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作者:黄海 (中国)
本期题图:梦如诗 (中国)
本期编辑:丰车 (日本)


观 海(散文诗)
黄 海(11岁.蒙古族)
在晨曦的海面上,向远处望去,只看见白茫茫的一片。
海水和天空合为一体,都分不清是水还是天。
正所谓: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远处的海水,在娇艳的阳光照耀下,像片片鱼鳞铺在水面,
又像顽皮的小孩不断向岸边跳跃。
在朝阳破浪而出的海面上,看着大海,我们的心胸似乎也变得开阔了。
在这种境界里,使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
海水涨潮了,海水中的波浪一个连着一个向岸边涌来。
有的升上来,像一座座滚动的小山;
有的撞在了海边的礁石上,溅起好几米高的浪花,
发出“哗……哗……”的美妙声音!
在渔港万帆进发的海面上,伸展眼光,眺望出去,
不见白浪滔天,但见渔帆点点,
那晒的古铜色的发光的皮肤,那敏锐的眼神,善良的笑貌,
再拿出海的掌航本领和娴熟撒网的动作,
他们不会去欣赏者所谓的风景,或许是看惯了,
而烂熟于心的是起航的方向、船下的岩焦和天气的变化。

看正午远天的海面,那片蓝与远天衔接,犹如一块缓缓隆起的蓝色大陆。
闪着远古洪荒般的琉璃瓦的光泽,拓宽着茫茫无限的空间。
如果一个人走进那清澈透明的蓝色高原,
似乎能透过她冷峻的外表,而听到他深层里生命的喧嚣,
它不同于真正的高原大陆,在高原大陆上,一切生命都是坦露无疑的。
而看下午远天躁动的海面,一切都被那层混沌不透明的海水包裹着,
内在的生命的冲动,只是偶尔变幻的浪花,翻腾一下又消失了;
在这里,一切都是湿润的、松软的、细腻的和变化不定的……
别人都无法真正的窥见大海的内心,对她会产生一种渴望,
向深入她、洞悉她复杂莫测的心理世界。
最炫目的是傍晚海水涨潮了的时候,海面的景色可壮观了。
银白的海浪一个紧接着一个向岸这边奔来。
开始,浪花只像调皮的孩子一样跳跃着。
过了一会儿,一米来高的大浪一个推着一个奔腾而来。
海浪撞击在海边的礁石上,迸出碎玉般的浪花。
不仅仅是礁石,连平缓的沙滩,也情不自禁的发出了一阵阵惊叹声!

你要闭住呼吸地看,就能看见滚滚波涛,击浪中流,
沙鸥鸣空,锦鳞入水,还泛着夕阳的红色。
海天一色,风华无边;长烟凌空而上,皓月绵延千里。
几点渔火在水面上,说人世变化;龙王击钟,诉沧海桑田。
回眺海域,蛟龙翻腾就像是虎跃;远望天际,浪从月边到来。
大海的夜晚也不一般,海岸灯光与漫天星光相接,
海下四处都是荧光点点,点亮了整个海底。
唯有子夜的海是宁静的,海风轻拂,
连海涛声也出奇的轻,似乎怕吵醒熟睡中的人们。
海被大雾覆盖着,而天则覆盖着大雾,
远远望去,只看到灰蒙蒙的一片,
水天一色,分不清哪里是水,哪里是天。
黎明前的黑暗渐渐退去,海天之间透出一抹亮光,
像是点燃的火把,燃烧着深蓝的海水灰色的云絮。
渐渐地,整个东方的天空都被燃烧得红彤彤的。
这是黎明的曙光,太阳从大海的寝宫冉冉升起,
海天之间顿时光辉璀璨,向阳花止不住点头赞叹海湾的美丽。
2019.8.1.11:00-12:30于海南创意文学院

黄海:2008年出生,蒙古族,海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海南创意文学院学员,海口秀峰实验学校五年级学生。有400余篇首小说、童话、散文、随笔、诗歌发表在绿风诗刊、扬子江诗刊、千高原文学、青年文学家、四川诗歌、中文自修、海外文摘、凤凰周刊、马小跳、新作文、小学生等文学杂志和作文导报、语文导报、金融时报、中国海洋报、华声晨报、上海金融报等文学报刊。中国作家网等文学门户网站发表诗文千余篇首。已创作发表第一部长篇小说《慕辰游》。《华星诗谈》报头版整版刊发诗歌作诗星重点推出。作品入选《中国散文诗选》、《中国当代诗歌选本》等数十个选本。荣获中国作协《诗刊》社与团中央“青年之声”征文 少年组铜奖、第7届扎龙诗会优秀奖、中国诗歌艺术少年奖、《南国红豆诗刊》二等奖等。已出版1.2万行诗集《黄海诗四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