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八原则”写作谈
文/楚人
小时候身处大集体年代,提倡“割草积肥促生产运动”,社员除了上工挣工分外,家家比工分的额外途径就是看谁能够割得草多,放到猪圈让猪盘腾后,出圈积成粪堆,等干部挨家收方计分。我总是一晌割草的收获用挑担也载不完,而有的人勉强割小小一篮子。那时我就思考出了“二八原则”的端倪。
后来我又在教学中看到许多学生写作文,总爱胡子眉毛一把抓,力求把所要叙述的对象写的面面俱到,唯恐别人不知道他写的人或事来龙去脉,怕写作交代不清。你告诉学生别把文章写成了记流水账,偏偏大部分学生不出其右就生生写成了流水账。这与现在提的“二八原则”有关,觉得很有必要用“二八原则”谈一下写作。
正如开头我举例割草,为什么我割草一晌的收获用担载也挑不完,别人很努力才割了小小一篮子呢?就是因为那人守着一个地方不挪窝,不分大小草一齐割,结果时间都浪费到了“一网打尽”上了。我是专找肥壮的草割,一镰刀下去超过别人割几把,效益自然明显。这种思路用在学生作文上,就是要抓住一般性的特殊意义围绕去写,不用条分缕析同样能够把事情交代清楚。
接下来大家再来看4台中文国际热播的电视剧《年年岁岁柿柿红》,结合国家政策搞下乡精准扶贫,这里扶贫就是要抓“精准”二字。普遍抓了意义不大,抓住有代表性的几家作为帮扶对象着意刻化,把有代表性的几家搞成功了,在多数人面前树立了典范,带动全村人甚至更多人跟着往成功的路上奔跑。用这样的手法写出的电视剧投放全国人面前热播,这部成功的电视剧,很快就会感动中国。
什么叫二八原则呢?二八原则的简单定义就是:花百分之二十的力气,实现百分之八十的效果。这个原则的第一目的,就是帮你成就更多。你花百分之二十的力气实现某件事百分之八十的效果。你花你剩下百分之八十的力气实现另外四件事百分之八十的效果。这样,你花百分之百的力气就能实现常人百分之四百的效果。
这个原则的第二个目的,是严格约束你,不恋战。“更好”很有可能是“好”的敌人,而“完美”一定是“美”的敌人。追求局部的胜利花费资源和时间,就是打赢了战役,打输了战争。
我这样用“二八原则”谈写作,想必大家能够从中明白,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正确地做事讲求的是循规蹈矩做事,做事的人看的是效率而不是效益,效率没抓上去却耽误了最终所要追求的效益。而“二八原则”是教人追求效益最大化。因此,掌握了“二八原则”从事写作或者做事,岂止是事半功倍,甚至是“事半功多倍”。
作者简介:
楚旺群,笔名楚人。荥阳市人,崇拜鲁迅,以文学提升正能量为己任,赏善罚恶,弘扬正义。作品散见于《大河报副刊》《散文选刊》等。
审稿: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散文主编禾之晓
投稿邮箱:758774822@qq.com
联系微信:a13618258998
《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编委成员:
总顾问:千野(知名作家、诗人)
顾问:刘杰(与海子同时代的先锋诗人,著名诗人和策划家)、马俊华(暮雪诗刊创始人)、廖望月(诗天子诗刊创始人)、倪进宝(龙盟诗社创始人)
总策划:彭永征
总编:走出象征
小说主编:梁测
散文主编:禾之晓
诗歌主编:柳音
朗诵主编:柳音
特邀编委:
法律顾问:刘明
继续招聘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