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心书法
作者:上素道人(正一派玄德宗)
俗名:陈侃(怡先)
世界各民族中,只有华夏民族把汉字由简单的书写符号提升为一种艺术。在文字从书写符号上升为书法艺术的过程中,中国文化中特有的文字观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以儒家学说为主导的古代知识体系中,文字学知识向来享有崇高的地位,而道家所倡导的"道法自然"、"妙趣天成"等思想,却对文字书写向非功利的艺术化方向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道教文字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文字的起源
道教认为,世俗社会使用的文字是"华季之世,生造乱真,共作巧末"的产物,是"流尸浊文,淫僻之字","真正的文字"在阴阳初分之际就已自然生成。《真诰》中借紫微夫人之口讲述文字产生之始末云:"造文之既肇矣,乃是五色初萌,文章画定之时。秀人民之交,阴阳之分,则有三元八会群方飞天之书,又有八龙云篆明光之章也。"有些道经又进一步指出,先天地而生的文字实际上是由气凝结而成,《三皇经》云:"皇文帝书皆出虚无,空中结气成字,无祖无先,无穷无极,随运隐见,绵绵常存。"《云笈七签》云:"自然飞玄之气结空成文,字方一丈。"既然文字是由气而生,那么用这些文字组成的道经自然也是由气凝结而成。《隋书•经籍志》转述道经中的话说:"(天尊)所说之经亦亶元一之气,自然而有,非所造也,亦与天尊常在不灭。"《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云:"上清宝书,以九天建立之始,皆自然而生,与气同存。"(待续)

陈侃简介:
中国画创作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九华山国际书画交流中心主席、中国文旅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等级考试高级培训师,中国美术家学会理事、中国青年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函授学院客座教授,诺仙书画院院长。中国书院书画家资格评定委员会认定为“中国书画艺术家”,并终身享受此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