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何万根

父亲,是一个朴实的农民。
那时,为了一家人的生计。父亲一年到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歇。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田地里辛苦的劳作着。
父亲兄弟姊妹9个,唯独他是一个职业农民。在我爷爷当家那会,一家16口人在一口锅里面吃饭。那时,我父亲14岁就会犁田。农具他搬不动,都是和我奶奶抬到田里的。这些,都是我听母亲说的,那时我还没有出生。
父亲对家里面的那头水牛特别好,或许是他从小就和牛打交道,和牛有很深的情感吧。那头牛是他的帮手,他的伙伴,他的朋友,他的兄弟……
以至于父亲的性格都和那头牛有几分相似――忠厚,老实,任劳任怨,宽容大度,不计回报……
这也算是典型的中国职业农民的性格吧!
父亲没有正式的上过学,只上过几次夜校。那时的夜校,可能就相当于扫盲班吧。可,在我的印象中,父亲认识不少常用字。因为在我懂事的时候,家里做点小生意,父亲有好几个帐本是他自己管理的。
在我刚记事的时候,父亲会用蛇皮做成二胡,在雨雪农闲时,时常拉拉自娱自乐,嘴里还哼着小调,至于是啥歌词,我实在是想不起来了。噢,对了,《东方红》这首歌,他好像会唱。
父亲平时话不多,也不会讲什么大道理。不过,在亲戚里面,在乡邻当中,他的人缘很好。谁家需要帮忙,父亲很热心的就去了。那时给别人家干活是只管饭吃,没有工资的。父亲和人相处都会自己很谦让,不占别人便宜。或者就是他这种厚道的为人处事方式,为他在熟悉的人当中赢得了很好的信任和口碑。大家都很愿意和他打交道和共事。在父亲当家那会,我家时常被评为“文明家庭”之类的殊荣。
父亲一生中,当过最大“官”,就是生产队长。这种“官”大多数中国农民都当过。乡邻中有吵架纠纷之类的事,通常找父亲去评理调解。那时,生产队里需要喊人去出工兴修水利之类的事,父亲总是让自家的兄弟们带头去干,所以外人也就不好不干了。现在想想,这也就是一种很好的工作方法吧。我时常和儿子提起他爷爷那会的事。儿子笑称自己好歹也是个“官”三代了。
父亲虽然是个普通的农民,可很有点创新精神。记得早些年,农村大搞植树造林。整个大队,只有父亲连续几年在田里面育树苗卖给政府。那时,为家庭挣了很大一笔收入。当时,那个年代因为没有机会,所以赚钱是很难的一件事。
父亲中等身材,不胖不瘦,不抽烟,不打牌,爱喝点酒。那时一般都是买一块二每斤的散装酒喝。要是来贵客了,才会去买三块五一瓶的瓶装酒招待。我那时很不懂事,经常反对父亲喝酒。现在偶尔回想,心里不是滋味……
父亲对我们要求很严格,不但要我们认真读书,而且还教导我们怎么为人处事。他的教育方式虽然很朴素,可又富有很意味深长的道理。这些对我的人生影响很深刻!他对自己的孩子期望也很高。也许,他是吃尽了农村的苦头,希望我们能够走出农村,有个好的未来吧……
父亲由于长年的体力劳动,身体也很好,在我的印象中,他从来就没有生什么过病,更不会进过医院了。父亲是一个很乐观的人,他和亲戚朋友喝酒的时候,把他那种豪爽大方的性格表现得淋离尽致。
父亲很伤心的时候只有两次,一次是我爷爷去世的那次。最伤心的那次是我姐姐去世的那回。姐姐去世的第三年,父亲也因病离开了我们……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时常梦到我的父亲。
我那敬爱的父亲,您在他乡还好吗?
谨以此文献给天下已经远行的父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