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外天”塞罕坝
文/陈欣
农历盛夏六月,我们来到著名的塞罕坝林场。12米长的大巴车进入了总面积达2324平方公里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简直就像一叶小舟航行在茫茫大海里一样。汽车穿行于掩映在茂密森林之中的森林公路上,平原长大的我,坐在车窗前看林间公路两旁高大笔直的松树和间或的白桦树,感觉着塞罕坝莽莽大森林的凉爽、清新。树木一棵棵迅速掠过,车窗前的树木又很快扑到眼前继而迅速掠过。汽车向前疾驶,连绵不断让我目不暇接的林涛树海,耳边不觉回荡起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里杨子荣“打虎上山”,那高亢嘹亮的唱段:“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大有一种昂扬豪迈的劲头。
导游告诉我们,这里的野兽有野猪、黑熊、狼、松鼠等等。山货有灵芝、蘑菇等。他还特别向我们介绍了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塞罕坝第一花——金莲花。夏天灿烂的阳光下,金黄色的花朵开放在绿色的草原上,很是好看。他说:“非典期间,这种中药材非常紧俏,价格昂贵。这种药材,还有清咽利喉消炎的作用。”一路旅程中,导游滔滔不绝的为大家讲述着天上人间的故事,历史长河的典故,人文地理的奇处,自然环境的绝妙神奇。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塞罕坝林场总场所在地。这里规划还是很好的,大路宽阔笔直平坦,两旁高楼、酒店、宾馆、商业楼比比皆是。我们的汽车开进了金字高悬的“云外天宾馆”。走下车来入住宾馆,看看腕上的手表,已是下午5点多钟了。打开淋浴喷头,洗去一路征尘和一身的疲惫。躺在床上,放松了自己的筋骨与身心。

傍晚7点钟,宾馆外走进来一队文工团员,全部蒙古族穿戴,他们在宾馆的天井里铺上了红地毯,摆上了音响,架起了架子鼓。我们喜出望外,分别在宾馆的院子里摆好的五桌丰盛宴席前坐下。开场了,身穿蓝底金花蒙古袍的高大蒙古族小伙子用蒙古语开场白。蒙族姑娘用汉语说:“来自远方的朋友们,欢迎你们的到来,我们要把纯正的马奶酒,豪放的歌声,热烈的舞蹈献给亲爱的朋友们,与你们一起度过一个火红热烈的篝火晚会!”

天井中央,篝火燃起,映红了宾馆里的天地人楼。一段奔放的蒙古族舞蹈之后,一个蒙古族姑娘热情的唱起:“远方的朋友,请让我为你斟满马奶酒,这酒纯正,这酒敏厚…..”蒙古族姑娘们手捧哈达,端着银制的酒壶和银碗,来到大家面前,为我们一一献上哈达,一一斟满马奶酒。我按照蒙古族习俗,用中指沾酒分别敬天敬地,然后,把这一碗盛满民族盛情的香醇马奶酒一饮而尽。

晚会进行着,文工团的一位蒙古姑娘上来唱起了《向天再借五百年》这首歌。我惊愕的发现,她虽然是个姑娘,却把这首歌唱得大气豪放荡气回肠,一展乾隆盛世帝王的气度,舒放霸主皇帝的浩荡胸怀。让我感到心灵震颤,倍感欣赏。不禁为她热烈鼓掌,然后,拿起一束鲜花献给这位才华的歌者。
一首歌儿悠然唱起,一个蒙古族小伙子深情的演绎着著名歌手腾格尔那一首亲切的《蒙古人》。这个高大的蒙古汉子,脚蹬一双蒙古长靴,一身蒙古长袍,一头披肩长发,在他的歌声里浸透着对蒙古家乡的情和爱。我看着他充满自豪和赞美的表情,听着他悠扬的歌声,沉醉在一种深情里。我非常敬重他对家乡的情和爱,因为我也有家乡,我也有对家乡的情和爱。所以,身在千里之外他乡的我,情不自禁地起身走上前去与这位蒙古族歌手紧紧握手,合影留念。
晚会进行到高潮,文工团员们走下舞台与我们手拉手,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跳起了热情欢快的集体舞蹈。在我们旅游团员里有满族、回族团员,在这激情的夜晚,我们汉满蒙回四个民族的人们,在一种畅达、欢快、热烈、友好的气氛中,度过了一个团结、美好、友谊、和谐的夜晚。
云外天的篝火格外的红,塞罕坝的情谊格外的浓。
作者简介:
陈欣,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华夏精短文学学会副会长、华北分会会长、签约作家。《精短小说》杂志特邀副主编、《精短小说》绿版河北采编站主任,《作家文苑》报执行主编。1993年参加上海复旦大学作家预备班学习。1994年7月被录取为上海复旦大学作家班正式学员。曾为《南国诗报》专栏作家;《芳草》国企文学杂志主编、唐山“首佳”老年大学首任校长。著有《陈欣作品选》《岁月回响》《新春文稿集》《梦回唐朝》《携一抹阳光》等文学专著。
审稿: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散文主编禾之晓
投稿邮箱:758774822@qq.com
联系微信:a13618258998
《都市头条中国文学社》编委成员:
总顾问:千野(知名作家、诗人)
顾问:刘杰(与海子同时代的先锋诗人,著名诗人和策划家)、马俊华(暮雪诗刊创始人)、廖望月(诗天子诗刊创始人)、倪进宝(龙盟诗社创始人)
总策划:彭永征
总编:走出象征
小说主编:梁测
散文主编:禾之晓
诗歌主编:柳音
朗诵主编:柳音
特邀编委:
法律顾问:刘明
继续招聘中......
