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8日,记者在洛宁县赵村镇西陈宋村党群服务中心对面的文化广场看到,整个广场场地宽阔,地面平整,北边建有舞台,贴近道路的围墙根竖立着一块巨石,上面写着“赵村镇西陈宋村文化活动广场”,右下角雕刻着三个捐助人的名字和日期,大字遒劲有力,笔势恢宏。

据介绍,洛宁县赵村镇西陈宋村距离县城5公里,共有268户、1080口人,党员28名。全村总面积1000余亩,耕地面积800多亩,人均收入6000元。近年来,该村认真贯彻执行洛宁县委、县政府决策,以“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在镇党委书记王永军领导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积极实施“七个一”(一个文化活动广场、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简易戏台、一个宣传栏、一套文化器材、一套广播器材、一套体育设施器材)的百县万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示范工程。新建文化活动广场1000平方米,安装了各种运动健身器材,极大地丰富本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特别是在建设简易舞台的过程中,由于资金匮乏,举步维艰。村三委干部发动群众捐款近6万元,加上上级政府相关部门扶持资金,盖起一个非常漂亮的封闭大舞台,解决了基层群众活动舞台空间不足的问题,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为乡村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阵地。

为凸显文化引领作用,在该村永辉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雷朋涛的倡议下,提出联合村里企业为文化广场立石捐赠。鑫源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韦建明和深圳税务系统退休老干部韦虎江闻讯后积极响应,慷慨解囊,他们三人各捐款资金一万元用于村文化活动广场建设。值得一提的是,永辉木业有限公司于2013年入驻该村,近年来由于受环保及国内大环境等多种因素困扰,一直处于停业状态,雷朋涛依然倾力奉献慷慨解囊。坐落在赵村镇产业园区的鑫源商贸有限公司目前正处于二期工程建设阶段,资金也相当缺乏,但公司董事长韦建明还是连年为村里的“助学救灾基金会”捐款,此次为使村里文化活动广场建设得更加完美,再一次伸出援助之手给予捐款。深圳税务系统的退休老干部韦虎江深知自己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对农村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他心系桑梓,情满故里,从“整村推进”到文化广场、百姓大舞台建设都不惜余力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用实际行动回馈家乡。他时常过问村里的发展状况以及目前扶贫攻坚的开展情况,还谆谆告诫现任干部要注意倾听群众的意见和要求。鉴于韦虎江敢于担责,乐于奉献的精神,村里聘请他为美丽乡村创建领导小组高级顾问。作为深圳书法协会会员,他亲自在巨石上题字。好多群众们听说村两委要为文化活动广场立石做牌,也纷纷前来出工、捐款,村两委干部牢记顾问韦虎江的指导意见,不向任何群众摊派或发动捐款。

村名标识被称为“外地人的眼,当地人的脸。”它不仅具有指明方向的作用,还彰显了一个村庄的文化内涵。8月8日上午,西陈宋村举行村文化活动广场标识立成仪式,全新展示新农村示范村风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所选石材来自南阳市南召县,是一整块天然形成的黄白相间的大理石,长5.8米,宽0.5米,高2.8米,重16吨,与刚刚建成的乡村舞台珠联璧合、相互映衬,形成了该村一道亮丽的艺术文化景观。如今,文化活动广场绿树成荫、草坪如毯、鲜花芬芳、环境幽雅、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好似一幅立体风景画展现在人们面前,这一系列的变化大大提高了村民的幸福指数。居民们聚在一起唱歌、下棋、健身、聊天,悠然自得。置身其中,就如同进入了美丽宜人的风情小镇,好一幅带有几分城市元素的美丽乡村风光画卷。闻听记者采访,退休老支书韦金甫和韦成江上前拉着记者坐在石凳上,打开了话匣子:“没想到啊!做梦都想不到,在有生之年还能享受到这样舒坦的日子。这花草树木,这健身的玩意儿,这大片广场,和你们城里人休闲娱乐的地方差啥!” “晚上这里人多的时候能有300多人。扭大秧歌的,跳舞的,踢毽子的,在健身器械上健身的,那是相当热闹。为了更好地服务村民,村里还购置了两台音响,专供村民娱乐用。”村支部副书记雷玉辉难掩内心激动之情说。





文化活动广场巨石头是该村为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而精心打造的“点睛之笔”,对提高村民自豪感,凝聚民心民意,激发村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具有积极推动作用。“虽然建设中我们付出了很多很多,但是看到如今村民们能在广场上尽情地享受,我们认为一切都是值得的。啥叫惠民,啥叫造福于民,这就是实实在在地让百姓看得着,摸得到的实惠。”雷玉辉说。

揭牌仪式上,在济源参加全省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省级秋季培训班的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韦甫军打来电话祝贺,他希望西陈宋村两委干部要继续同心协力、努力拼博、攻坚克难,全心全意为百姓谋发展,尽职尽责为村民办实事,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载体,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该村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同时希望广大党员和群众、乡贤继续支持该村各项事业,建言献策,为建设美丽西陈宋贡献力量。

眼下韦甫军又有了新的规划。他表示下一步继续加大乡村振兴力度,通过未来五年时间,把西陈宋村建设成为文明、富庶的社会主义新农村,让村子成为乡里、县里,乃至市里、省里的一张美丽名片。(洛宁城事/雷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