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的野史
文/杨剑横
鱼腥草为三百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全草,生长我国的南方各省。其药性微寒,味辛,归肺经。其功效是: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肺脓疡、肺炎、急性支气管炎、尿路感染等的常用药;鱼腥草为药食两用佳品,嫩叶、茎根凉拌生吃,为春夏时令一道名菜,深受百姓喜爱。
野史云:在战国时期,越王勾践成了吴王夫差的人质。勾践在吴期间忍辱负重,假意归顺吴王,后来被放回越国。回去的路上正遇到越国罕见旱灾,荒年无收,举国上下饥荒灾难。越王带领部下翻山越领四处寻找野菜,供灾民充饥食用。
一天,勾践过于疲劳,倒在山脚草丛里睡着了,待醒来时发现小溪边有一大丛绿红的叶子野莱,他摘了数片叶子,一闻味道清香而伴有浓郁的鱼腥味。即命随从煮熟喂马。第二天马未中毒,而且比昨天更有精神,马跑起来更加有力。勾践即命名为“鱼腥草”,并命令全国各地广为栽种。由于鱼腥草生长特别快,釆割又长,生长不息,越国上下就靠鱼腥草度过了饥荒灾难。但是勾践还未发现它的药用价值。
史料记载,金代名医刘完素有一次上山采药,突然暴雨淋湿全身,回家后即发暴病。高热、寒颤、急性咳嗽伴脓痰,色黄,并胸闷气短乏力。刘完素用了很多药不见效。正在危急关头,偶遇一老翁。须发花白,路过此地,身上背有药囊和无数草药,刘完素的弟子前去打听老翁有无治疗此症的良药,可以解决师父的难题,老翁听了弟子的介绍病情,随即从布袋中取出一些草药,可以解除你师父的疾病,并嘱咐煎浓汁服用。徒弟急去煎药,并把煎好的药水送到老师刘完素面前,刘十分犹豫,这种汤色如红茶的草药水能治好我的肺病吗?无奈之下,只好将这气味很腥的大碗药水徐徐吞下。连服三日,果然,热退痰消,咳嗽胸痛也减轻了很多,几日后,严重的肺病就化险为夷。刘完素细看这些草药,鱼腥味很浓,辛香扑鼻,随即前往老翁处请教,老翁正准备离去,便告诉刘完素此乃蕺菜,又名鱼腥草,功能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消痈排脓,此是鲜品,干品鱼腥味自消。刘完素叩头谢恩,老翁又云游天下,济世活人去了。从此以后,刘完素特别喜用使用鱼腥草,并命弟子在自家菜园里种植鱼腥草该草药,并向病人推广使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鱼腥草能增强免疫力。其提取的鱼腥草素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有明显的利尿作用,还能镇痛止咳、止血、促进组织再生等作用。试验研究发现,鱼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以及多种杆菌、真菌、部分病毒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鱼腥草的药用价值很高,是治疗肺部疾病炎症疗效显著的药物,被现代医学视为“植物抗生素”。古代越国勾践充饥遇圣草,刘完素疗肺疾登门请教,山间野草原是救命之宝,药食同源防病治病多奇妙!
杨剑横,1963年出生于四川绵阳市盐亭县,现居杭州,中医主任医,师,绵阳市作协会员,四川省作协会员,中国新写实主义诗社常务理事长,主要著作诗集,《迷茫在彼岸》、《流浪在江南》公开出版发行;医学著作,《常见肿瘤临证治要》、《常见肿瘤临证康复》、《新编温病学歌要》等。有诗歌、诗词、赋、散文,入选国内外多种期刊及大典,获全国奖多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