源与阳光资源外,其它一切人类共同财富如土地、石油、矿藏、森林、水源等几乎短期内难以恢复或再生。物质枯竭与精神颓丧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大危机!
世界文明历史中,文化是文明的灵魂与承传基因,而文化所承载的就是思想!中国自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争鸣”起,到秦朝独尊法术,汉朝独尊儒术,但其文化思想却源源流长,汉史、南北朝赋、唐诗、宋词、元典、名清小说,这都是以文化思想为基础的精神文明支撑着华夏文明的这片蓝天,而我们自“新文化”运动之后的精神文明大餐又是什么呢?所以人类精神文明建设亟待向物质文明建设兼程跟进!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从人类历史上大观又孰轻孰重呢?
我们的思想来源于哪里?对于这个问题,我可能与有些哲学大家们有着不同的回答。我从不迷信世界级的哲学家、政治家、思想家、宗教家、科学家等等语言、思想或科学定论,因为历史上太多的思想家、政治家、科学家、哲学家等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后人的努力,他们的思想或理论被全部或者部分推翻。就算是当今流行世界级的各类思想、学说、概念等,你敢说它们不会被百年或千年后的人类推翻。我们必须用历史的发展的变化的眼光来看待一切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并试图从现象的背后揭示它们永恒不变的本质和规律,因为我知道,反映事物的本体和规律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性的东西。就如日月动行,大多数人看到了它们的辉煌现象,天文学家观察到的是日月的运行轨迹,思想家通过日月动态运行思考的是整个宇宙天体的运行规律,物理家回答的是日月及宇宙天体由什么构成,是暗物质还是明物质,哲学家回答的是宇宙谁中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宗教学家回答的是谁创造了日月星辰等等,这都需要从文化建设中解决人类的思想肤浅及颓靡问题。
我们观察事物靠什么?靠我们的眼睛吗?不是! 我们的大脑吗?不是!靠我们对前人思想的吸收吗?不全是。我们对事物的认识以及再认识,一靠悟性,二靠深邃的思考,三靠他人或自己的经验知识的积累、总结或升华。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自己独特的评判标准,不能被各类阶级性、民族性、种族性太强的他人思想标准打乱了我们的思想方向。面对丰富多彩纷繁芜杂的思想,大多数人会陷入迷雾,因为没有自己的思考,所以出现了从众心理和人云亦云。例如有人说,资本主义思想比较现实,急功就利能见实效,他就会跟风于资本思想的潮流;有人说社会主义文化是大众文化,社会主义制度是资源配置比较合理的一种制度,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公有制基础上形成的道德性思想,也许他明天又会归到社会主义阵营中来;有人说宗教思想可以陶冶情操升华灵魂,他可能又会盲从宗教学说,迷信于宗教教规观念;有人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思想深邃,他也许会又捡起古老的中国《经典》,迷恋其中不能自拔。孔子说,“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这里的“矩”就是我们在认识事物的基础上形成的自己的内心“标准”,这个标准不是别人的,是我们自己的衡量标准和价值判断。我就是运用自己的“标准” 对影响世界几千多年的几大思想进行宗义上的比较和总结的,知非易事,站在古人的肩上去比较古人思想,在文化建设中必须具备“初生牛犊”面对“老虎”时所表现出无畏无惧且勇于探索的气节与精神!
教育乃文化建设之源,教育的内容及方向直接决定着国民的精神文明风貌。当我们的教育被知识教育、技能教育、应试教育等所充斥时,文化教育却离我们愈走愈远!在人类的万年文明历程中,文化与知识孰轻孰重?我们需要文化还是知识?文化教育的回归或者至少文化教育与知识教育并肩而行,是当今世界教育共同面临的问题!毕竟人类文明的灵魂是文化而不知知识!知识是什么?知识就是人类发展的力量。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方向!方向与力量,在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哪个在先哪个垫后呢?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于2017年 2月以微信文化群的形式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文化队伍,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三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