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连绵起伏的山 !
一眼望不到头的山 !

雾笼罩着山峰,丰富多彩,变幻莫测,给这群山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山上翠林如海,苍黛凝重,像是画家用墨泼出得一副副丹青。
我被这云雾缭绕美丽的仙境吸引,急切地问传照片到群里的曹长茳导演,"这是哪里?这是哪里?"
月亮台 ! ! !
铿锵有力地回答,惊醒了我心中痴恋了多年的月亮台梦。
噢,原来这云雾缭绕似人间仙境,烟雨缥缈如世外桃源的地儿就是月亮台 !
我心中的月亮台 !
父老乡亲心中的月亮台 !
游子心中的月亮台哟 !

商洛山有个美丽的县,名字和它的景色一样美,叫丹凤县。
丹凤县有个桃花源样美丽的小镇,它的名字叫竹林关。
竹林关管辖区内的石槽沟里面有个美丽的村庄,它的名儿比它的景色还美叫做月凤村。
月凤村在商洛的地图上小的像它山上产的山茱萸,不仔细看还找不到,但是它辖区内的月亮台在商洛可是赫赫有名。

农历 6月26日,听说月亮台过会,想起它的神秘,我带着对它的向往和虔诚的心,在棣花参加完文联的活动,第二天早上,约上柯玲,丹凤晒晒向月亮台奔去。
早上八点钟,儿子载着我和柯玲,丹凤晒晒的车子准时停在了石槽沟风景美丽,地名动听的月凤村,上月亮台路口的大核桃树底下,停满了机动车辆,可见乡亲们虔诚的心不可动摇。
"快走,趁早上凉快好赶路,一会太阳出来了热太太。"
晒晒喊叫第一次来这里东张西望眼睛不够使唤的柯玲。
"没事,我给二郎爷说了,让今天阴着,我怕热。"我回答道。
"哟,我说今天早上到现在还没有出太阳,原来是你给二郎爷求情了。"
晒晒调侃道。
哈哈哈…银铃般的欢笑声中我们三人向月亮台奔去。
快到路口时,听到几只鸟叫声特别奇怪,是我从来没有听过的,我静静地听着这叽叽喳喳的鸟语,"你今来了回去了明可来。"可爱的小鸟用这悦耳的一叫一和声欢迎着我们。

进到沟里头,家家户户关门上锁,大多数村民享受党的好政策搬迁移民到川道,进了城市,残垣断壁的土墙诉说着它的过往,砖房,少数楼房铭记着它的主人在这里居住时的辉煌,门口的草守护着现在的苍凉。庄稼地里的草拔得很干净,记录着勤劳的月凤人故土难离。
此情此景,想到党的好政策,让山里的人民不但山外有家,而且在山里还有避暑山庄,想起人民的幸福生活,让我不由得引吭高歌:
前面是山后面是山
一望无尽绵绵的群山
它挡住了我的视线
岁月留下苦涩的记忆
你看那条泥泞的小路
它寄托着我的梦想
有人来这里
改变了往日的模样
有人离开时
闪烁着幸福的泪光
哦生活
我要感谢你的恩情
幸福的人民把汗水变成了珍珠,终于把梦想变成现实。

转过弯一条宽阔的大路展现在我们面前,路面足有十来米宽,听说这是今年开春后用了几个月时间修的大路。看着这条神奇的天路我们惊呆了,边走边议论不知道是哪里来得人修的路时,迎面下来几个说普通话的外地人,我们赶紧搭话询问,"这几位先生,上山顶有多远?你们是从哪里来的?"

"我们是辽宁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的,这条路就是我们修的,修了好几个月呢,我叫訾传俊。"
"这么艰巨的工程,钱从哪儿来的?"
"我们公司出的 !"
领头訾先生回答道。
都说商洛地方邪,说谁谁就来!这话一点不假,此时此刻,我们再次验证了这句话的奇迹。
知道是为月亮台修路的功臣,晒晒赶紧叫我加訾先生的微信,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和几位先生合影留念,我们虽然没有韩红的才气和名气用《天路》感恩,但是今天,再热的天,也热不过我们三个赤诚的心,我们用拙笔记录下了你们的功德,让后人铭记于心。
叫醒月亮台的工程,由远方的勇士们打响了第一枪,你们这第一枪打得漂亮,竹林关人民永远会记住你们的功劳。
告别修路人,我们继续前行,看见在前面走着的几个人,大声喊叫让等着我们一起,没有听见喊声的他们一会儿就消失在我们的视线里,看到他们健步如飞的背影,我终于相信这好山好水,还有这能卖钱的空气真的养人。
我们边登山晒晒边给我们俩讲月亮台的传奇,满目的翠绿从眼前晃过再晃过。

拐过一道弯,半面坡的葛条蔓如地毯一样平展展展地展现在眼前,犹如给青山披上了绿色的地毯。恍惚中我好像进入了神农架一般。
" 快看,白桦林到了。"
听着向导晒晒地喊声,我们进入了天然的白桦林地带,树身上的诸多眼睛用注目礼热烈地欢迎着我们,连流泪的眼睛都变成了欣喜的眼睛。我们告别了穷山恶水的时代,赶上了这金山银山的好时代。
白桦林,我们来了!
我想静静地分享你的静谧和安详,你笔直洁白的树干冲上云霄不侧不倚,挺拔而秀朗。
我 呼吸着你生产出来的清新空气,心终于远离了尘嚣与浮华。你优雅屹然的姿态给我坚强的信念,你亭亭玉立地犹如青青的女子,挽着手整齐地夹道站立,轻轻地舞袖点头,迎接着远道而来的我们。
咦? 那只是流泪得眼睛?那只是欢喜得眼睛?
"累吗?"我问柯玲。
"身体累呐,但是想起心中的圣地心甜如蜜!"
云雾缭绕的山顶就在我们眼前,大自然用华丽的诗篇书写着它的神奇,此情此景,令陶醉的我忍不住激动地大喊:
噢噢噢噢噢……嗬嗬嗬……
月亮台,我们来啦……
震崖哇哇的回声响彻云霄。

马上就要到山顶了,我们已经能听见庙会上的锣鼓声和唱戏声了,我们的心也放松下来了,路两旁熟透了的野山果诱惑着久居长安的柯玲挪不开脚步, 酸甜的檬泽(家乡的一种野山果,味道极美,枝干浑身长满了刺。)也吸引着我的胃。


看到我俩停步不前,晒晒干脆钻到刺架窝用他那招牌动作一一最难看的表情,最难受的姿势记录家乡的美。
"看曹导照片月亮台的雾霭美得很呀,我们是不是上来晚了,怎么没有遇上呢?"
"现在都快中午十一点了,雾霭都是大清早才有的,今天可能没有了。"我和柯玲叹息着,想起错过的美景,我的心里有点失落。
"快看,哪是什么?"
吃得差不多了,准备走时,我一抬头,看到漫天大雾从坡底雾气腾腾而来,马上就要到我们身边。我们仨人望着这美丽的仙景站在哪儿惊呆了。
"莫非是神仙来迎接我们吗?"我嘀咕道。
"快走 !"听到我的话,晒晒大吼一声。
我们俩回过神来,不敢再吱声,在他的连拉带拽下,踩着泥泞的一段山路迅速向山顶登去。

上到山顶,雾霭也到了山顶,这雾如冉冉升起的袅袅轻纱,飘逸曼妙,而雾中的我们仿佛如仙女下凡。从天而降的美景让久居大城市见惯了雾霾的柯玲有点激动,我赶紧用手机按下快门为她留下她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标本。
月亮台,你这块神秘的土地哟,我们来了!
我终于站在了山顶,群山重重叠叠,像波涛起伏的大海一样,雄伟壮观。白云在清新的空气里飘游;群山在我身边展开一幅磅礴的画卷。
我站在二郎庙前,一览众山小,好像站在云端,看到群山连绵此起彼伏,美景尽收眼底,这一刻,我的心宁静的连呼吸仿佛都要窒息,大脑像是经过了过滤,断了片一样忘记了人世间所有的忧愁烦恼。回过神来又心想这神仙真会选地儿,住在这块风水宝地上,不缺吃,不缺喝,海拔又高又开阔。空气又清新,能用极佳得的视野佑护着他的香客。

月亮台共三个平台,包括小月亮台在内,土地面积足有千亩,最神奇的是,海拔1400多米的月亮台,一撅头挖下去就能挖出一潭聚宝盆。虽然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但是很多平川打井几十丈都见不到水,更别说高山了。我边感叹着它的神秘边想起它的一个古老的传说。
传说月亮台山底下的湖泊里住着一个巨大的蛤蟆精,古时候,它一动身,山摇地动,雷电交加,山崩地裂,泥石流,洪水如猛兽一般给方圆几十里的群众带来灭顶之灾,天神派二郎爷下来镇压它,二郎爷选住月亮台上,住得高,看得远,从此方圆群众才得安生。
这块神奇的土地,肥沃的不用施肥玉米棒子结得像棒槌,挖得洋芋打得洋芋粉都有几千斤,联通公司的网络基站高高地矗立着,让我们把美景和好心情及时分享出去。

顾不上疲劳和汗流满面,我们开始拍照,参拜神灵。月亮台上供有二座庙宇,祖师庙和二郎庙,供奉着道教宗师张三丰和杨二郎,二郎庙是新修建的,祖师庙建于唐朝武则天执政时期,传说香火旺盛时,庙里住着几十个道姑,道士,自从真武祖师从这里去了武当山以后,这里虽然日渐潇条,也经过诸多磨难,但是祖师庙以坚韧不拨的意志力,顽强地屹立在月亮台及周围四面八方的乡民心里,保佑着它的香客。
"注意看脚下噢,我们好不容易上了仙界,小心你俩一不小心一脚踩了空就又下凡去了。"
"快来看呀,月亮台上的井人趴在井沿上手一伸就能舀上来一桶水呢。还有这守着永恒,任由岁月变换的一台石碾子呢,你俩来比试比试看谁推得快?"
"听说过吗?传说过去月亮台鼎盛时期,祖师庙里的住持一天早晨站在庙门口呼吸新鲜空气时,突然天上伸下来一个梯子,住持抓住梯子从这里上了天呢。你俩听说过吗?"
"啊……群山都在我的脚下勒,我骄傲,我可以同月牙儿亲吻,同太阳拉手啦。"
童心未泯的向导晒晒孩子气样地逗着我俩。

“如果小月亮台和三个平台连起来修停车场的话可能要修几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停车场,还可以修建大规模的宾馆饭店,不像有的道教旅游景点,山头的面积仅仅能够修一个庙那么大的地方。香客多的时候,都打不过转身呢。更何况,二郎庙大多都建在江河岸边,是镇水妖的神仙,这里的二朗庙,是月亮台上的一大看点呢。施工又不用熬煎缺水,如果运气好的话,说不定一挖掘机下去挖出当年庙上鼎盛时期藏得宝贝,那就解决了资金缺口的大问题。我们盼望着政府联合知名人士,成功人士,人民群众像开发桃花寨一样,众志成城地把月亮台开发成家乡的又一处旅游圣地。"

我们边享受着月亮台庙会上绿色的,原汁原味的,即将绝迹的纯天然美食,无公害蔬菜边和赶庙会的香客讨论着它的发展前景。
啊 !父老乡亲心中的月亮台,游子心中的月亮台,我心中的月亮台哟,你快快醒来吧 !
南无阿弥陀佛 !

作者简介:张小莲,女,陕西丹凤人,70后,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商南县金丝峡管委会职工。让我们剪一段流金的岁月,和着淡淡墨香,来书写似水的流年,走自已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来源:晒丹凤
编辑:商洛碎心石
家在商洛平台 商洛碎心石推荐

家在商洛 微信号:FGS0914
【家在商洛】传递商洛社会正能量,弘扬志愿者精神公益,展示发掘商洛风土人情,凝聚在外商洛游子,共叙家乡情怀,商洛本地资讯、地域民俗文化美食纪实摄影。有记忆、有情感、有家乡味道。重怀旧,不失时尚,接地气,广知家乡,重视商洛地域文化,综合有品。关注城市乡村的一点一滴。欢迎您的投稿!
家在商洛平台目前名下拥有:记录家乡网,商洛市慈善协会家在商洛微公益团队一个,家在商洛微公益团队微信平台,家在商洛拥有华人头条网站记录商洛号,华人头条网站家在商洛号,百家号家在商洛,一点通资讯家在商洛号,网易家在商洛号,搜狐家在商洛号,触电新闻家在商洛号,都是头条家在商洛号。
合作支持的单位媒体有:西亚头条网,众识网,陕西网商洛频道,商山梦文化传媒中心,话说商洛 。为你提供企业,单位,商家,活动,宣传推广,视频拍摄。
投稿邮箱:1052911505@qq.com
合作:微信:sxs1052911505
QQ:105291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