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
书法所用之文房四宝,究其根源均源于大自然的馈赠,积天地之灵气所成。
文字的体制与流变
传统文字学有所谓"六书八体"之说,"六书"是造字之法,"八体"指字体。我们这里说的文字体制就是指此二者而言。道教文字观旨在为宗教服务,它对文字体制及其流变有一套自己的独特理论。在造字法方面,由于道教认为文字乃气化流行,自然天成,所以除了站在宗教神学立场上宣扬其神秘主义文字起源论外,再没有太多发挥。但是,在字体流变方面,道教创造了一套非常繁密的理论。梁代陶弘景的《真诰》非常系统地阐释了这个理论。《真诰》认为,万物初萌、阴阳始分之际,就产生了三元八会之书和云篆明光之章两种字体,"其后逮二皇之世,演八会之文为龙凤之章,拘省云篆之迹以为顺形梵书。"后来,龙凤之章和顺形梵书又"分破二道","从《易》配别本支",衍变出六十四种字体,这六十四种字体"遂播之于三十六天,十方上下也。"于是,先天地而生的文字与道教的三十六天便配合到一起,更增添了其神秘色彩。
文字的等级
尽管道教徒不得不面对世俗世界中使用的"巧末浊文",甚至还不得不使用这种文字书写道经。但是站在宗教的立场上,他们又必须强调所谓"真文"的神圣性。所以在道教文字观中,不同文字之间被划分了严格的等级。《云笈七签》把文字分为八个等级,称为"八显"。"一曰天书,八会是也;二曰神书,云篆是也;三曰地书,龙凤之象也;四曰内书,龟龙鱼鸟所吐者也;五曰外书,鳞甲毛羽所载也;六曰鬼书,杂体微昧非人所解者也;七曰中夏书,草蓺云篆是也;八曰戎夷书,类于昆虫者也。"从这八个等级中我们可以看到,为抬高先天"真文"的地位,现实中真实存在并被广泛使用的中夏书和戎夷书被贬为最低等级。
文字的功用
宗教的最终目的是度世救人,道教也不例外,所以它的文字观最终也是为实现这个宗教目的服务。道教认为,由元气结成的文字是传递"道"的精神的载体。从小的方面讲,文字的用途是引导人们修道成仙;从大的方面讲,文字的功用则在于它可以帮助人类度过劫运,拯救世界。《太平经》认为,劫运到来将使"天地混齑,人物糜溃。"因此,只有用"真文"结成的道经才能帮助人类度过劫运。道经认为,劫运一到,"真文"就会自然显现,然后由天尊开劫度人,把"真文"传给天真皇人,再由天真皇人按照仙位等级传给诸仙,最后由诸仙传给得道的凡人,由他们去弘扬道法,拯救世人。

陈侃简介:
中国画创作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九华山国际书画交流中心主席、中国文旅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等级考试高级培训师,中国美术家学会理事、中国青年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函授学院客座教授,诺仙书画院院长。中国书院书画家资格评定委员会认定为“中国书画艺术家”,并终身享受此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