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烂礁石煅雄鹰
-读胡金全教授新诗《熬》、《煅》
文丨徐国强
从文友的微信里知道胡金全教授是一位诗书画全能的多面手,很是佩服和向往。最近读了他的两首新诗《熬》和《煅》,他写的是自己的努力、目标和人生体悟,却深深感染和鼓舞了我和无数读者。
古人云,诗言志。《熬》,一开始就从奔流到海的黄河水,联想起了“多少古圣先贤”,他们都曾经先后“煮”过黄河水,抒发了怎样的雄心壮志和书写了流芳千古的诗篇呵。作者用了两小节诗句,表达了自己对古圣先贤的向往和追随,用词精炼准确、词意清新。而黄河水,只是泛指而已,也包括如长江等巨川大河吧。
接下来非常简洁的三句诗,却包含了作者度过的无数美好岁月,包括那些平静和沸腾的日子,即生活和事业。
正当读者准备一路跟随诗人“轻舟已过万重山”时,作者突然笔锋一转:“诡异出没的礁石啊/何时能被煮烂/不再搁浅我驱骋的心”。而这最后的三句诗,才是全诗的重点。
要煮烂礁石?谈何容易!礁石会让我的人生和事业乃至我的雄心壮志搁浅,所以自然引出了诗题“熬”了。这三行诗句,充满了诗人的期望和希望。
人生并不会一帆风顺,生活到处有坎坷。说一点题外话,黄河水底就到处布满礁石。去年到山西旅游,在著名的黄河壶口瀑布上游几百公里处的东岸,就有一个叫碛口的古镇。“碛”就是水底的礁石和浅滩。因为水底的礁石,使得黄河水在这里汹涌翻腾,许多船只不敢再往下游航行,都停在这里转陆路,於是造就了千百年来碛口的商贾云集、风云际会、繁荣发展。可见,礁石为航行的不幸,却是碛口的大幸了。
再来读《煅》。“煅”和“熬”词义相近,大有异曲同工之妙,诗人所要表达的主题也有类似,但表现手法迥异,说明诗人的风格灵动多变。
《煅》借助梦中觅诗,梦醒忘词开头,随后的诗句应该就是诗人梦里追求的诗句和所要表达的情怀和意境。所以不少诗句模仿了梦的朦胧,如“捏把风”、“卧着的宁静”、“点亮模糊”等。而作者希望的是“找回青春时/找回火-”,直至烧干潮湿,直至“放声尖叫”,然后一气呵成为“狂舞,狂舞成雄鹰展翅”。
“雄鹰展翅”,那该有多么的壮观和多大的气魄呵!
《煅》的小标题是“回首复旦往事随感”,有俱往矣,往事如梦的感慨,也有“找回青春时/找回火-”追求卓越,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
2019年8月10日
徐国强簡介:
原籍福建晋江。
早年修读理工,惟爱好文学。
1978年移居香港。
现为香港作家联会永久会员。香港中华文化总会副理事长。香港文联副理事长。香港
文学促进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香港书评家协会荣誉会长等。
作品散见于中外报刊杂志。
出版有散文、诗歌、书评合集《昨夜西风》、《燃烧的凤凰木》等四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