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谈博学
文/李一鸣
摄影/小婵
白天在农庄忙了一天,也许仲夏夜爽风不来,我觉得比往夜闷。
我悄悄离开寝室来到书房,习惯地开始了我的每日夜读。
夜读是我在北大读书时养成的习惯,颇觉受益非浅。阅读让我了解许多自己不曾懂的经验和个例,对事业的确起了指导老师的作用。

今夜,我又复读先秦·荀子的《劝学》。
劝学篇是我百读不厌的名篇著作。
一开篇: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就是告诫我们学习不能停止。这文里的“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都是我耳熟能详的。尤其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更是激励我学习的座右铭。回想起离开校门的几年,我无论多累都坚持学习写作。我的朋友看我太累总是找各种借口让我休闲娱乐娱乐。有时候唱了卡拉OK,在那悦耳动听的歌吧也是放嗓高歌,可一回到家悔意油然而生了。夜半,怎么困也要把当天的夜读补上,要不肯定怎么也睡不着的。
今晚的劝学让我浮想联翩,想到我大学时代的师生有不少都是这个那个“家”了,我一直有个疑问,现在这个“家”那个“家”怎么这么多呵呵。想到这我不由暗自苦笑,我倒不是觉得心有不甘,只是觉得,某些人的“家”成的太容易了。
想归想,我也没有忘了写读书笔记。
这晚我思绪万千,文采不错,写来顺手,写了一篇《也谈博学·劝学篇》,警示世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绝非杜撰,何谓天才,何谓多才,取之博学多才多艺。

时间似流水,去了不复返,青春的红颜不能永是亮鲜。人总是有许多美梦,梦想成真离不开学识和实践。
不要以为我们年经,那些向往不去实现永远不会自现。正因为我们年轻,好多好多的过去与未来我们不曾了解,就更加需要我们学习和实践。
不要以为我们年轻,我们聪明,那些事情我们一看就懂。正因为我们年轻,我们才更肤浅,一切的一切都要从工人农民和社会各个阶层的人那里学习认知。
不要以为我们年轻,那些学习枯燥乏味不似花前月下来的温馨。正因为我们年轻,赶紧赶紧学习实践在各个领域。

只有日复一日的努力,博学多才多艺的一辈才敢有你我。那时美梦成真,那时才略敢轻松。
夜深了,万籁俱寂。掩卷沉思,心这般宁静,毫无睡意,一个计划在心底悄然拟定,明早,去庄园,向所有的员工宣布:先学荀子《劝学》,然后强化各类人员技能。要告诉他们,这不单是为了今日养家糊口的工作,也是为了他们的将来做有用功。

作者简介:
李一鸣,湖北江汉仙桃八零后高学历新生代青年企业家,著述颇多,其创业经历为青年之楷模。坚持创业写作双赢,以其提高企业与自身之全方位发展。
审稿: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散文主编禾之晓
投稿邮箱:758774822@qq.com
联系微信:a13618258998
《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编委成员:
总顾问:千野(知名作家、诗人)
顾问:刘杰(与海子同时代的先锋诗人,著名诗人和策划家)、马俊华(暮雪诗刊创始人)、廖望月(诗天子诗刊创始人)、倪进宝(龙盟诗社创始人)
总策划:彭永征
总编:走出象征
小说主编:梁测
散文主编:禾之晓
诗歌主编:柳音
朗诵主编:柳音
特邀编委:
法律顾问:刘明
继续招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