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纯度诗歌
胡卫民
半年前,无界(吕延辉)和我等舒兰诗人就想开办一个诗歌沙龙,业余时间搞点诗歌创作研讨、交流活动,推动一下舒兰诗歌发展。直到2018年8月12日,我们再一次聊到此事,我便提出“纯度诗歌”这个概念,无界认为这是个好名字,同时也得到了诗友们的认可。
一个诗人,能写出有纯度的诗歌当然是好事。当下,纵观中国诗坛,诗歌作品泥沙俱下,散文化倾向越发严重,能够熠熠闪光的诗歌并不多见。我们提倡纯度诗歌,就是要让写出的诗歌更纯粹,更有成色,更有含金量。金无足赤,当然纯度诗歌写作只能向“更有纯度”靠近,这是一种审美精神和审美追求,也是一种创作方向。写什么并不重要,怎么写才是至关重要。纯度诗歌就是要使诗歌语言、技巧、思想更成熟,更让人惊讶,更有意味。但无论如何,真正的诗歌还是要回归到语言表达,语言才是一首诗歌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一切思想、情感最终只能靠语言来完成。韩东的“诗到语言为止”,强调的就是这个意思。语言,把诗人们划开了一个个档次,它是一个诗人到底成为了什么样的诗人的标志。
要重视诗歌语言问题,这是诗人创作道路上的头等大事。香气,是花的语言;飞翔,是鸟的语言;涟漪,是水的语言;水淹死了鱼,是诗歌的语言。
我们开办纯度诗歌沙龙、组建纯度诗歌群、推出纯度诗歌微信平台,纯属民间行为,是为了更有利于本土诗人创作。立足舒兰、面向域外、放眼中国诗坛,会令我们眼界大开。目前,我们小城舒兰可能还没有多少诗人能够写出有纯度的诗歌作品,但纯度诗歌的大旗已经竖起,它必将引领我们步步向前,抵达真正的诗歌,或许,还能建立起一个新时代诗歌王国!
纯度诗歌01期作品展示
更多的事物还在消失
阿未
有惶恐,有越来越多的空茫和沉默
直到此刻,我依然会在
一场落日后心生无助,我深知
当又一个夜色来临之时
一条黑暗的河流就会从我的心中
流过,就会有无数往事顺流而下
成为被掳走的部分,像这个晚春
落地后腐烂成泥的花瓣
在已经到来的黑暗中
真的无法找到施暴者的身影
而更多的事物还在消失
我杯中之茶的温度在消失
我绿意正浓的希望在消失
春天在消失,当隐于无形的施暴者
在漆黑中发出暗器的时候
我竟然毫不知情却伤痕累累……

作者简介:阿未,本名魏连春,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在《作家》《诗刊》《青年文学》《诗选刊》《星星》等刊发表作品,有诗作入选《中国年度诗歌》《中国最佳诗歌》《中国诗歌精选》等几十种选本。诗集《在靠窗的位置坐下来》获中国作协重点作品项目扶持。曾获吉林文学奖,中华宝石文学奖,中国年度诗歌奖等奖项。现居吉林市。
酱缸
胡卫民
郊区,朋友家一个偌大的院子里
院墙下
菜畦生机勃勃
间或有几棵果树
挂满六月雨滴般清凉的生涩
黑亮的拉布拉多被拴在门口
小黄猫在空地散步
而燕窝并不惹人注意
隐藏在二楼的檐下
落日的余晖
正好照见它泥土的金黄
我仰视的时候
有白色的粘液从上面掉下来
让我想起
一个叫燕窝的女诗人
写过的一首《噢,滴水的内裤》
院子里的大铁锅滋滋冒气
散发出鱼香味
这让年轻的拉布拉多和小黄猫更加不安
也让我仔细地环顾了一下
这院子里哪样都好
就是因母亲不在这里
缺少了一口戴铁皮帽子的酱缸

作者简介:胡卫民,满族,1965年10月出生于吉林东丰。吉林省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2014年参加吉林省文学院首届青年作家高研班学习;2015年参加鲁迅文学院第20期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培训班学习。诗作散见《诗刊》《诗选刊》《民族文学》《青年文学》《作家》等期刊。出版诗集3部。2018年在全国首次提出纯度诗歌理念。现居吉林舒兰。
同学会
李伟
前不久的一次同学会
也是一次中年人的聚会
参加者主要有:
毕业后就去了山东,在那开出租车开面食店
后来回来继续开面食店的李广田
一直在地质队东奔西跑,近年来总是去
石河子或阿里钻井的周建荣
把批来的香烟偷偷打开,每盒都抽出一颗留着自己吸
然后再封好卖给顾客的李飞
为了自己和一群人的待遇上访多年,蹲过监狱绝过食
最后赢得了三险一金的王亚凤
被称为富姐的每月四千多元固定收入的
地调所收发室正式职工张彩华
一直在外打工,与妻子两地分居二十余年
想回而回不来的刘炳亮
还有在养老院当保姆的谭桂珍
离婚后摆小摊的方丽蓉 看大门的王子亮……
在这里每个人的名字前面都有很多定语
就像每个人身上都背着个大包袱一样

作者简介:李伟,上世纪60年代生人,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国土资源作家协会会员。在《诗刊》《作家》《诗潮》等杂志发表诗作,有诗歌入选《吉林文学作品年选》《东三省诗歌年鉴吉林卷》等多种选本。著有诗集《我像一条河流》。现居吉林市。
雨中的灰烬
吕延辉
铁锅作战场
柴与鱼较量,大胜
又战败羊
水被牵连,成汤
云在山头翻滚
越来越厚
落下雨
风,掠夺香气
一只白狐在山谷中闪过
人们回房雅聚
灰烬在细雨中流淌

作者简介:吕延辉,1969年生,吉林市作协会员、吉林诗人委员会理事、吉林市公安文联会员、舒兰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纯度诗歌微刊执行主编,诗歌散见国内期刊。现就职于吉林省舒兰市公安局。
给葡萄搭架
吕艳春
葡萄秧在地上东倒西歪
一下雨
翠绿的叶子就溅满了泥巴
葡萄蔓不甘屈服
抓住了能抓住的一切
即使是横向生长
晨起
给它搭了一副架子
绑成一个天梯
好让它
接近太阳
不过还得小心严防
那两根执着的葡萄蔓子
拉扯着去地面缠绵

作者简介:吕艳春,女,70后,吉林省舒兰市作协会员,就职于吉林省舒兰市文旅局。诗歌散见省报刊。
梦的衣衫
隋桂秋
摘下白云朵,
浸染天的蓝,
用我相思泪为线……
日夜无休地,
日夜无休地为你,
只为你,
织件梦的衣衫!
思念的针,
织啊织,缝啊缝,
织进焦灼的等待,
缝了温柔爱恋……
纵然,疲惫了双眼,
纵然,寂寞指尖纠缠,
我心无怨。
今夕相见,秋风渐凉,
为君,披一件梦的衣衫,
与君相伴,除了暖,
让
爱
绵
延
……

作者简介:隋桂秋,女, 1967年出生,吉林省诗词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现居吉林东丰。
凡夫俗子
孙玉红
左眼跳的时候
我在想着财神
右眼跳的时候
我在想着菩萨
心在狂跳的时候
神灵都躲远了
留下了一具凡胎肉体
兀自沉迷

作者简介:孙玉红,女,70后诗人,吉林省舒兰市作家协会会员,吉林诗人委员会理事,诗歌散见国内部分纸刊网媒,2017、2018年部分诗作被收入《吉林农民作家作品选》。
在笼中
心耳
平遥古城
文涛古兵器博物馆
一只猫闭着眼在窗台上晒太阳
我坐在石凳上
也让阳光驱赶满身隆冬的寒冷
背后的陈列室里,是各个朝代的刀剑
它们在展示灯下闪着冷光
如躺在玻璃棺中
刚刚在一扇门背后
意外看到一只栅栏里的羊驼
侧着脸儿用圆黑的右眼仔细端详着我
我由新奇而忽感难过
栅栏里的水泥地上,有只该在
草原上的羊驼
怎么都觉得可怜
就像囚在玻璃棺里
永远无法再上沙场的刀剑一样
这时才发现

作者简介:心耳,女,本名孙雪妮,70后诗人,吉林省舒兰市作家协会会员、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冷冽生活与温存诗歌之间的一只耳。现居吉林舒兰。
可恶的柳条
雪红子
夏天一放学
我们几个小伙伴就会去
小河边玩耍
柳林是我们最喜欢去的地方
捉迷藏,做柳笛,找鸟窝
……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
我们各自才回家
看见父亲手里拿着柳条
满脸不高兴的样子
站在门口
可恶的柳条
一定是把我没写作业的事
告诉了他

作者简介:雪红子,本名王春学, 1968年出生,吉林省舒兰市人,舒兰市作家协会会员。现居吉林舒兰。
村庄
张晓民
有时
我会突然想念风
想念夏天的玉米地
和外婆坟茔旁边那些疯长的草
如果还有树
我则更加喜欢海棠
秋天的海棠
他的红先是一种美
然后是一束精致的甜蜜
更多的时候
我喜欢一个人
在一个炎热的午后
穿过村头那条明亮的小河
像一个狩猎者
悄悄潜入一座无人的村庄
我和许多人说过
我喜欢这里的静
到处都是白色
山岗 屋顶
河边 和你内心深处的雪
让我走进去
有时
还要走出来

作者简介:张晓民,1963年5月出生,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东三省诗歌年鉴》编委。1985年开始写作诗歌。诗作散见于《诗刊》《作家》《作家》《青年文学》《黄河》《诗歌月刊》《星星》《诗潮》《绿风》等。有诗作入选年度诗歌选。著有诗集《羽毛或雪》《另外一匹白马也在吃草》。现居吉林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