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凉拌胡萝卜丝
文/杨岸森
昨天吃油腻了,肚子不舒服,于是中午煮稀饭,厨房地板上还剩一个上周去云篆山买的白萝卜,就切丝加盐巴、麻油和味精凉拌了就粥吃,粥就是大米、绿豆再加点碎花生粒熬成,是我的标配。在凉拌白萝卜丝的时候突然想起妈妈的味道,她拿手的凉拌胡萝卜丝来。
小时候记得只要是胡萝卜成熟的季节,我家请客吃饭,桌子上除了肉之外,客人必点妈妈的凉拌胡萝卜丝。胡萝卜从自家菜园里拔出来,妈妈刀工非常好,洗干净切得薄如纸片,细如发丝,然后加上油辣椒、老姜粒、盐巴、葱花、白糖等佐料与食材充分融合,非常爽口,是下酒聊天的好菜,由于细,筷子拈起来不是成条的而是如肉松一样成簇成团,每次客人都会赞叹。
每当客人赞美之时,爸爸总要说比起我婆婆来,我妈妈刀工还差点。婆婆在我1岁多时就去世了,我没一点印象,是大户人家的女儿,知书达礼,个子小巧与妈妈相处得很好。爸爸说高级的刀工如果夜间切萝卜丝,在切上几刀后把油灯一口吹灭,在盲切情况下不会受影响,那萝卜丝细而绒,随手往墙上一扔,会巴在墙上而不掉下来,他说奶奶基本上达到这种水平,我妈妈也点头。把我听得如武林高手华山论剑一样,神秘高远。
奶奶、爸爸、妈妈这些鲜活于我生命中的亲人,如前尘往事一样而远去,但他们曾经说过的话及故事,如凉拌胡萝卜丝一样清脆香甜于我的记忆里,永不消失。
作者简介:杨岸森笔名松月,男,四川盐亭人。爱好读书、写作,涉猎中医、文、史、哲、诗歌及宗教文化等,诗歌、散文、随笔、评论、杂文等多次发表于《大西北诗人》、《江南文刊》、《南部文化》、《香港视界》、《西蜀茶庄》、《文艺星空》、《国际联合报》等纸媒及网络文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