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 话 苦 与 乐
文/寒冰
世界上没有人喜欢苦难,但苦难无处不在。人人都期望过上快乐的生活,但好景不长盛筵难再。正如苏东坡所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
佛经万卷,概而言之,都是在讲如何让众生通过修行、参悟,脱离苦海,享受西天极乐世界的快乐。佛教四大菩萨中,文殊菩萨分管“智慧”,普贤菩萨分管“行愿”,观音菩萨分管“广化众生”,都是较好的差事,唯有地藏王菩萨分管引导堕入地狱的众生出苦海,是一件极苦的差事。据说地藏王菩萨曾许下宏愿:只要有一个人不出地狱,他便不成佛,着实让芸芸众生感动不己。
苦与乐几乎是与每个人相伴终身的一对矛盾,区别只在于有的人苦难多一些,有的人快乐多一点。没有人终生只享受快乐而不遭受苦难,也没有人终生只有苦难而无快乐。
苦与乐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是对立着的矛盾统一体。苦是乐的源头,乐是苦的归结。“苦尽甜来”是励志之言,“乐极生悲”是诫勉之语。辩证的对待苦与乐,是我们永远要做好的一道人生课题。
苦难是金。尽管人人都不愿遭受苦难,但辩证的讲,苦难却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只有经历苦难的人,才能体会到生活的真谛。“成熟稳健”来自于苦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更是阅尽人世沧桑后的经验之谈。苦难既可以使人沉沦,也可以造就天才,英豪、领袖、科学家。凡是青史留名的杰出人物,没有一个人是一帆风顺成就事业的。“不经一番寒霜苦,怎得梅花扑鼻香”,道尽了苦与乐的辩证关系。吃得苦中苦,方能成正果。“头悬梁,锥刺股”,苦则苦矣,但立志上进,本身就是一种快乐。苦中求乐,其乐无穷。
乐中思苦。“乐不思蜀”是忘本,注定要失败;“乐而忘忧”,疏于防范,就会乐尽悲来。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就是告诫我们,快乐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忧患意识。纸醉金迷是一种乐,功成名就也是一种乐,但前者低俗,后者安逸。我们倡导的是奉献之乐、助人之乐、奋斗之乐、与民同乐,反对的是索取之乐、奢靡之乐、淫欲之乐、独乐乐。当人生处于逆境时,应当学会以苦为乐,苦中得乐,保持一种昂扬向上的心态。如此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外惊喜。
孰是孰非,自有绳墨。孰苦孰乐,关键是心态。“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无门禅师的这首偈语暗示我们,如果胸中坦荡,无欲无妄,自然就是一种悠然潇洒的境界,何乐而不为呢?
作者简介:
寒冰,原名仲金瑚,甘肃会宁人,生于1964年,地质工程师,从小爱好古体诗词,曾在国家级、省级报刊发表诗词、散文、杂文、科技、集邮等文章数十篇。
审稿: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散文主编禾之晓
投稿邮箱:758774822@qq.com
联系微信:a13618258998
《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编委成员:
总顾问:千野(知名作家、诗人)
顾问:刘杰(与海子同时代的先锋诗人,著名诗人和策划家)、马俊华(暮雪诗刊创始人)、廖望月(诗天子诗刊创始人)、倪进宝(龙盟诗社创始人)
总策划:彭永征
总编:走出象征
小说主编:梁测
散文主编:禾之晓
诗歌主编:柳音
朗诵主编:柳音
特邀编委:
法律顾问:刘明
继续招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