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煅》
一一回首复旦往事随感
文丨胡金全
昨夜与奥地利国家剧院吴教授聊到复旦大学,让我想起在上海国定路附近的日子,一夜不能平静,睡梦中真的清晰的吟出了几行诗歌(其实,当时我是想起来记录,太自信起床后一定可以记起),但是起床后怎么也想不起来……源于此,吟诗一首:
梦里几行诗
梦醒却忘词
定要捏把风
向那卧着的宁静,掷
让涟漪领路
找回青春时
找回火一一
点亮模糊
烘干横竖撇捺的潮湿
直到燃烧成的文字,放声尖叫
狂舞,狂舞成雄鹰展翅
燃烧青春,煅出锦绣
——浅评胡金全老师的诗歌《煅》
文/维港泊人(香港)
诗歌《煅》,是诗书画三栖名家胡金全老师的最近新作。这是一首一气呵成的好诗,也让我“紧追不舍”的读罢。
我舒出一口长气,人在案,神未归;方清醒,梦又起。
原来诗人的“梦里几行诗/梦醒却忘词”/不是说给自己听的,而是在敲打读者的思路和记忆力…当然,更在敲打诗人字里行间想忘都无法忘记的记忆片段!
诗人调侃自己是“梦醒却忘词”。这个“词”字用得巧,用得妙。这个“词”其实是几十年的记忆,是大学时期的美好时光,是同学之间的不舍友谊;在旧词的基础上,更凝炼了弥足珍贵的新词。诗人不可能忘记,更不可能丢失;反而在岁月里倍感珍惜,珍惜那份从青春年华中走过来的深厚友谊!
一首好的诗歌,往往会给读者带来“突如其来”的惊喜,似乎有一只无形的手拉着你去品赏“眼前一亮”的鸟语花香一般。
“定要揑把风/向那卧着的宁静/掷/"这是多么形象又美味的语言,其文采让人秀色可餐”。
一个“捏”字,轻重有度,一个“风”字,无中生有…这风中走过的时间岁月,涌动着的热情气息;都在诗人的手中揑着,揑住的不但是心中的记忆,揑住的更是一种自信,信念和力量!于是诗人奋力一掷,铮铮有声,铿铿成音,领略涟漪后的精神焕发。
诗人一掷唤醒回忆,找回青春的那把“火”,这“火”由绿转红,由炽转烈;在彼此岁月中燃烧。燃烧出人生路上的风骚,风华,风流!
至此,《锻》诗如一只雄鹰展翅,翱翔天际。诗“眼”睁开,敞亮大气!
(2019年8月5日稿于苏州太仓市佛海角)
【诗人简介】王伯泉,笔名维港泊人,有诗歌,散文,杂文发表在香港《文汇报》《新报》《香港文学》《大西北诗人》《中诗网》《甘宁界》《黄河文学诗刊》《岭南作家》《诗立方》《当代作家文艺》《城市头条》《华美文学社》《长江诗歌报》《渤海风》《西河风韵》《绿色风》《中国新农村月刊》《奉天诗刊》《草根诗刊》等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