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氏易经新解 46 颐卦
文/周凤森

观颐养正 自求口实
颐景凄凄万里秋
千川百谷付东流
无情冷月松间照
正是龙腾跃九州

颐之本义是指脸颊或下巴,颐态就是咀嚼吞噬时的面部表情动作,颐之引伸义就是身心保养与精神修练,如颐精养神,颐神养寿,颐情养性,颐心养志,颐养天年等,都是身心颐养的体现,与需卦的饮食之道相比,颐德增加了精神修养的内容。生命之旅其实就是一场身心修炼过程,但是修向佛道或而修向魔道,全凭一心之意念所动。尘缘中每种文化都是一种修行法门,宇宙神奇在于其气象万千,又变幻莫测,降于人间的圣者,会将宇宙奥妙智理藏于文字之中,留给有缘众生由之觉醒。我们借助任何工具用万年时光也看不到宇宙边际,这就是变易。宇宙之理又如此简单明了,可瞬间参透悟尽,这就是简易。宇宙法则大到银河星系小到微尘量子,都遵循“阴阳互推,动态平衡”的基本规律,这就是不易。俯仰天地之阔,方知尺身之渺。万物生灭不过气聚气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既然体现气聚气散的干支流布是宇宙阴阳五行规律的外在形式,亦必然有其规律可循。其实干支纪令古人早已根据日月之运行规律为我们推演出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方法。干支纪年法由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年一个“甲子”周期。干支纪月法的推算则是:若遇甲或乙的年份,正月是丙寅,二月是丁卯,余下十个月按六十甲子顺序以次推之;若遇乙或庚之年份,正月是戊寅,二月是己卯,余下十个月以次推之;若遇丙或辛之年份,正月为庚寅,二月是辛卯,余十个月以次推之;若遇丁或壬之年,正月为壬寅,二月为癸卯,余十月以次推之;若遇戊癸之年,正月为甲寅,二月为乙卯,余之十月以次推之。
干支纪日的方法与纪年同序,甲子为第一日,乙丑为第二日,丙寅为第三日,以次推之,癸亥为第六十日,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干支纪时的方法,在古代世界纪时非常杂乱,例如古印度一日分六时,而今一日二十四时,中国古代每日分十二时,即深夜23点到次日1点为子时,1点至3点为丑时,3点到5点为寅时,5点到7点为卯时,7点到9点为辰时,9点到11点为巳时,11点到13点为午时,13点到15点为未时,15点至17点为申时,17点到19点为酉时,19点到21点为戌时,21点到23点为亥时。以上是干支序令在年月日时中的推算方法。
干支气流运动体系在日月地三星所构成的三维时空里,非常有序地运动着,以致日月分明,四季有序,寒来暑往,昼夜交错,推动着地球之上的万物万象兴衰起伏。中国古老的易经哲学认为万物由“气”构成(佛教称之微尘),气凝为地为物为静,气散为天为阳为动。由此观之阴阳五行及干支之运动皆以“气”流作为基础。我们通过“气象”变化来观察天文、地理、社会变迁及具体生命的运动过程,并把握其运动规律指导未来实践。阴阳五行以及干支体系形成的整体思维模式成为东方思想的核心思维模式。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社会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个体生命的吉凶悔吝等,皆与其禀受阴阳之气的质量及数量休戚相关。每一个生命在离开母体之时的秉气情况就是我们的命根,亦即年月日时“干支八字”,它包含着生命体从日月地三星构筑的三维时空中所禀受的天地阴阳清浊之“气”的原始状况,所以我们不能改变先天之命,但可以改变后天之运!既然生命由“气”构成,由此观之“生命”是可以通过“激清扬浊”进行修炼,因而改变后天“内气”构成,以延长阴阳之寿的运动时间。其实世界上大多数宗教修练及修行都是广义上的“气功”修炼!通过修炼而改变先天禀受的“内气”之结构,从而达到身体上延年益寿或居家地理“风生水起”的“生命个体”比比皆是。千万牢记,由宇宙阴阳五行规律而布局于地球干支气流,一定对我们生命产生规律性决定性的影响。这是我们先天之气所禀受而成的命数,也称气数,这绝对不是什么迷信,而是尚未被现代人类科学掲示出来的屡试不爽的古典太极阴阳气动学说!

颐卦。山雷颐,100001,震下艮上。《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也,观颐,观其所养也,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天地养万物,而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义大矣哉”。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颐者养也,观颐勿慕,不要羡慕他人的颐养生命状态,要自求口实即坚守正道以自食其力!

初九爻辞: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象曰: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初九,阳刚居下,上应六四,以阳养阴,舍下你自己的“灵龟”(初阳),观慕别人“大口朵颐”(四阴),颐养失道而生凶险。初九观颐,舍弃自己灵龟(谋生之道),窥观他人食禄,必有凶险。
六二爻辞: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象曰:六二征凶,行失类也。六二中正,不应六五,却颠倒顺序向初九获取颐养,违背常理,然后又向上九颐求,前后不一前进便凶。六二颠颐,颠倒养生之道,违背常理以求供养,前往求颐,必有凶险。
六三爻辞: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六三,阴居阳位,不中不正,用不当手段获得颐养,违贞道则凶险,十年中难获颐养,没有什么利益。六三拂颐,违背养生之道,就有凶险,十年勿动,没有什么利益。
六四爻辞: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象曰:颠颐之吉,上施光也。六四,阴柔得正,下应初九,故向下获得颐养则吉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犹如饿虎望食,“逐逐”其欲,没有灾祸。六四颠颐,颠倒供养顺序,以民为本,吉祥。像老虎一样眈眈凝视,一幅贪婪无厌的样子,反而没有灾患。
六五爻辞: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象曰: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六五,柔居尊中,虽用不当手段获得颐养,但却依靠上九贤才去安民济众,故,贞固吉祥,但不要向外扩张侵略。六五拂颐,虽然违背养生之道,但居中守正可获吉祥,不要涉川远求。
上九爻辞: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象曰:由颐厉吉,大有庆也。上九,为本卦之主,阳居颐极,君臣共和,任重位高之处,必须如临深渊谨慎小心可获吉祥!但利于向外获取颐养。上九由颐,顺应养生之道,虽历危险,依然吉祥,利涉大川。

民以食为天,《易经》中与饮食之道有关的共需卦、噬嗑、颐卦等三卦,需卦等待供养,噬嗑则咬碎口中硬物,引申为执法必严,颐卦则由饮食之道升华为哲理养生,颐神养性,安享天年。所以颐卦之养也,并非仅仅以食养身,也包括了养心、养性、养情、养志、养神等。物质供养与精神修养皆列在颐养范畴之中。《序卦传》曰“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杂卦》曰“颐,养正也”。颐卦告诫我们的道理非常深刻。衣食住行乃人类之必须品类,而一切颐养物用必须以道获得。一是“自求口实”,二是放弃“不劳而获”,正确的养生之道是“自食其力”而非“侵略掠夺”。同时颐也代表口实严谨,“病从口入,病从口出”的道理也源自颐卦智慧,所以颐养者,当为身、口、意等全面之养,其中哲理之深,运乎之巧,悟者自领其意,妙处难与人说。
(本文摘自世界大同文化传媒,传媒草创者三木秉凤微信:www1836307207)
2019.8.13


三木秉凤先生,本名周凤森,1968年生,山东潍坊营里人,专业法律,道学、哲学、文学、世界古典哲学及战略学爱好者。为遵循中央十九大精神,传承经典文化、延续中华文脉,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自己的一份责任,于2017年 2月以微信文化群的形式组建了【世界大同文化传媒】这支文化队伍,团队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初衷,与中央同频,与民族共振,从文化自信走向文化复兴,从文化复兴走向文化繁荣,从文化繁荣走向文化普世!承担起我们文人的责任!
自建队以来,不断地吸引全国各地有识之士加入团队,现已有三十多位主编老师,文章发布于腾讯微博,新浪微博,都市头条等多个媒体。欢迎全国各界有识之士自愿参与其中,让我们这支文化队伍不断地发展壮大!
三木秉凤先生微信号:www1836307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