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景生:致富路上的引路人
文/刘新友
他在创业成功后没有享受安逸,却选择了一条充满艰难坎坷、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之路。他带领群众向着这一目标,一直在前行。

在他任职期间,身体力行,无论抓党建,促产业还是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如今,他们村两委会一班人、包扶单位及全体村民正在演绎一个从落后到小康的动人故事,谱写脱贫致富的优美乐章。
在群众心中,他是百姓致富路上的引路人。
——题记

这位被群众誉为“致富路上的引路人”,就是洛南县城关街道办事处庵底村党支部书记、县工商联副主席、县政协委员、洛南县金果粒有限公司总经理汪景生。他锐意奋进,常说“小胜凭智、大胜靠德”,正是这份高风亮节,才让他的人生充满精彩。

庵底村位于洛河北岸,原属贫困村。全村共有19个村民小组,625户2043人,村域面积12平方公里。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53户470人。2018年脱贫62户215人,2019年脱贫20户32人。虽然庵底村属于川道村,四季分明,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而在过去的岁月里,庵底村却始终处于发展缓慢,经济滞后。在人们的心中,这里就是一个曾经并不富裕的小山村。

汪景生,2015年4月当选为村主任,2018年4月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他是人们盼望已久的好干部,上任伊始就立志撕掉村子的贫困“标签”。他出生于1966年2月,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1997年12月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管理专业,1998年1月至2015年3月在洛南县建筑公司工作。2015年4月组织找到汪景生:“庵底村情况太差,你又是土生土长的庵底人,能不能再辛苦辛苦,回村带领村民致富”。

汪景生稍作思考,便诚然应诺:“既然组织看好我,群众信任我,我当然要把这个担子担好,让组织放心!”。经过选举他顺利当选村主任。“一个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我在外工作多年,也挣了一些钱,是应该回馈社会,带领村民共同发展致富。”他如是说道。

上任之初,面对没有产业支撑、村集体经济不富裕的现实,汪景生觉得肩上的担子很重,他日思夜想,考虑着如何才能让庵底村发展。穷则思变,变则通。他暗下决心:拔掉“穷根”寻找群众致富的路子。打定主意后,先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经过几年的努力,庵底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无论水电路,公共设施,产业发展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015年8月,是汪景生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并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在他人生政治生活的道路上迈开了一大步。职务的变动意味着责任更大。如何当好党支部书记,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竖旗帜,强堡垒,促发展,成了汪景生抓党建工作的第一要务。

近年来,在党支部书记汪景生的带领下,庵底村积极开展“两学一做”、追赶超越、“三大变革”等系列学习教育活动暨党建工作。围绕学什么?怎么做?制定了全年学习计划,印发四个专题学习研讨通知,党员们撰写学习心得体会,举办学习交流会,党章、党规系列知识问答等活动,突出学是基础,做是关键,激发全体党员学习热情,增强工作干劲。

积极落实上级党组织要求,树典范,实施典型引路。对党员实行百分制考核,利用村规民约、扶贫扶志等活动,对模范党员、遵纪守法家庭、孝道家庭、安全和谐幸福美满家庭,采用全体党员投票、群众邻里评的办法,对优秀党员、致富能手、优秀村民代表、孝道儿媳、好公婆、和谐家庭等典型进行授牌表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积极为党组织输送新鲜血液,为庵底村村班子建设储备后备力量。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按照《陕西省贫困退出工作实施细则》和街办部署安排,“四支力量”对2018年预退出的贫困户逐户进行核查,重点做好贫困户的沟通工作,脱贫不脱政策的宣传工作等。按照“八个一批”政策,精准识别致贫原因,根据致贫原因制定相应的帮扶措施,达到精准扶贫、脱贫的要求。经过几年的努力,按照规划计划,2018年脱贫退出62户215人,2019年计划脱贫20户32人,2020年计划脱贫8户9人。2018年底完成脱贫后,全村的贫困发生率为1.9%。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动脱贫攻坚。投资4.58万元,为5户贫困户实施了危房改造;投资13.6万元,实施东沟组59户房屋涂白;投资1万元拆除圈舍、厕所3处,改善人居环境;投资8.26万元,用于全村环境卫生治理,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投资3万元修建15个垃圾台,完善卫生基础设施;投资10.36万元,修建文化广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投资10万元修建5组、7组沙石化产业路2.3公里,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投资15.92万元,硬化10组、12组两条道路442米,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以产业发展为抓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目前已经形成油葵、油菜、辣椒、中药材为主的短期见效产业和核桃、樱桃、花椒为主的长期产业相结合的产业布局。发展核桃建园160亩,花椒建园500亩,当年每亩可收入2000余元;种植油葵120亩,每亩可收入1600元;樱桃建园180亩,两年后可挂果,每亩收入3000余元;发展养鸡大户两户,每户养鸡2万只,可直接带动10户贫困户脱贫。汪景生的洛南金果粒有限公司,年养殖土鸡6000只,羊2000只,安置下岗职工、社会闲置劳力20余人,每人年收入2万余元。

汪景生,身为县工商联副主席、洛南县政协委员,他没有忘记自己的职责和社会担当。几年来,累计给县慈善协会捐款1万元,给县残联捐款1万元,给当地贫困学生、困难户捐款5000多元。庵底村党支部副书记潘茜介绍说:“汪景生不仅是一位好支书,而且是一位企业慈善家。”2016年春节来临之际,他走村串户看望慰问贫困残疾大学生家庭,帮助解决生活上的困难。2月2日,与县残联工作人员一起,先后深入景村、柏峪寺等镇走访慰问了李伟、刘鑫等5户贫困残疾大学生家庭,为每户送去大米、食用油等慰问品及300元慰问金。此次走访共发放慰问品、慰问金2500元。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庵底村在汪景生的带领下,2018年已成功脱贫摘帽,正在驶入致富的快车道。汪景生先后被评为“优秀党员”“先进个人”;庵底村连年被评为“先进集体”“先进村(居)”“洛南县卫生村”等。


汪景生,一个基层党支部书记,他时刻不忘一个共产党员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忠于党,忠于人民,用他的质朴和一颗善良的心,为庵底村人的幸福和村集体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村民交口称赞的新农村建设致富路上的领路人。
来源:天南地北商洛人
编辑:商洛碎心石
家在商洛平台 商洛碎心石推荐


家在商洛 微信号:FGS0914
【家在商洛】传递商洛社会正能量,弘扬志愿者精神公益,展示发掘商洛风土人情,凝聚在外商洛游子,共叙家乡情怀,商洛本地资讯、地域民俗文化美食纪实摄影。有记忆、有情感、有家乡味道。重怀旧,不失时尚,接地气,广知家乡,重视商洛地域文化,综合有品。关注城市乡村的一点一滴。欢迎您的投稿!
家在商洛平台目前名下拥有:记录家乡网,商洛市慈善协会家在商洛微公益团队一个,家在商洛微公益团队微信平台,家在商洛拥有华人头条网站记录商洛号,华人头条网站家在商洛号,百家号家在商洛,一点通资讯家在商洛号,网易家在商洛号,搜狐家在商洛号,触电新闻家在商洛号,都是头条家在商洛号。
合作支持的单位媒体有:西亚头条网,众识网,陕西网商洛频道,商山梦文化传媒中心,话说商洛 。为你提供企业,单位,商家,活动,宣传推广,视频拍摄。
投稿邮箱:1052911505@qq.com
合作:微信:sxs1052911505
QQ:105291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